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啊,我又要被罚了,为什么每次都是我?”这样的哀嚎每个月底总会在“目标群”里出现,原因是没有完成自己立下的目标。更有趣的是,受罚的总是相同的一群人。

大家立下的目标其实并不难,大部分都是些简单的事情,例如:每周看一本书、每天10000步、不喝饮料、晚餐轻断食、不吃甜食等等。为什么如此简单还是做不到呢?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困惑?

运动心理学家乔纳森·法代在《生活是一场比赛》书中提到:“职业运动员和普通人的区别是:目标背后有明确的动机。”没有动机的目标就像没油的汽车,哪怕终点就在前方不远处,也无法到达。

如何去激励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1)

动机的作用

我们立下的每一个目标都有相应的动机,这是一股隐藏在我们身体里的能量(也被称为“能力价值”),它可以转变为驱动我们走向成功的燃料。然而,人们常常忽略了这股能量,从而导致精心策略的目标计划竹篮打水一场空。

无论是在赛场中还是生活中,明确、清晰、强烈的动机都会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寻找目标的动机就成为了完成目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且不可缺少的步骤。

如何去激励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2)

动机的分类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将动机分为两大类:内在本质动机和外在非本质动机。两者的区别在于控制者是谁,内在动机由自己构想并控制,外在动机由其他人或事控制,比如金钱、奖品。为了对自己非常重要的原因而达成某个目标,和为了毫无意义的奖赏而完成目标,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位有名的运动员受访时说:“如果把输赢当做唯一的动力,那就太二次元了。因此而得到的幸福和喜悦就会被很多超出控制范围的因素影响。赢下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当然会觉得痛快和满足,若比赛的对象实力相差甚远,赢了也毫无成就感。我想要沉浸在比赛当下,掌控力所能及的一切,然后全力发挥,无论输赢,走出赛场时觉得自己有所收获,变得更好,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由此可见,外在动机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或中断,而强烈的内在动机则会持久且坚定,一旦认清人生动机的内在及个人原因,便更有可能、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何去激励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3)

如何寻找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一直存在,但辨别、分析和运用动机并不会凑巧发生或是灵光乍现,它是正确的方法加以长期练习的结果。

首先,选出三个列表中对于实现你目前的目标最为重要的三个价值。这是你的能力价值,也是你的内在动机。

如何去激励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4)

以我自己为例,坚持每日10000步的能力价值是:健康、信念和愉悦。

接着,请思考每种价值和你的目标有什么关系?

1、你是怎么选择这些价值的?

以目标和个人价值的匹配度为标准进行选择。

2、为什么它们对你来说是重要的?

因为健康、信念和愉悦是我的人生观,失去它们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

3、它们和你正在努力的目标有什么关联?

每天10000步可以解决亚健康问题,让我拥有健康的身体去追求更高的目标。而实现目标本身就是一件让我能感受到愉悦的事情,并且,这份成功会让我更坚定自己的信念:只要我想,我就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得到。

4、这些价值对你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可以让我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态度和充足的能量,可以让我在懈怠时找到支撑的动力,推动自己继续坚持向前。

5、从能力价值的角度看,实现目标会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人生、感受人生、享受人生。

当你将目标和价值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时,就会让“价值”本身发挥催化剂的作用,把日积月累的努力转化为最终的成功。

如何去激励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5)

最后,强化能力价值的力量。你可以把挑选出来的价值加上简单的说明,然后贴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能看见的地方。例如书柜正上方、电脑屏最下方、房门的背后,或者设置为手机屏幕都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不断重复的方式提醒自己,努力实现目标的强有力内在动机到底是什么。

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定下的目标左改右调也还是无法达成,不妨把注意力从目标的设定转移到动机的辨别试试看。通过乔纳森·法代《生活是一场比赛》这本书中提及的办法,你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内在动机,将它化作目标过程中的强大动力,再加上书中其他的方法助力,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自己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