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1)

时光网特稿 007来了!

自2006年第一部《007:大战皇家赌场》,丹尼尔·克雷格的“詹姆斯·邦德”生涯正式开启。从最开始官宣时粉丝们的质疑(“他是不是没有布鲁斯南高也没人家帅啊”),到《皇家赌场》公映之后观众们的“真香”(烂番茄指数现在都能保持94%),丹尼尔也凭借自己硬朗、英武、冷酷的外形,成为了新一代007粉丝们心中,适合“邦德”这一角色的最佳人选,时间跨度长达15年。

十几年后,我们也在即将上映的《007:无暇赴死》中,迎来丹尼尔身为邦德的第五部作品——也是他的谢幕之作。之前说过很多次自己不会再演(包括有一次激烈地表述:再演我就割腕!),但这一回,丹尼尔版本的詹姆斯·邦德,真的将在大银幕上与观众们告别了。可能是出于情怀吧,本片也是自1989年的《007之杀人执照》以来,第一部汇聚齐了Q(本·卫肖饰)、菲利克斯(杰弗里·莱特饰)、钱小姐(娜奥米·哈里斯饰)和M(拉尔夫·费恩斯饰)的邦德电影。

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2)

007:无暇赴死

163分钟 - 动作 / 冒险 / 惊悚 2021年10月29日英国上映

除了丹尼尔本人,在《利刃出鞘》中就与他合作过的女演员安娜·德·阿玛斯,本次将在《无暇赴死》中饰演古巴戏份中的“邦女郎”。继《银翼杀手2049》中令人心碎的生化人,和《利刃出鞘》里朴实无华的小保姆之后,安娜在《无暇赴死》中展示了她性感、美艳、耀眼、能打的一面,而这也完美符合了观众们心中邦女郎应有的样子。有趣的是,丹尼尔本人由于《利刃出鞘》,看好了安娜的潜质,正是他向制片人们亲自推荐了安娜。

在与时光网记者的访谈中,当被问到为什么一开始那么坚决要离开007系列,后来还是回归了,丹尼尔坦言,自己需要一段休息时间,调整好状态之后,就可以全力以赴投入《到无暇赴死》,这部献给他这个版本詹姆斯·邦德的终结篇中了。聊到出演007电影的感受,安娜也说自己虽然只接受了3周的训练,但一切都太新鲜了,“一生中能得到进入这样级别制作的机会太少了”。

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3)

而新晋奥斯卡影帝拉米·马雷克,本次也将在《无暇赴死》中饰演与邦德和他女朋友死磕的大反派。他也是继本尼西奥·德尔·托、克里斯托弗·沃肯、克里斯托弗·瓦尔兹与哈维尔·巴登之后,又一位获得了奥斯卡小金人的007反派。至于拉米本人最喜爱饰演哪一类的角色,“我喜欢极致的感受”,他在采访中似笑非笑,露出了与片中反派一样的令人不寒而栗的笑容。

拉米也在访谈中cue到了新任“蝙蝠侠”罗伯特·帕丁森,说俩人聊了聊,同样是有戴面具出演的戏份,自己要比帕丁森好很多,因为《无暇赴死》中,他只用戴一小部分时间面具。

本片的开拍过程也充满了种种小风波,比如说《无暇赴死》的原定导演是丹尼·鲍尔(《猜火车》),但在开拍前三个月,他就被换掉了。在考虑了丹尼斯·维伦纽瓦、埃德加·赖特等人之后,制片人们最终敲定了最后的导演人选:凯瑞·福永,他此前最有名的作品其实是美剧《真探》。凯瑞不仅是第一位执导007电影的美国导演,也是第一位带有亚裔血统的007导演(福永,Fukunaga,这个名字一听就是有日本血统的)。

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4)

导演认真询问了记者,身后海报上“无暇赴死”四个中文字符到底是什么意思,当得知这就是英文片名“No Time to Die”的字面翻译,且还充满了诗意时,他放松了一口气,“中国观众的评价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邦女郎可以会有很多个,而《无暇赴死》中当之无愧的女一号,莫过于蕾雅·赛杜所饰演的心理医生“玛德琳”。继在《碟中谍4》中带红了Prada“杀手包”,和在《阿黛尔的生活中》让人领会到她英姿飒爽的一面之后,蕾雅在《无暇赴死》中的出演,格外充满力量。由于这是丹尼尔·克雷格的最后一部邦德电影,她与克雷格的这第二次合作,非常愉快,也情感复杂。蕾雅还给了丹尼尔很高的评价,“他赋予了詹姆斯·邦德这个曾经厌女的角色,一些女权主义色彩”。

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5)

——演员丹尼尔·克雷格专访—

”查尔斯王子来探过班,谁不喜欢阿斯顿·马丁呢”

Mtime:在这五部电影中,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呢?

