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随心的好姐妹(我们今天凭什么聊爱情)(1)

无力承担责任的人,不配拥有爱情。

撰稿 | 穗子

编辑 | 星星满树

排版 | 橘臭子

我本着巨幕欣赏杜鹃高级脸的颜狗心态去看了一部豆瓣评分4.7的电影:《如影随心》。

一个字总结整部电影:欲。

电影讲述了不知名小提琴家陆松(陈晓饰)与从小学美术成为室内设计师的文罂(杜鹃饰)在巴黎因看上同一张唱片邂逅,迅速陷入热恋。从巴黎到北京,两人如胶似漆。

到这里你会感慨:好一对文艺青年的经典爱情故事。

但有所不同的是,从相遇到相恋的两个人,一个已为人夫,一个已为人妻。陆松前妻刘娟(马苏饰)的《弃妇日志》在网络上点击量过万,把爱情当作生活全部的文罂不断地把自己带入。随之而来的便是欺瞒、猜忌、争吵。

就像其中的一句台词:“是不是因为我们都骗过人,所以我们比别人更担心被别人骗。”

两个人都曾是婚姻中的背叛者,对方的路数和手段,都太熟悉不过了。

过日子与谈恋爱不同,当多巴胺分泌降低,生活总要归于平淡的。这段感情从由不顾一切的激情开始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结局的惨淡。

他们管这近乎荒诞的放纵,叫一见钟情,叫天雷地火,叫迟来的爱情。

如影随心的好姐妹(我们今天凭什么聊爱情)(2)

豆瓣评分是对得起这部电影的,它确实不能被成为“好电影”。

杜鹃是美的,每一帧都能截下来做屏保;画面是美的,象鼻山悬崖面对着的大西洋上漂浮着玫瑰花与乐谱……但这些“美”在电影中却成为了突兀的存在。

一段段的激情戏穿插在整部影片中,直接表达情欲极速发酵膨胀,一边对破坏对方家庭感到愧疚一边进行云雨之欢,却给我一种两人在一起更多的是为了寻求肉体欢愉的感觉。

让人看得好不尴尬。

可以与之媲美的是占大部分的“唯美爱情语录体”。

“我每分每秒都在想你,每分每秒你懂吗?”

“遇上他那一刻,我们翅膀勾住了翅膀,就此交缠,顷刻沦陷。”

还有最后结尾白底红字重点词语加粗的一句话:“我们为自己做出的每一个选择付出代价,在犯错和纠错的交替中成长,但生活不是简单的对与错可以概括的,不管未来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梗已经过时,听起来就像是让人发笑的“渣男渣女经典语录”。

影片以大量旁白代替表演表达内心活动,导演省时,演员省力,观众省脑子,没有艺术效果可谈。

这又聊到演技问题。

前面有提到,我是冲着杜鹃的颜值来看的。我身边有很多人夸她别具一格的美,夸她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气质,但称赞其演技的却寥寥无几。

杜鹃一直都是她自己,不过是换了个名字、加了个故事而已,是一个不被俗世情感纷扰、果敢能干的漂亮姑娘。她脸上的凌厉让人移不开眼,也在同时拒人于千里之外。欢喜与失望的表情不免都会有一种违和感,很难想象她会深陷爱情失去自我,为了爱的人放下身段洗手做羹汤。

她只适合成为男人遥不可及的梦。

如影随心的好姐妹(我们今天凭什么聊爱情)(3)

这种“失乐园”式的婚外恋情,好的结局是《廊桥遗梦》,坏的结局,就是《如影随心》。

二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廊桥遗梦》中弗朗西斯卡最终选择了家庭,没有与其在婚后才遇到的“一生一次之爱”罗伯特·金凯离开。理性最终战胜了欲望,也正因如此,这份爱才能持续一生。

蔡康永在《奇葩说》里面说起过:“你们为什么遇到今生挚爱要离婚,无非是希望下一次婚姻能保住这个爱情。你势必要幻灭。你搞错了方向,婚姻不是用来保存爱情的,爱情一进入婚姻就会转变为其他的东西。它会转变为家庭,它会转变为亲情,它会转变为信任与依赖,它就是不会一直是当初的那个爱情。《廊桥遗梦》为什么让我们这么多人为之打动?因为它没有变成下一个婚姻。如果她跟着那个摄影师走了,那个今生挚爱会变成一个丑陋的、尴尬的、冰箱里的、罐头里的故事。”

