“很少见过这么大的胃,很多四五百斤的患者,胃都没有她大,尤其她还只有一米六。” 辛贺是长春嘉和外科医院负责刘珊切胃手术的主刀医生,这些年他见过很多大体重病人的胃,一般拥有刘珊这么大胃的患者,都要比她高很多。

身高160厘米的刘珊,胃切除部分长径达到40厘米,是跟她同样身高的人的三到四倍,宽径也比常人要大很多。手术结束后,辛贺托着刘珊切除的胃拍了几张照片,在照片里,刘珊的胃占据了他上半身三分之二的高度。

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里,刘珊的手术因为长春疫情从3月7日被迫延迟到5月8日,她盼星星盼月亮般盼着这场手术,只希望切胃之后,自己年过半百的人生能有一些新的转折。

超级肥胖的人减肥(一名超级肥胖者被禁锢的人生)(1)

辛贺与刘珊切除的胃。受访者供图

一场救命手术

2月份的一个寻常日子,刘珊的头炸裂似地疼。她以往也有头疼的老毛病,一般吃两片止疼药就能缓解,这天也不知怎的,药不管用了,她在床上艰难地翻来覆去,疼了整整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医院。

医生安排刘珊做头部CT,没有发现明显异常,又去做了核磁共振,影像显示头部血管几乎快并到一起。“如果不减肥,就只能慢慢等死,血管并在一起,脑出血的风险很大。”负责刘珊的主任医师不客气地告诉她。

刘珊害怕了,尽管曾多次因肥胖造成的问题住院,但这是第一次有权威人士告诉她,这种肥胖程度已经危及生命。这位医生的话,让她坚定了减肥的决心。

早在4年前,刘珊在火山小视频上看到过切胃手术这种减肥手段。在那些视频里,有的病人术后第一个月瘦了四五十斤,还有的病人一年之后就达到了减去多余体重的效果。她对此非常心动,苦于一直不知道长春也有可以做这种手术的医院。对于体重一直在300斤上下的她而言,上外地做手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是一大难题。

2月份从医院出院后,刘珊意外得知长春嘉和外科医院就可以做切胃手术,多年来致力于寻找有效减肥方法的刘珊如获至宝,第一时间就给王爽去了电话。

去医院那天早上,风特别大,5月初的长春,早晨的风吹在身上只让人觉得一阵寒意。离家最近的小区门仍然在封锁中,只有500多米外的北门允许出入,程爱民知道妻子很难走过去,早早叫了一辆三轮车等在楼下,他和司机费了好大劲,才将刘珊拉了上车。

王爽是长春嘉和外科医院里第一个接触刘珊的人,尽管电话沟通后已经了解刘珊的基本情况,也能想象刘珊的日常生活会存在一些困难,但第一眼看到对方时,她还是感到有些揪心。

55岁的刘珊,身高160厘米,体重320斤,平日里不穿内衣,也穿不下内裤,只用一件特大号睡衣裙罩住庞大的身躯,她身宽是体重正常女性的两到三倍,坐下时俨然如一座低矮的小山,由于太重下肢难以承受,走路的姿势有点外八。从电梯门口走到咨询室,刘珊气喘吁吁、嘴唇青紫,她需要光脚站到inbody机上做一些基础检测,然而就连坐下来弯腰脱掉袜子的动作,她也不能独立完成。

经评估,刘珊BMI值高达61.7,属于超级肥胖,她同时有高血压、脑出血、冠心病等既往病史,每天都得吃拜新同、贝拉普利和吲达帕胺三种降压药。按照这种情况,切胃手术是最有效的减肥方法。

辛贺曾在吉林一家三甲医院胃肠科工作近10年,2018年才转至长春嘉和外科医院专职做切胃手术,他介绍道,“判断病人是否适合做切胃手术,首先要看BMI值,也就是体重指数,如果体重指数大于37.5,无论是节食、运动还是减肥药,都不可能让体重回到健康的范围,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肥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建议直接手术。”

刘珊的床头放了四个枕头,有三十厘米高,睡觉时必须斜靠着,又或者趴着,平躺喘不上气。她不知道,这是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的表现,万一一口气没上来,很可能再也无法从睡梦中醒来。

走不出的圈

术后第二天,刘珊迫不及待下地行走。病房外狭长的走廊里,她来回走了三圈,足足有四五十米。丈夫程爱民觉得不可思议,四五十米对于常人而言可能就是一两分钟的事情,但却是过去多年来妻子都很难完成的距离。