丹尼尔·克雷格:在出演邦德时,其实我被给予了很大权利。我有机会去改变一些东西,变得与以前不一样,我可以这么做,这也是我一直努力想要做到的。我希望这个角色有进步,对观众来说能更有趣。我做的只是运用我所了解的、以及表演的方法,尽可能去赋予这个角色人性。我觉得你对所饰演的角色了解越深,观众就越容易去欣赏

Mtime:你之前说,在《007:无暇赴死》之前很久就想“退役”了,所以这次你决定回归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丹尼尔:我之前想有点休息时间,调整一下。我也确实休息了一阵,之后我们坐下来一起聊了聊,在这最后一部电影中,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最后我们达成了一致,都感到很兴奋,所以决定回归出演。这是个很好的理由,让我们能做出这部好电影。

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6)

Mtime:在出演詹姆斯·邦德的这段很长的时间里,你觉得你会最想念什么?

丹尼尔:最怀念的就是这份工作,每天去这个片场工作是个很特别的经历。在踏入007片场时,我还得时不时掐自己一下以确保不是在做梦,因为一切都充满了魔力。

Mtime:你还记得多年前,当你第一次接到电话,告知你是下一任詹姆斯·邦德时,你是什么反应吗?

丹尼尔:我整个人都激动到颤抖了!我当时在一家超市日常采购,(听到消息后)一下就把手里的食物扔了,买了一瓶伏特加喝,给自己做了一杯伏特加马汀尼

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7)

Mtime:听说2019年时,查尔斯王子曾亲自去到伦敦的松林制片厂,当时是怎么样的?

丹尼尔:非常棒。我之前就见过王子,他去过一些首映礼。他是个很绅士的人,很喜爱阿斯顿·马丁。我们当时有三、四辆阿斯顿·马丁可以让他参观(记者:谁不喜欢阿斯顿·马丁呢??)

Mtime:菲比·沃勒-布里奇此次加盟编写剧本,是出于你的邀请。原因是什么呢?

丹尼尔:其实有几个原因吧,其中之一就是她太出色了,这是最主要的原因。第二是,我们想要寻求一种风格,她的写作聪明、机敏、富有智慧。就像我最初说的,我想要最好的人加盟这部电影,我想要去寻找可以一起做这部电影最合适的人。正好菲比有空,我才能如愿请她加入。

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8)

——演员拉米·马雷克专访——

“罗伯特·帕丁森戴面具演戏可比我难”

Mtime:在拍摄过程中,你每天要花多长时间上那个烧伤的妆容?

拉米·马雷克:我觉得大概两个半小时吧,确实很费时间,因为要一小块一小块地上。化妆师Barrie和Patrick很棒,发挥出了最佳水平。我一般觉得这类过程都不太舒服,拍《波西米亚狂想曲》就是这样,戴头套、做假鼻子什么的。但这次,这给了我一个可以坐下好好歇歇,并且回顾一整天、真正以自我为中心的机会

Mtime:可以再和我们分享一下戴着那个白色面具演戏是什么感受吗?

拉米:戴着面具演戏确实很难。我最近和罗伯特·帕丁森聊过他出演蝙蝠侠的事,他说戴面具确实是他在戏中展现情感的一大障碍。不过我还算幸运,在这部电影里只用戴一小部分时间。我觉得能在电影中有日本元素的面具很好,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这个角色。

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9)

罗伯特·帕丁森这个面具确实看着比较难

Mtime:妆容和面具是否帮助你更快地进入了角色?

拉米:是的,包括妆容和面具在内,服装、场景设计……特别是这个007的片场,好像你一踏进这个片场,就被从几个小时前还在的真实世界中抽离出来了。你整个人会坠入到那个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的世界。那感觉真的就像是走入一条隧道,然后通向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Mtime:在反派与正面角色中,你更倾向于哪一个?你觉得扮演哪一类角色更有乐趣?

