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学院编剧研究生导师(上海电影学院电影编剧专题解读)(1)

电影学(专硕)电影编剧专业二考试科目为961 电影剧作实务,考试的题目有两道,在2021年的真题题目中,第一题要求同学们从近五年的获奖影片中选一部分析剧本特征,分值为60分;第二题给出了特定的情景。并要求以此写一个200字以内的故事梗概,不限字数的人物小传和剧本正文,分值为90分。

之前我们为大家讲解了电影学(专硕)电影编剧方向需要学习的书籍有哪些,重点的参考书有:

1、《拍电影》(美)琳恩·格罗斯 /(美)拉里·沃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纪录片也要讲故事》(美)希拉·柯伦·伯纳德,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3、《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4、《中国电影史》 钟大丰 / 舒晓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5、《故事》(美)罗伯特·麦基,中国电影出版社

6、《导演功课》(美)大卫·马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美)悉德·菲尔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所有的参考书都是为了培养大家对于影视剧本写作、剧本人物塑造、剧本写作结构的熟练掌握。那么今天彩儿老师就给大家简单讲一讲剧本人物塑造的方法!

人物塑造法

学习人物塑造法,我们首先要知道人物的重要性,其次就是学会如何写作人物小传、如何创造构成人物、如何展示人物关系等问题。

人物的重要性

人物是故事表达的主体,离开了人物,就无所谓故事。文学实际是人学,我们走进电影院,或许会被《指环王》的高科技吸引,也会被《拯救大兵瑞恩》的血腥场面震惊,但是真正能够在我们心中留下无穷回味的还是一个个个性十足的人物。

《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智商虽然不高,但他的身上却具有这个社会已经远离许久的诚实、守信、勇敢、真诚等美德,影片的开始,我们或许会被阿甘的木讷所逗乐,在他面前,我们充满着优越感,但在影片结束时,我们却不得不被他的真诚所感动,我们突然发现阿甘的经历正是代表了我们每个人的纯真年代,而我们的身上却已经覆压着太多的偏见与虚荣。阿甘这个"傻子"几乎代表了这个时代所缺少的所有美德:诚实实守信,做事认真,勇敢无畏,重情轻财,反过来说则是具备这些美德便成了愚蠢,这真是对当今某些社会状况的一个莫大讽刺~

《教父》中"教父"是黑手党首领常干违法的构当。但同时他也是许多弱小平民的保护神,深得人们爱戴。他还有一个准则就是决不贩毒害人~

《活着》中的福贵经受了人间的很多苦难,面临了与一家四代人的生离歹死别,是痛苦致极的人,他本应该死掉,可他活着,甚至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人物性格与人物命运

一部作品的情节从一定的角度来讲就是主要人物的发展史,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人物性格的确立也就意味着故事情节的确立,人物的人生轨迹在他性格确立的那一刻起就明了了,他做事的方式、行为的方向、人生的欲求和行动轨迹都决定了他的命运。

人物小传

人物小传不能太复杂,尽量做到简明扼要,类似于列出人物的家庭情况,教育和能力,职业或生活方式,个性特点,主要兴趣这样的方式,整体下来只要一两百字左右。

推荐片单

如何创作人物、展示人物关系,我就为大家推荐几部经典的片例,大家可以检索一些剧本解读或者影片分析的资料进行学习。

1、《三伏天的下午》

2、《爱丽丝不再住在这儿了》

3、《亚当的肋骨》

4、《秃鹰的三天》

5、《十月围城》

6、《安娜·卡列尼娜》

7、《立春》

预祝各位同学2022年考研成功上岸

才思彩儿老师

与你共同成长

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