肥胖影响了刘珊的健康,也困住了她的身体。从小生活在长春的她,20年前就想去广州这个相隔3000多公里的南方城市看一看,儿子和外甥女都在广州工作,她想看看孩子们向往的城市是什么模样。然而拖着一副不堪重负的身体,这些年来,她的单次活动距离很少超过100米。

在女儿程园的印象当中,妈妈只在自己10岁时带着上过一次超市,她在前面推着购物车,妈妈脚疼得厉害,最后直接趴在了车上。超市离家500米,那大概是近20年刘珊步行走过的最远距离。程园不记得,2006年刘珊也带着她上过一次超市,这次路程只有60米,去的时候还好,回来程园在前面蹭蹭跑,她在后面“吭哧吭哧”喘着粗气。

这是母女少有的室外相处时光,刘珊和程园的眼里,都流露出一种遗憾与向往的复杂神情。“自卑多少是有的,但毕竟是自己的妈。”程园坦言对妈妈肥胖的介怀,但她依然渴望妈妈像其他孩子的家长一样能去一去自己的学校,陪自己逛街买衣服,累了就在停下来吃吃路边摊。“我想去,但真的走不动道。”刘珊无奈说道。

2018年以前,刘珊和程爱民在劳动公园早市上经营着一个肉摊,一家人租住的房子离市场不远,每天开车也就五分钟,那时她每天多少还会走几步。搬进现在的公租房以后,距离和身体原因都不再允许刘珊上早市摆摊,她很少再出家门,日常生活用品由小区超市工作人员送上门,除了上医院看病,她逢年过节才可能出去两趟。

走进这个不足50平米的家,屋子里没有太多家具和电器,所谓的客厅更像是一个储物间,不开灯时黑漆漆的,堆满各种杂物,两台冰箱似乎已经是这个家里最值钱的东西。

这天下午,刘珊在忙着给上夜班的程爱民做韭菜盒子和蛋炒饭。6平米的厨房,刘珊刚好能够进去,她只能坐着做饭,坐在水池前切菜,向左一个转身就是炒菜的煤气灶。不大一会儿,女儿想吃油条豆浆,刘珊缓缓撑起已经躺下的身体,拖着沉重的步子再次进入厨房,她吃力地和起面来,微微有些喘气,任凭手臂上的赘肉颤颤巍巍抖动着。尽管自己不能吃,但对于出不了家门的刘珊而言,做饭便是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所在。

一天24小时,除了做饭、洗衣服,刘珊剩下的时间都是在卧室里一个小床上度过,看看挂在墙上的小电视,刷一刷短视频,坐着累了换躺着,躺着累了又坐着。刘珊忍不住调侃,疫情对自己并没有太大影响,她这些年的生活,一直都是隔离状态。

超级肥胖的人减肥(一名超级肥胖者被禁锢的人生)(2)

刘珊在厨房做饭。九派新闻记者曾宪雯 摄

朋友住在手机里

术后第16天,住在市区的姐姐邀约刘珊一起去就在同小区的姨妈家里打麻将。她是顶爱打麻将与热闹的人,若搁在早几年,刘珊铁定挂掉电话就去了,这一回,她却没有提起半点兴致。

在市场工作时,相熟的朋友常常在散市后聚在刘珊家打麻将,从下午三四点打到半夜,饿了就出去找个小餐馆吃饭,第二天下市以后接着打,困的话夫妻二人就换着来。有一回一位牌友的丈夫醉酒后到家里大闹,牌局不欢而散,第二天再见,大家都跟没事儿人似的,码起牌来继续玩儿。

2016年,刘珊曾因肥胖导致的心力衰竭住院,那天她突然后背剧痛,上不来气,去了一趟厕所后喘得实在受不了,似乎下一秒就要断气。到医院一量血压,收缩压240,已经达到三级高血压范畴,属于极高危险组,肥胖导致的心脏收缩功能降低,使她出现了心力衰竭、难以呼吸的症状。第一次住院的刘珊吓哭了,但她很快就把事情的严重性抛之脑后,“出院时同学来接我,他们说打麻将去,我们就去打麻将了。”