拉米:我更喜欢极致的感受,这就好像印在我的DNA里一样,我喜欢去尝试那种极致的反派体验。那很有趣,非常自由,你仿佛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对于这个角色,我就有了这样的机会,在开拍的时候没人想象到我能做成什么样。我觉得可以去制造一些震撼人心的东西非常好,我希望我塑造出了一个足够吓人的角色

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10)

演过《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拉米对化妆不陌生(左为剧照)

Mtime:在预告中确实如此。为了出演这个角色,你还做了哪些体能动作上的准备吗?

拉米:我在电影开篇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走路,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做到最好,每个细节都尽量到位。我确实跟着特级团队训练了一些,不过没有扮演Nomi的拉什纳·林奇,或是扮演邦德的丹尼尔那样深入的集训。不过我喜欢这些元素,让我可以将这个角色饰演得更到位。

——安娜·德·阿玛斯专访——

“拍这个片儿我只训练了三周!”

Mtime:你之前与丹尼尔·克雷格在《利刃出鞘》中合作过,那么这次再度合作,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安娜·德·阿玛斯: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他这次是詹姆斯·邦德了。真的只要踏入那个片场,看到依然西装革履的他,你就会感到非常棒。他让一切动作和表演看起来都十分轻松,而且非常酷。这经历非常美妙,他是个很出色的演员。

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11)

首次合作是《利刃出鞘》

Mtime:那么对你来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安娜: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一生中能得到进入这样级别制作的机会太少了,所以这感觉很不错。而且这样的动作戏是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包括那些训练准备,这些我都是头一回。我对于参演本片非常激动,因为你能看到相较于之前的007电影,这其中女性角色的改变和进化,这令我十分骄傲。(我的角色)Paloma是个非常酷、非常强势的角色。

Mtime:我对你刚刚提到的,为了出演Paloma所做的训练很感兴趣。你能展开说说吗?

安娜:其实我并没有太多时间训练,如果没记错的话,好像只有三周。所以这其实不算多,我的动作编排及其复杂程度也没有很大。但训练内容还是不少——体能、动作、枪械使用,包括射击和更换弹夹之类的。这是整个过程中很让我兴奋的一部分。由于时间比较紧迫,我必须认真对待,因为我得看起来真的像一名CIA特工才行,我得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但这非常有趣,特技团队很给力,我身边的丹尼尔也非常有经验,所以还挺好玩的。

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12)

Mtime:你在片场记忆最深刻的事是什么?

安娜:我觉得是杀青那一天。那天我刚好在片场收尾,拍最后一场结尾的戏。我们都在那,和丹尼尔一起告别,那是情绪饱满的一刻,我也很高兴我在场。

——导演凯瑞·福永专访——

“我看过太多虎头蛇尾的系列,希望这次粉丝们满意”

Mtime:作为一名美国导演,你是怎样掌控电影中这么多英国元素的?

凯瑞·福永:万幸我不用去凹英式口音,真的,绝不会有人想听。007是个运作了很多很多年的系列,差不多有六十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人都在支持这个项目,以求更好的结果。我也与众多才华横溢的编剧合作,来确保每个细节都到位。我认为自己是邦德粉,但团队中有些人简直就是行走的“邦德百科全书”——他们记得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反派,每一位“邦女郎”,以及更多东西。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所以我才能够把这些元素都弄对。

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13)

Mtime:你也是一位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导演。这次你为007系列带来了哪些新东西呢?

凯瑞:我并没有刻意去加入新东西,但从叙事层面来说,风格上还是有一些我的个人标签的。我带着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去了圣丹斯电影节,那里有个实验工坊,接到的头一个任务就是拍一个通用场景——每个人拿到的都是同一个剧本里的同一场戏,昆汀·塔伦蒂诺、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当然还有我自己,每个导演都要拍这么一场戏。负责工坊的女士告诉我,在超过25年的时间里,没有两位导演拍出过相同的作品,所以不同风格的导演一定会带来新东西。

Mtime:《007:无暇赴死》是丹尼尔·克雷格的最后一部007电影,你是怎样帮助他圆满谢幕的?

