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大师齐聚(太级名家来兰论道)(1)

黄康辉(左)现场演示

特级大师齐聚(太级名家来兰论道)(2)

特级大师齐聚(太级名家来兰论道)(3)

傅清泉现场演示

15日,火车头体育馆内一派热闹景象,甘肃·兰州国内太极拳名家论坛暨太极拳精英交流公开赛在这里举行,北体大武术教研室副教授黄康辉、杨氏太极拳代表人物傅清泉、陈式太极拳传人陈小旺入门弟子田培亮与我省市太极拳爱好者共论太极拳。来自我省各地市州的300名经过选拔的太极拳选手还进行了交流比赛。

去年,我市推出了“十位武术名家暨百位优秀老拳师”的评选活动,在我市掀起了一股尚武的热潮。今年,经市体育局和市体育总会的批准,市武协又推出了本次活动,并邀请了三位在国内太极拳界颇有名气的大师来现场与兰州的太极拳爱好者现场论武。本次活动不仅为近年来在我市发展火热的太极拳运动添了一把火,更使得太极拳爱好者们从更高的层次上来了解太极拳、参与太极拳练习。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由特邀专家就许多太极拳爱好者关心的问题进行讲解并进行现场演示,其次是与我省各地市州选拔出来的300名太极拳选手进行交流比赛。

在名家论坛上,黄康辉就太极拳推手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尤其是对推手的新规则进行了介绍,随后黄康辉还现场与人“过招”,将新老两种推手展示给了现场观众,让爱好者们更为直观的了解了推手的发展。傅清泉为现场爱好者们讲述了国内太极拳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并就杨氏太极拳的一些特点进行了讲解,为爱好者们多年习练中所发现的疑问进行了解惑。田培亮也从太极拳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讲解,让爱好者更深入的了解了目前国内太极拳的发展趋势。专家的讲解对爱好者们帮助巨大,一些爱好者说,以前就是跟着碟片死练、硬练,结果练的并不到位,听了专家的讲解后,知道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今后可以更科学、更好的习练太极拳。

上午的论坛结束后,公开赛在下午开始。公开赛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其中个人项目包括陈式、杨式、吴式等传统太极拳、太极拳套路比赛,还包括太极器械比赛。体育项目包括集体太极拳、太极器械或拳械混编比赛。

我对兰州很有感情

黄康辉,中国武术八段,现为北京体育大学武术教研室副教授。自幼随父亲习少林拳,并经父亲介绍跟于宪庭学习八极拳。后拜李恩久门下学习翻子拳、陈式太极拳、推手及器械等。

黄康辉并不是第一次来兰州,而且对这里很有感情,他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三次来兰州了,第一次是1988年,我的第一个全国冠军就是从兰州拿的,所以对这里很有感情,一直想来看看,这个比赛满足了我的愿望。来到兰州发现这里变化很大,城市更美了,空气更是好了很多。”

黄康辉来到兰州后,就到兰大武协进行了参观,并对那里习练太极拳的爱好者们进行了一些辅导。黄康辉说:“来之前了解到兰州近年来太极拳发展的非常快,到兰大武协一看真是不错,他们组织的好,规模大,而且教练教学也很有规范,要知道有规范才能有好的发展。”

太极拳有传统套路,也有国家推广的套路,这之间是否会存在矛盾呢?对此黄康辉说:“传统套路大多数是各门各派来练习,它的交流也是在本门派里。而国家推广的套路主要是普及和对外的,规定套路方便在广大群众中普及,以及和世界的交流,段位制则能激励人们练习太极拳的积极性。”

当记者让黄康辉对兰州太极拳发展提出建议时,他说:“我看了兰州太极拳爱好者的展示,功夫不错,组织的也很好,但我觉得对外的交流不够,而且信息有些闭塞,练的都是旧的套路,应当学习新的套路,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外界交流,来发现自己的不足。”

◆专访

杨氏太极拳代表人物傅清泉:

天下太极是一家

傅清泉,中国武术七段,自幼随祖父傅钟文和父亲傅声远习练正宗杨家太极拳。2000年,傅清泉受中央电视台邀请,拍摄了杨氏太极拳、剑、刀、推手等系列教学片,使杨氏太极拳在全国引起轰动,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喜爱。

第一次来到兰州的傅清泉,对兰州的印象非常不错,他说:“我是第一次踏足美丽的兰州,我感觉兰州是个充满朝气的地方,兰州的太极拳运动也在蓬勃的开展。我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希望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对太极拳的认知和水平。”

太极拳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门派也是非常多,这使得社会有了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练谁家的就说谁家的好,对于这种现象,傅清泉说:“太极也是武术的一种,所以与武术的理念是一样的,就是不论哪个门派都是一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能说出哪派的太极拳好?要我说各有特点,百花齐放,我们习练太极拳首先就要摒弃门户之见,没有哪个门派好,只有你更喜欢哪个门派,不要去品评其他的门派。”

傅清泉还提出太极拳如今发展的误区让爱好者们注意,他说:“现在对太极拳是有误区的,第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是老弱病残的运动,是退休之后的事情,但我相信很多拳友都有所感觉,就是我为什么不提前十年去练呢!有些后悔。因此,太极拳不是老年运动,应当从年轻时开始练。我希望现场拳友们,也让身边的人来一起练习太极拳。第二误区是有些人觉得练杨式又慢又柔,适合老年人,是强身健体的,要练功夫就应当练陈式。其实太极拳每家有每家的练法,有慢的也有发劲的,各有各的特点。就我们杨氏太极拳来说,现在已经形成了太极系统,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步就是练拳;第二步练器械;第三步练推手;第四步就是练发劲。最后我想告诉爱好者们,练太极也要选择,如果想练的更精,那么四步都要练,但如果只想练好身体,那么我个人认为练好前两步就可以了。”

□兰州日报记者孔德胜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