直到搬到离市区很远的公租房,刘珊与朋友们的来往才少了起来。她的身体不方便出门,这个家里也没有一张麻将桌的容身之地,往日总是热热闹闹的屋子,突然就冷清了下来。

或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刘珊对这种日子并没有不适应,但如果有人跟她聊天,她还是能一直说个不停,兴起处甚至激动地喘不过气、唾沫横飞,丈夫笑她,“是不是平时没人跟你唠嗑,太激动了。”她仍动情地回忆着往昔岁月,同时不忘回以丈夫一个大大的白眼。

虽然几年可能都见不着一回,朋友的关怀依然还在,在刘珊的微信通讯录里,每天都有十几个老朋友给她发早晚安,通过手机,她仍和朋友们保持着亲密的联系,也许正是这样,她并不觉得孤单。在成为超级肥胖者的这些年里,没有哪个朋友歧视过她的肥胖,只是距离问题让她与朋友慢慢疏远。

程爱民和程园偶尔会带人来家里吃饭,有时候朋友也会从市区大老远跑过来看她,给这个家里增添了一些人气,刘珊为此感到高兴,但如果太过频繁,她会觉得负担,“偶尔来一次还可以,经常的话受不了,怕闹,做饭也累。”言辞之间,她难掩对与朋友们吃喝玩乐的怀念,只是她只能接受,自己的身体情况再也回不到当年。小区的隔壁楼栋就有麻将馆,但疲于奔波也疲于结识新人的她,从没有踏进过那个门槛。

超级肥胖的人减肥(一名超级肥胖者被禁锢的人生)(3)

刘珊大部分时候待在床上。 九派新闻记者曾宪雯 摄

愁苦循环

“哎呀妈呀,愁死了”,刘珊口中时不时冒出这样一句口头禅,她说话大大咧咧,看似有着东北人乐天知命的豁达与直爽,生活中确实善于开解自己,然而一声声不经意的叹息却出卖了她经年累月下来积攒的满腹愁绪。

刘珊常常因为肥胖的身材陷入尴尬的境地。在市场卖肉时,经常有陌生人向她投来异样的眼光,不识趣的还会问一句“你怎么这么胖”,心中不快不好发作,她只能暗自生闷气。

三十年来,刘珊为了减肥试遍各种手段,吃尽各种苦头,最后都因为副作用、无法节制饮食和害怕吃苦半途而废。偌大的市场上,她买不到一件合身的衣服,也早已对美失去希望。她想起80年代末的长春,从日本来的二手捆包西服非常火爆,自己在长江路看中的一件极其工整,寻思瘦了穿一定好看,如今30多年过去了,她却一直没等来这天。

不会理财的夫妻二人有多少钱就能花多少,有一年玩六合彩,刘珊输了几十万,气得直飙鼻血。好在那会儿一直有工作,生活不至于捉襟见肘,搬到公租房后,这个家里的生活来源主要靠低保救助金,程爱民偶尔出去做点小买卖或者打打零工,妻子要吃药,女儿正在上大学,这点工资无异于杯水车薪。刘珊说这次做切胃手术的三万多块钱是贷的款,她只能先把手术做了,以后再想办法慢慢还。

日常生活里,每次解完大便,刘珊都需要程爱民帮忙清理,私处清洗也得丈夫帮忙完成。在这种小事都无法自理的时刻,一种对丈夫的愧疚感突然涌上心头,“觉得挺没意思的,这种事情都要人帮忙。”

作为一个东北老爷们儿,程爱民在照顾妻子的这些小事上竟然无比细心,从不嫌脏,也没有说过一句埋怨的话。结婚30多年,他们的感情不曾因刘珊的肥胖改变半分,他常常开解妻子,“女人不要太求完美,说句不好听的话,有的女的太瘦,也不好看。我们日子也过得挺好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刘珊骄傲地说自己找了个好老公,尽管就在半个小时前,她还为丈夫记错了陈年往事的一个小细节生气大骂,“虽然我俩常拌嘴,但很感激遇到了他,我知道我脾气不好,但一生气就是忍不住。”程爱民显然已经对妻子的习性了如指掌,他笑呵呵地回应,“别激动,气都喘不上来了。”

“嫁个好老公,过上幸福的日子。”这就是刘珊的终极梦想,小学没读完就辍学的她,只是朴素地践行着活在当下,走一步算一步。她对个体价值和人生理想实在没有任何概念,没设想过事业要多成功、要赚多少钱、要住多大的房子,“我就是一个底层的人,身边接触的也是底层,想不了那些东西。”

