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一目一童,或许每个你映照在别人眼里的小小身影,都是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汲取的灵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在看远处时瞳孔的大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在看远处时瞳孔的大小(可能是瞳孔在罢工)

在看远处时瞳孔的大小

“瞳”,一目一童,或许每个你映照在别人眼里的小小身影,都是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汲取的灵感。

瞳孔的英文“pupil”更令人熟知的含义是“小学生、小孩”,跟中文来了个有趣的呼应。你的瞳孔里可能也真有个小孩子,不会说谎常把你的情绪抖落出去,但阳光刺眼时会拉窗帘,甚至,还会数数。

看这小孩的72变

瞳孔不仅会变大变小还长得形状不一。

瞳孔,是动物或人眼睛内虹膜中心的小圆孔,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虹膜上瞳孔括约肌的收缩可以使瞳孔缩小,瞳孔开大肌的收缩使瞳孔散大,瞳孔的开大与缩小控制进入瞳孔的光量。

图源百度

猫猫这种在强光下和黑暗中都游刃有余的小型捕食者,瞳孔弹性就很大,圆眼珠的呆萌眼神到一条竖细缝高冷眼神切换自如。竖立的瞳孔便于猫察觉老鼠等猎物的横向运动。狐狸蛇类的瞳孔也多是缝状瞳孔。

图源Nuu

羊等保命为上的被捕食者则用横瞳扩大视角,从各个角度发现偷偷接近的天敌们。马、鹿等食草动物大多都拥有横瞳。

爱心型瞳孔则是用来对帅哥美女释放爱意……除了漫画里没有爱心瞳孔!

一个对数字敏感的小孩

你的瞳孔看到某样东西量很大就会放大。

当然这里指的不是你看到很多钱拍在面前,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瞳孔放大。

一项新研究表明,我们的瞳孔对光线的反应“是最基本的感官反应之一”,瞳孔的大小变化还取决于光线以外的因素,比如数量。

该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悉尼大学和佛罗伦萨大学的教授David Burr称,大多数物种都有一定的“数字感”。例如之前就有研究表明,人类可能在出生的几个小时后就开始拥有“粗略的辨别数字的能力”。

“当我们环顾四周时,我们会自发地感知所在环境的类型、大小、颜色和周围的运动。同样地,我们也能下意识地感知到面前的物品数量。” Burr 说,“这种大多数动物都具备的能力是进化过程中必备的——为了能立即感知关乎生存的数量,比如树上有多少个苹果,或者有多少敌人在攻击。”

对社恐来说也是在感知危险

而这个能力小小的瞳孔就有。

研究人员请16名成年参与者呆在一个安静的黑暗房间,向他们展示显示器上的圆点图像。参与者们只用盯着屏幕,不用数出圆点数量,旁边放置机器测量他们的瞳孔大小变化。

这些图像包含18或24个黑点或白点,每个点要么是分开的,要么是用一根细线链接起来的,用细线链接在一起的圆点会给人一种屏幕上点的数量比实际上点的数量要少的错觉。

图源nature

通过数据,研究人员得到结论,参与者的瞳孔大小取决于他们感知到的圆点数量。当参与者看到更多的圆点时,他们的瞳孔就会放大,当他们看到更少的圆点时,他们的瞳孔就会缩小。

看到四张圆点图时被观察者的瞳孔变化幅度

图源nature

这一发现表明,瞳孔具有某种能够感知数量的机制。该研究另一位主要作者、比萨大学博士后研究员Elisa Castaldi在声明中说:“接收数字信息的能力本质上就与视觉感知能力有关。

这么多东西我不得扒开口看看

图源YouTube

就像用手电筒照射眼球,看瞳孔是否收缩判断是否死亡,或者利用瞳孔对情绪的灵敏反映辅助刑侦的眼球测谎仪,瞳孔能感知数量的发现也会有重要的实际应用。

Elisa说,这项发现可以用于检测低幼儿童的计算障碍,怎么都学不会做算数的儿童可能在视觉感知这一环就出现问题,也为解决这一障碍提供新思路。

所以以后见到不会数数的小孩,可能是他的瞳孔在偷懒而不是大脑在罢工。

或许犯密集恐惧症的时候,也是你瞳孔里的小门童先害怕了呢!

来源 | livescience

翻译 | 康佳妮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赵之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