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星璀璨的现代作家之中,朱自清与叶圣陶,是两个在出身、经历、个性、思想状态、文学旨趣等方面都颇为相近的作家。在为新文学共同开拓前进的道路上,他们两人始终相互勉励、相互鞭策。

1921年9月底,朱自清在好友刘延陵的介绍下,辞别扬州省立八中,前往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执教,在此结识了年长他4岁的叶圣陶。由于同是文学爱好者,两人很快相熟起来。

上海之后,两人又在杭州一师共事了一段日子。

朱自清经典散文优美句子(人生得一知己足矣)(1)

朱自清(右)与叶圣陶

这期间,他们的友谊简直发展到了亲密无间的地步。 由于远离家室,叶圣陶不愿忍受独居的寂寞,便提议将自己的居室作为他和朱自清的卧室,将朱自清的居室改作书室。于是,他们几乎是朝夕相伴。平时,他们商谈教学或切磋写作。到了周末,他们则结伴同游西湖,有时下湖划船,有时则在湖边酒馆喝酒谈天。这期间,他们共同参与创办的《诗》月刊终于问世,引起许多新文学爱好者的关注。

1922年,叶圣陶和朱自清先后离开杭一师,但他们的书信联系从未间断。

1925年,朱自清北上就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从此离开江南。下面这封信,原题就叫《一封信》,它写于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时期。信中抬头所称的收信人S先生系指叶圣陶。朱自清在这封信中主要描写了当时台州生活的宁静美好,与彼时北平的白色恐怖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

朱自清经典散文优美句子(人生得一知己足矣)(2)

左起许昂若、叶圣陶、朱自清、俞平伯

信件原文:

S兄:

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我第一日到六师校时,系由埠头坐了轿子去的。轿子走的都是僻路,使我诧异,为什么堂堂一个府城,竟会这样冷静!那时正是春天,而因天气的薄阴和道路的幽寂,使我宛然如入了秋之国土。约莫到了卖花桥边,我看见那清绿的北固山,下面点缀着几带朴实的洋房子,心胸顿然开朗,仿佛微微的风拂过我的面孔似的。

到了校里,登楼一望,见远山之上,都幂着白云。四面全无人声,也无人影,天上的鸟也无一只,只背后山上谡谡的松风略略可听而已。那时我真脱却人间烟火气而飘飘欲仙了!后来我虽然发现了那座楼实在太坏了:柱子如鸡骨,地板如鸡皮!但自然的宽大使我忘记了那房屋的狭窄。我于是曾好几次爬到北固山的顶上,去领略那飕飕的高风,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绿绿的田亩。这是我最高兴的。

朱自清经典散文优美句子(人生得一知己足矣)(3)

朱自清 【背影】插图

来信说起紫藤花,我真爱那紫藤花!在那样朴陋现在大概不那样朴陋了吧的房子里,庭院中,竟有那样雄伟,那样繁华的紫藤花,真令我十二分惊诧!她的雄伟与繁华遮住了那朴陋,使人一对照,反觉朴陋倒是不可少似的,使人幻想美好的昔日我也曾几度在花下徘徊。那时学生都上课去了,只剩我一人。暖和的晴日,鲜艳的花色,嗡嗡的蜜蜂,酝酿着一庭的春意。我自己如浮在茫茫的春之海里,不知怎么是好!

那花真好看:苍老虬劲的枝干,这么粗这么粗的枝干,宛转腾挪而上,谁知她的纤指会那样嫩,那样艳丽呢?那花真好看:一缕缕垂垂的细丝,将她们悬在那皱裂的臂上,临风婀娜,真像嘻嘻哈哈的小姑娘,真像凝妆的少妇,像两颊又像双臂,像胭脂又像粉……我在他们下课的时候,又曾几度在楼头眺望,那丰姿更是撩人:云哟,霞哟,仙女哟!我离开台州以后,永远没见过那样好的紫藤花,我真惦记她,我真妒羡你们!

朱自清经典散文优美句子(人生得一知己足矣)(4)

叶圣陶 书法作品

此外,南山殿望江楼上看浮桥(现在早已没有了),看憧憧的人在长长的桥上往来着;东湖水阁上,九折桥上看柳色和水光,看钓鱼的人;府后山沿路看田野,看天;南门外看梨花再回到北固山,冬天在医院前看上的雪,都是我喜欢的。说来可笑,我还记得我从前住过的旧仓头杨姓的房子里一张画桌。那是一张红漆的,一丈光景长而狭的画桌,我放它在我楼上的窗前,在上面读书,和人谈话,过了我半年的生活。现在想已搁起来无人用了吧?唉!

台州一般的人真是和自然一样朴实,我一年里只见过三个上海装束的流氓!学生中我颇有记得的。前些时有位P君写信给我,我虽未有工夫作复,但心中很感谢!乘此机会请你为我转告一句。

我写的已多了,这些胡乱的话,不知可附载在《绿丝》的末尾,使它和我的旧友见见面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