陆松与文罂俨然像是真的一起离开的弗朗西斯卡与罗伯特。在情欲面前,他们选择扔掉责任、抛下家庭走到一起。并以“真爱”的名义。

可当真是真爱吗?是惊鸿一瞥的轰动,是刹那之间的情愫,当看够了身边人的平凡与理智,那偶遇的有与自己同样艺术家气息的人就如罂粟一般有着致命的吸引,有毒无毒,全在于如何对待。

这部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把那无法抑制也不想抑制的欲望和来得迅猛却无法持久的激情当作爱来宣扬,虽然结尾设计成他们都在约定的结婚日期到了约定的地方兜兜转转却没有再相遇,但总基调是歌颂并惋惜这段感情的,因着主流三观没有为第三者正名。

不过即使最后在一起,也会是无休止的痛苦与相互折磨。

如影随心的好姐妹(我们今天凭什么聊爱情)(4)

他们在各自的家庭中过着平淡无望的生活,于是他们瞒、他们偷、他们选择突破重重障碍背弃道德也要在一起。但是贼,永远是贼。

贼偷得一件东西,总是惴惴不安怕再失去。偷来的总归是偷来的,永远没法心安理得,就是这种不安,让一段关系终是难以维系。于是他们开始怀疑,开始重蹈覆辙,他们永远逃不出新鲜感的死循环

海伦·费舍尔认为,恋人之间的爱情会经历三个阶段:性欲——吸引——依恋。在第三个阶段,引发性欲的荷尔蒙及快乐的多巴胺逐渐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产生安全感的催产素,恋人逐渐变成亲人。这时的亲密关系需要用忠诚和责任来维系,但人又总是会败给一己私欲,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人在结婚时说过不爱身边人,但有了第三者又说那才是真爱。所以说啊,所谓的“爱”在远方、在梦里,反正不在身边。

如影随心的好姐妹(我们今天凭什么聊爱情)(5)

很多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剧情狗血、三观不正。但它确实是把残酷的现实搬到了银幕上。在离婚率逐年上升、明星出轨丑闻不断的今天,我们不禁会想,婚姻的圣洁性现在还留有多少?

罗素在《性爱与婚姻》中提到,婚姻是一种制度,它的社会价值远远超过夫妻之间的个人感情。那种能使婚姻美满而且能满足他的社会要求的爱情虽然并不浪漫,但是更亲密、更热烈、更现实。

走入婚姻殿堂,神父的一席话并不仅仅是司空见惯的流程:“你是否愿意与他(她)缔结婚约?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或任何其他理由,都爱他(她),照顾他(她),尊重他(她),接纳他(她),永远对他(她)忠贞不渝直至生命尽头?”也许在决定结婚时是深深相爱,但我们更要考虑到是否愿意用一生来陪伴、来坚守。是会在每一个日暮想念清晨的亲吻,即使生活平淡、亦能甘之如饴。

爱是会发展的,男女之间的爱情炽热、充满幻想和柔情。可能也就是因此,在若干年的婚姻后,当初的热切与激情渐渐消散,于是人们开始在别的地方寻求恢复那原有的冲动感。我们很难阻止这种冲动感的产生,但出于道德和责任,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控制。

有趣的是,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电影的英文名:“Lost in Love”。

他们在这份爱中太歇斯底里,失了魂,失了控制,也失了自我

有幸,影片的最后被抛弃的刘娟和郑可都各自找到了良人。

爱情不能成为全部,激情也要留一些给生活。

*图片均来源网络

点击下方蓝色文字查看往期精选

特稿丨民间科学家丨特殊教育丨宋庄艺术家丨实体书店丨学生创业丨理发店丨租房丨失能老人丨北三环舞厅丨流浪动物城丨校园施工丨调查丨代购造假丨小吃街消失丨转专业丨师大宿舍丨免费师范生丨师大厕所丨人物丨白菜哥丨圆通老曹丨陈希望丨惊鹿丨多雷丨地下rapper丨何可欣丨卢建平丨北京小学生丨表情包作者丨文化丨北京小曲丨奶茶丨吸猫丨偶像丨买粉接机丨CP粉丨记者节丨女权主义丨印度女性丨烟民丨鬼畜丨桌游丨粤语歌丨返校丨互动丨绝望时刻丨中国式家庭丨双11丨性骚扰丨失恋丨趣味丨教师资格证丨微信聊天丨师大周边糕点丨酸奶丨冰棒丨酒馆丨师大乌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