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在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市政府在近日印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意见》(简称《意见》),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市场型养老机构前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市场型养老机构前景
北京正在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市政府在近日印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北京市将进一步放宽科学技术服务、互联网和信息服务、文化教育服务、金融服务、商务和旅游服务、健康医疗服务六大重点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引资。
在生活性服务业方面,北京市不仅允许外商在特定区域投资音像制品制作业务,鼓励外商投资旅游业,参与商业性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投资旅游商品和设施,还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京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专业护理服务机构,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
为此,北京市为外籍人才抛出了颇具诚意的服务“礼包”。北京市将加大对外籍人才在项目申请、成果推广、融资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支持外籍专家领衔或参与承担国家和本市重大科技计划,试点外籍人才担任新型科研机构法定代表人。为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在京执业提供专业服务。
在提升外籍人才社保服务水平方面,将进一步增加涉外医疗服务供给,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医疗保险,提升外籍人才医疗服务水平。探索外籍人才社保缴纳转移接续机制,推动外籍人才在京津冀范围内实现社保对接。允许外籍人才在任职结束回国时按规定一次性提取个人账户中的资金。鼓励用人单位按国家规定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建立补充养老保险。
在优化外籍人才的生活服务方面,建立针对外籍人才的集政务服务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专门网站,加快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并支持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子女就近入学。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在京购买商品住房,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允许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申请普通小客车指标摇号配置和新能源小客车指标轮候配置。
鼓励外商在北京投资养老机构既可以看作是加快对外开放的举措。但这并非是最新的政策。国务院2014年15年曾发文鼓励民营经济投资养老健康产业,其中包含了外资。国家商务部对外商投资审批目录改革时,已经把养老服务列为备案类,简化了手续。
外商投资养老机构并不缺少先例,但布局区域主要是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长三角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复星和美国峰堡集团在2012年合资成立的上海星堡老年服务有限公司,他们是上海第一家拿到养老机构许可证的外资养老机构,其打造的复星·星堡中环养老社区项目被认为是中外合资的高端养老机构。法国欧葆庭集团在2013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在中国的第一个养老项目南京市栖霞区的仙林国际颐养中心在2016年开业。欧葆庭的第二个项目是与北辰实业合作的位于长沙北辰三角洲的北辰国际健康城。中国人寿则与美国养老地产运营商魅力花园公司在苏州打造了苏州阳澄湖养老社区。
外资养老机构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并不顺利,星堡养老公司走过了不少弯路、经历了不少挫折。星堡养老董事总经理陈煜宇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星堡第一家社区开业两年盈亏平衡,现在已经满住了;第二家社区2016年6月开业,预计今年6月也可以盈亏平衡了,今年年底肯定盈利了。
但这并不容易,像星堡养老这样的外资养老机构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首先面临的就是本土化难题,这包括包括运营管理体系、服务内容以及员工培训。
国外的养老市场已经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相较中国刚起步的养老产业,他们的理念更为先进,但先进的理念需要有能够执行的团队,“如果只是靠外籍高管一年来回飞几次,很难有脚踏实地落实执行“,陈煜宇表示。
面对中国特殊的养老市场,外资养老机构也需要调整心态,星堡养老公司一直在告诫自己要心态更加开放,“不能因为在国外的成功经验固步自封拒绝根据中国国情进行调整”。
中国的企业在2014年曾对养老产业产生过火热的热情,但在随后归于沉寂。部分成立较早的本土有代表性的企业因为自身资金问题纷纷被资本方收于麾下,其中包括了上海的亲和源、北京的汇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老人的支付能力有限,养老企业难于找到盈利模式。
与上海一样,北京也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截至2016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29.2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4.1%,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位。虽然大部分养老企业正经历盈利问题的考验,但资金雄厚的企业仍看好庞大的老龄人口所带来的广阔市场,万科、远洋地产、保利地产等开发商都在北京布局有养老项目。对于开发商来说,养老是他们在房地产开发之外的创新性尝试。
虽然步伐不快,部分大开发商已经对养老业务产生兴趣,只不过这种兴趣与外资养老机构的需求并不契合。外资养老机构在中国的拓展需要房地产资源,但陈煜宇表示,有地产资源的企业都想自己去做,还没有意识到养老服务其实是个轻资产为主的产业,运营就要由专业的团队来做
“外资养老机构的拓展速度主要受限于房地产资源。”陈煜宇这样概括外资养老机构的处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