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重温红色文学经典,是对党的献礼。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不仅有成年人抛头颅洒热血,还有一批少年英雄同样大放异彩。王二小、潘冬子、雨来、嘎子等这些家喻户晓的少年英雄,曾鼓舞了一代中国青少年,展示了中国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勇敢不屈的精神。

今天,让我们重温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在这位少年英雄身上,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红色故事:小英雄雨来(小英雄雨来红色基因代代传)(1)

01

雨来的故事

抗日战争爆发后,居住在晋察冀边区芦花村的雨来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雨来在夜校学到了“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雨来不仅读得铿锵有力,还落实在行动中。在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撤离时,雨来来不及逃跑被捕,面对鬼子的威逼利诱,雨来不仅毫不动摇,还凭借自己的游泳技术和智慧成功逃脱。

红色故事:小英雄雨来(小英雄雨来红色基因代代传)(2)

书中插图

之后,雨来和小伙伴们的抗战热情不断高涨,他们都想早点加入八路军,奈何年龄太小。所以,他们自己举行“军事演习”,还帮助游击队埋地雷,做力所能及的事。当十六岁的杨大娃穿着八路军衣服,带着一把刺刀出现在雨来们面前时,大家都非常羡慕,纷纷叫嚷着像杨大娃一样加入八路军。

在一次敌情侦察中,雨来被特务捉住了,但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伙伴,他赶紧劝伙伴快跑。特务把他交给了鬼子,雨来毫不畏惧,把敌人带到了地雷阵里,让敌人伤亡惨重。

红色故事:小英雄雨来(小英雄雨来红色基因代代传)(3)

书中插图

还有一次,特务们捕获了游击队队长杜绍英,雨来瞅准时机,为杜绍英传递消息,在营救杜绍英的行动中起了关键作用。

在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斗争里,雨来也从一位顽皮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红色故事:小英雄雨来(小英雄雨来红色基因代代传)(4)

书中插图

02

作者谈雨来

作者管桦,原名鲍化普。1922年1月生于河北省丰润县三女河乡女过庄村。1940年入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学习,曾做过随军记者;1943年调到冀东军区尖兵剧社从事文艺创作;全国解放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乐团从事歌词创作;1963年调入北京市作家协会任驻会作家。代表作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长篇小说《将军河》等,由他作词的儿童歌曲《听妈妈那讲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快乐的节日》等,传唱至今。

红色故事:小英雄雨来(小英雄雨来红色基因代代传)(5)

作者管桦(来源网络)

(作者自述)在抗日战争中,我做过一段时期记者,除了到主力部队或游击队时过那种用不着自己操心的集体生活,在地方上却是单独活动。战争生活,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走路生活。给我带路的,有老人青年,也有少年儿童。黑沉沉的夜晚,远处响着闷雷般的大炮声和咕咕的机关枪声,风在旷野上呼啸。而那给我带路的孩子,手拿着红樱枪,挺直着小胸脯,从那黑暗里闪闪发光的眼睛,也能使人感到兴奋而又严肃的神色。仿佛为显示自己的神通广大,总是如飞地走在我前头。

红色故事:小英雄雨来(小英雄雨来红色基因代代传)(6)

书中插图

所以雨来的形象并非作者凭空捏造的,而是千千万万在抗日战争里为八路军传递情报、带路,默默支持抗战的儿童原型。

(作者自述)曾有一些读者来信问“雨来”是不是真人?现在哪里?之前听说一位解放军同志在天津给学生们做报告,说他就是“雨来”,因为这文章里描述的雨来的生活,同他儿童时代的生活经历一模一样。我没有声明这是一篇小说,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儿童,但我不是具体地写一个真人真事。中国人的乳名相同的太多了。同时我想抗日战争时,那位解放军很可能就是儿童团员,夏日下河洗澡、摸鱼,冬天在冰上打擦滑儿、站岗、放哨、送信、上夜校,这几乎是当时所有孩子们经历的生活。因此,那位解放军说他就是已经长大已经成为解放军的雨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不用再去经历雨来所承受的痛苦,但要珍惜英雄用生命和热血为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重温红色经典,让小英雄雨来活在我们心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小英雄雨来》是统编版语文六年级推荐名著,是一本适合为孩子做爱国主义教育的童书,木头马图书不仅插图丰富,色彩明亮,符合小孩子阅读习惯,还随书扫码赠送故事演播,邀请央视金话筒主持人朗读,提升阅读体验。

红色故事:小英雄雨来(小英雄雨来红色基因代代传)(7)

书中插图

-END-

▍来源:网络。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