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丧发引(一等丧服斩衰包括哪些人)(1)

丧事操作遵循丧礼。丧礼包括服饰制度、服序制度和守丧制度三大部分。服饰制度即关于丧服的基本规定,也就是居丧人员按标准穿不同等级的丧服。服序制度即以丧服为手段将有丧人员按特定标准进行区别和分类,也就是以丧服标识居丧人员的不同身份和位分。守丧制度即居丧人员着丧服服丧的一般要求,也就是居丧期间在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等方面的规定和限制。

丧服是丧礼的核心内容,也是丧事活动管理运作的基本手段。在丧礼的规制下,通过丧服,分亲疏、别贵贱、立尊卑、序长幼,一方面维护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纲常伦理,也使得丧事活动依礼进行,有条不紊,顺利实施。

按丧礼的规范文本《仪礼---士丧礼》的设定,丧服分为五个等级,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我们讨论一下一等丧服“斩衰”的丧服样式和服丧人员范围,供大家参酌和评述。

1、一等“斩衰”丧服的款式和套式

“衰”通“缞”,音cuī,指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斩”音zhǎn,斩断的意思,在这里是指用刀剁、用刀砍麻布,也就是斩断麻布底边做丧服,不缝边,即毛边粗糙的丧服做工。

区分丧服等级有三个标准:一是做工;二是材质、三是款式和套式。基本规定是,做工越粗糙,丧服等级越高,做工越精细,丧服等级越低。材质越是原生态,丧服等级越是高,丧服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粗麻、细麻、粗布、细布等。在套式和款式上,一等丧服“斩衰”的全套是:上衣、下裳、丧帽、丧鞋、头带、腰带、帽下垂缨穗、手持丧杖等。丧服等级越低,丧服种类和数量越少。

后世居民生活中,孝子孝孙有“披麻戴孝”之说。来源就是,古典时期,家有丧事,子孙的丧服是麻做的。其实,后世所谓“孝”就是古典时期的丧服,也即是说,披麻就是戴孝,戴孝就是披麻。

什么是行丧发引(一等丧服斩衰包括哪些人)(2)

2、一等“斩衰”丧服的服丧范围

总括来说,“斩衰”丧服的服丧范围包括:诸侯为天子,臣为君,子为父,父为长子,未嫁之女为父,嫁后因故复从父居之女为父,嗣子为所嗣之父,承重孙为祖父,妻为夫,妾为君。

(1)诸侯为天子。“诸侯为天子”就是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周天子。

2)臣为君。“臣为君”里的君即国君,也即是诸侯国君主。诸侯国的臣子为诸侯国的国君丧服,叫臣为君。

(3)子为父。这个好理解,就是儿子为父亲。

(4)父为长子。这个要费解一些。宗法社会条件下,父、母、长子等,首先是一个位分或者说职位,然后才是家庭成员。有位分有职位的就尊贵,没有的就鄙贱。比如,父亲的正妻是嫡母,所以,继母是嫡母。生母是妾,在家庭中无论如何都没有“母亲”的位分和待遇。长子是未来的家主,承受宗庙付托之重任,是上继父祖、下续子孙的传承人,所以尊贵,不仅是父为长子,母为长子也一样是“斩衰”丧服。

(5)未嫁之女为父,嫁后因故复从父居之女为父。未嫁女为父是一等“斩衰”丧服,已嫁女为父是二等“齐衰”丧服。古法丧礼有一个重要原则:叫“妇人不二斩”。就是说,已嫁女如果为公婆服“斩衰”,为生父母就不能服“斩衰”;反过来一样,如果已嫁女为生父母服“斩衰”,为公婆就不能服“斩衰”。宗法社会中,妇随夫,所以,已嫁女不再为父母服“斩衰”丧服。

“嫁后复归”是指已嫁女被遣回娘家随父一起生活,不再出嫁,为父家人。“男有份,女有归”,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份”即地位和位分,“归”即去处和归宿。女人一生,有三个归宿方向:一是父亲;一是丈夫;二是儿子。按“妇人不二斩”的原则,嫁后复归之女只为父亲“斩衰”,为夫为公婆不再“斩衰”。

(6)嗣子为所嗣之父。《仪礼---丧服》列举叫“为人后者”。即同姓过继后,嗣子为嗣父“斩衰”。注意,古法“过嗣”仅限于同宗同姓过嗣,不承认外姓人员过嗣。通常的做法是,一个家庭同堂人员相互国嗣。

(7)承重孙为祖父

承重孙即长房长孙。即长子缺位的,由长孙承重。通俗地说就是,儿子先老子死了,老子死时,由孙子承重。朱元璋的儿子朱标先死了,朱元璋将皇位传给长房长孙建文帝,就是这个思路。朱元璋死后,建文帝为朱元璋承重为丧主,斩衰三年,其他孙子没有这个待遇。

(8)妻为夫。这里的妻即正妻,即有法定婚姻关系的老婆,是三媒六聘说来的,是八台大轿抬来的,是拜过高堂、见过祖宗的。妻只有一个,是所有儿子的嫡母。

(9)妾为君。妾即小老婆。一个男人,除妻以外的所有老婆都是妾。

(10)妇为舅姑。舅姑即公婆。按《仪礼---丧服》的设定,妇为舅姑是二等“齐衰”丧服。到唐代,增加“妇为舅姑”即儿媳妇为公婆服“斩衰”丧服。

(11)子为母。在《仪礼---丧服》中,子为母是二等“齐衰丧服”,到明代洪武时期,增加子为母、未嫁之女及嫁后复归之女为母也服斩衰。注意,这里的“母”包括嫡母、继母、生母、嗣母。嫡母是父亲的正妻,继母是生母离开后父亲后娶的正妻,嗣母是过继家庭之母。生母不包括过堂母,即母子必须在同一家庭共同生活,母亲改嫁其他家庭,子随父生活,不在“斩衰”丧服范围。

上述是传统丧礼文化在丧服制度乃至宗法制度上的核心内容。现实生活条件下,这些仍然还有一定的市场和生活意义。在“公序良俗”的构建上,传统文化仍然还有一定的规制作用。你可以不遵从,但知道总比不知道强。

什么是行丧发引(一等丧服斩衰包括哪些人)(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