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7月21日讯(YMG记者 于明君 通讯员 刘正毅)近日,市民孙先生的心“哇凉哇凉”的,他的女儿体检查出了丙肝,原因竟是因为打耳洞“世界肝炎日”即将到来,市疾控中心专家呼吁:丙肝也是一种较为常见,但并未引起过多关注的病毒性肝炎,约三分之一的慢性丙肝患者会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打耳洞会感染丙肝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打耳洞会感染丙肝吗
水母网7月21日讯(YMG记者 于明君 通讯员 刘正毅)近日,市民孙先生的心“哇凉哇凉”的,他的女儿体检查出了丙肝,原因竟是因为打耳洞。“世界肝炎日”即将到来,市疾控中心专家呼吁:丙肝也是一种较为常见,但并未引起过多关注的病毒性肝炎,约三分之一的慢性丙肝患者会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感染丙肝竟是“打耳洞”惹的祸
孙先生的女儿小容今年16岁,在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总算找到原因,原来小容得了丙肝,她的检查报告显示丙肝抗体阳性。医生告知此病为传染病,让家属也进行检查。孙先生夫妻二人没有发现丙肝,经过医生仔细询问病史,母亲告诉医生女儿从来没输过血,曾在医院补过牙。这时,似乎还找不到感染方式。到底是怎么传染的呢?孙先生的妻子这时想起来,大约四年前,她曾带着小容打过耳洞———惹祸的家伙找到了!
医生介绍,丙肝是由HCV感染后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引起肝脏病变,容易发展成为慢性肝炎。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容易在常规的体检中被忽视,许多病人发现时已经肝硬化及肝癌。
据了解,丙肝和乙肝、艾滋病病毒一样也是通过血液、性、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但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及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打耳洞过程中皮肤破损,也常伴有出血,如果器械消毒不彻底,用过打耳洞的针的人携带有丙肝病毒,就可能发生感染。同时,比如文身、文眉、穿舌环、到不正规的诊所补牙、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等也可发生交叉感染。输血或输注血制品、单采血浆返输血细胞等的患者也可能感染丙肝。对于静脉输注毒品的人,也会导致HCV传播。普通人如果有过上述的行为,建议去医院检查HCV抗体。
哪些人群应到医院进行筛查
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丙肝是一种由丙肝病毒引起的,经血液为主要途径传播的传染病。丙肝病毒主要损伤肝脏,可导致慢性肝炎,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等途径传播,与丙肝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
疾控专家表示:有以下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筛查,明确感染状况:1992年以前接受过输血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维持血液透析者;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者;接受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检查、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的患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了丙肝病毒的母亲所生的婴儿;接触过丙肝病毒阳性血液者;不安全性行为者;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文身、穿耳洞、针灸者等。
与乙肝不同,如果仅仅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转氨酶正常,肝脏病变轻微,可暂不治疗,只需要定期随访和观察即可。但丙肝则恰恰相反,一旦感染,它对肝脏的损害就会持续进行。因此,无论病人有无症状,转氨酶是否正常,只要体内携带丙肝病毒,就应尽快治疗,不宜拖延。
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是丙肝防治关键
在疾控专家看来,丙肝起病隐匿,多数患者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疾病发展越后期,越难治愈,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很大,往往被称为“隐匿的杀手”。丙肝患者症状的有无或其严重程度与肝脏病变的发展不成正比。
由于丙肝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所以要做到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丙肝的检测并不困难,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丙肝病毒抗体和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就可以判断是否感染丙肝病毒。
疾控专家表示,丙肝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大约有80%左右的丙肝患者可以通过规范治疗治愈。目前新的口服用药已经上市,疗程减半、见效快、适应人群广,大大提高了丙肝的治愈率。丙肝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规范治疗,方可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