只是每一个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夜晚,刘珊都会想起生活不如意的桩桩件件,她忍不住琢磨,日子怎么就成了现在这样呢?这种惆怅通常只会持续一个晚上,等到第二天就会消失得毫无踪影,然后在一个睡不着的夜晚再度来袭。

超级肥胖的人减肥(一名超级肥胖者被禁锢的人生)(4)

年轻时候的刘珊。九派新闻记者曾宪雯 摄

饮食自由与明天

床边一张折叠桌,是这一家人吃饭的地方,饭菜端上来后,刘珊像小孩子一样,坐在床上眼巴巴望着女儿和程爱民,馋就夹一筷子菜放进嘴里嚼嚼,不敢咽下去,尝尝味道再吐出来,杯子里剩的一小口水,她也只敢分多次喝完。前两天实在忍不住,她吞下一口豆腐和茄子,果然很快就吐了。

按照医嘱,术后第二周,刘珊只能喝米汤、脱脂牛奶和蛋白粉等一些易于消化吸收的东西;术后第三周能喝点汤及鲜榨果蔬汁。要一直到7月下旬,刘珊才能正常饮食,对曾经嗜吃如命的她而言,这段日子注定是难熬的。

“吃到脖了,水都喝不下。”刘珊这样形容自己以前吃饭的状态,在东北话里,这是形容一个人吃得特别撑的表达。两人同桌吃饭,另外一个人碗里的饭还没动,刘珊就已经盛上了第二碗,不到十分钟,两碗饭哗哗下肚,桌子上的菜也下去大半。在2019年生病住院以前,刘珊都维持着这样的饮食习惯。

上世纪90年代,刘珊和程爱民在桂林路经营第一个肉摊,那些年饭桌上顿顿有肉,想吃哪块儿就留哪块儿,在市场上看到好的水果,总会拎一大兜回家,但都因为饭后实在吃不下送给了姐姐。偶尔晚上看电视兴起,大半夜饿了也一定要满足自己的食欲,下午的剩菜,不管是什么都得吃上两口。

程园出生以后,刘珊爱吃鱼头,每天都会买上一条,鱼身没人吃就扔掉。她不爱喝水,最钟意的饮品是百事可乐,早期是罐装,后来2.5L的大瓶可乐每天要喝两瓶,从出租屋搬走时,屋里全是存下来的可乐瓶。

手术之后,刘珊就彻底要和过去的饮食自由告别了。她进行的手术叫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通过缩小胃的容积控制饮食,另一方面也会减少饥饿激素分泌,以物理方式降低食欲。然而切胃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方式,辛贺说,“刘珊切了近40厘米的胃,后期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才能减掉多余体重的70%,剩下30%必须靠自律,如果术后还是躺着不动,继续胡吃海喝,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医生发的饮食原则手册就在床头,刘珊掰着手指数着手术后的日子。22日傍晚,她显得格外高兴,女儿在小区内的超市买了小西红柿、葡萄、香瓜,第二天手术就满3周了,她终于可以喝一些味道不再寡淡的果汁。

若是再年轻些,刘珊绝不会把医生的话放在心上。每次减肥坚持不下去,她都会安慰自己,“减什么肥,越减越肥,干嘛吃这些苦,能活几年算几年。”如今,当肥胖真的威胁到生命时,她害怕了。女儿才20岁,刚上大一,性格很好,但生活上不太会照顾自己,不会用煤气灶做饭,不会收拾家里,没有毕业工作,没有结婚生子。万一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刘珊实在不放心。

在女儿身上,刘珊倾注了全部的爱,这一次,为了孩子,她觉得怎么都能坚持下来。她已经在拼多多下单一台跑步机,等体重掉下来一些,刘珊就打算慢慢动起来,她预想到过程会很辛苦,但还是前所未有地充满信心,“今天走十米,明天走二十米,再慢慢增加,总可以的。”

“今年冬天再怎么都能减下来了吧。”刘珊已经在想象瘦下来后的生活,那是一种更有尊严的日子,可以陪着女儿散步逛街,买到能穿下的衣服,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有时候也做做零工。等那一天来临,她就再也不用在不足50平米的家里、5平米的床上,一待就是一天。

超级肥胖的人减肥(一名超级肥胖者被禁锢的人生)(5)

饮食原则手册。九派新闻记者曾宪雯 摄

(文中人物除王爽、辛贺外,皆为化名)

九派新闻记者 曾宪雯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