凯瑞:我想最重要的就是,既不失粉丝们所期待的系列传统,又使其以一种让人满意的方式结束。这对我来说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挑战,因为我看过太多虎头蛇尾的系列,或者说留下了太多未尽的事情,让人不能满意。对我来说,最难的也是让故事落地。希望这次我们成功了,希望这个结局让喜爱克雷格版邦德的粉丝满意,也希望很多与主题、《007:皇家赌场》和其它系列中相关的问题得到了解答。整体而言,我认为这是一部不错的007。

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14)

Mtime:那么你加入这个系列、这个庞大世界的决定性因素又是什么?

凯瑞:我觉得这是无法拒绝的,有人问我:“嘿,你想导演一部邦德电影吗?”我觉得没几个人会说不。这是个让人十分激动的邀约,真的很难回绝。

——主演蕾雅·赛杜专访——

“他赋予了这个曾经厌女的角色一些女权主义色彩”

Mtime:这次对于你的角色玛德琳来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蕾雅·赛杜:对于玛德琳来说,这次最大的改变就是,她更成熟了,也更脆弱了。我们和导演探讨过这一点,我们希望这个角色可以前后比较一致,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更真实,所以我们尽可能地展现她的脆弱。

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15)

Mtime:这是不是也让她变得更有力了?

蕾雅:是的,我觉得更有力的表现也是不再惧怕流露自己的感情,这对于理解她与詹姆斯·邦德的情感关系也是十分必要的。他们二人有着同样的问题,都有不堪的童年,都被抛弃,所以他们更能理解彼此。

Mtime:说到玛德琳和詹姆斯·邦德的关系,你觉得第二次与丹尼尔·克雷格合作感受如何?

蕾雅:很棒,我们相处十分愉快。由于这是他最后一次出演邦德,这注定是充满情感的一部电影。我很遗憾他要离开这个系列了,不过克雷格在过去五部电影中将这个角色演绎得很好,他真的有创新。他赋予了这个曾经厌女的角色一些女权主义色彩,这让我十分欣喜,没有他这可能是实现不了的。

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16)

《007:幽灵党》

——制片人芭芭拉·布洛柯里 & 迈克尔·G·威尔逊专访——

“不再仅关注邦德的任务,也关注他的内心”

Mtime:随着《007:无暇赴死》的上映,丹尼尔·克雷格也成为了成功演绎过詹姆斯·邦德的演员之一。作为这么多年来此项目的负责人,你们觉得克雷格有何特别之处呢?

芭芭拉·布洛柯里:我认为丹尼尔·克雷格将詹姆斯·邦德的特质转变得更为现代化,他是一位伟大的演员,从他的第一部《007:大站皇家赌场》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探索——邦德到底是怎样成为我们熟知的样子的?通过这五部电影,这个角色有了明显的进化,克雷格也非常乐意去着重表现邦德的情感,这同时也是他演绎的核心

电影中,角色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剧情也不再仅仅关注他的任务,而是去关注他的内心、情感矛盾,我觉得这也让这个人物在全球观众眼中都变得相当有趣,特别是中国观众,对于克雷格在影片中的表现反响非常好,所以我们非常希望中国观众可以喜欢这次的《007:无暇赴死》。

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17)

《皇家赌场》“Forgive me”

Mtime:说到本片的片名,为什么“时间”(Time)在这里意义重大,非得放进片名不可?

迈克尔·G·威尔逊:为影片起名永远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这次我们甚至在开拍时都没能想到片名。一边拍着,我们一边在寻找合适的名字。后来芭芭拉想到了这个绝妙的名字,No Time to Die(《坦克部队》)是我们父亲艾伯特·R·布洛柯里(芭芭拉和迈克尔是同母异父的兄妹),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制作的一部二战电影的名字。当时我们就觉得,这就是那个对的名字了。

Mtime:在这十多年间的五部作品中,你们认为邦德这个人物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迈克尔:我觉得丹尼尔·克雷格将邦德这个角色塑造得独一无二,他将情感冲击在片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可以让电影同时包含爱情元素与动作冒险元素。我觉得中国观众这次会非常喜欢这些元素,它们具有很高的娱乐性。我们这次还用了IMAX格式拍摄,再加上3D,我也知道中国观众很喜欢3D电影。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这么拍摄,最后的呈现效果也让我们感到超出预期。综上所述,我觉得中国的观众朋友会很喜欢这部电影的。

007 丹尼尔克雷格以后还演吗(无暇赴死主创专访)(18)

作者/编辑: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