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人物简介图(现代版的俄狄浦斯故事)(1)

特约撰稿人:Elinor,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硕士。

说起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大家应该都不会觉得陌生吧。俄狄浦斯是古希腊时候忒拜国王拉伊俄斯的儿子。俄狄浦斯出生以前,国王就得到了一个可怕的神谕,这个即将出生的王子,在他长大成人以后,将会杀死他的父亲,然后迎娶他的母亲。面对这么可怕的诅咒,俄狄浦斯出生的时候,国王派人把这个新生的婴儿丢到了荒野里自生自灭。

俄狄浦斯就这样死了吗?他被邻国的国王收养,成了邻国的王子。长大以后,他同样也在神庙里知道了自己可怕的命运,他将会杀父娶母。但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是被捡来的,他把自己的养父养母当成了亲生父母。为了躲开恐怖的命运,俄狄浦斯立刻逃离了这个国家。

谁曾想,出逃的俄狄浦斯阴差阳错之下,竟然逃回了自己出生的国家,还在路上和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家发生了争吵。两人互不相让,最后,俄狄浦斯失手杀掉了这个老人家。巧的是,这个老人就是忒拜的国王拉伊俄斯,他的亲生父亲。

事情到这里还没完,俄狄浦斯继续往前走,遇到了正在忒拜捣乱的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俄狄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的谜语,拯救了被斯芬克斯危害的忒拜,被人们拥立成为了忒拜的新国王。按照当时的风俗,俄狄浦斯娶了前国王拉伊俄斯的遗孀伊娥卡斯,也就是他的亲生母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甚至还生下了两个女儿。

俄狄浦斯人物简介图(现代版的俄狄浦斯故事)(2)

最终,得知一切真相的俄狄浦斯在绝望中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彻底地把自己放逐出了这个国家。

这就是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故事。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也是来源于这个故事,在精神分析里指的是有恋母情结的人,在潜意识里会和父亲竞争和残杀,最后在道德伦理的压力之下,产生自我毁灭的倾向。

从此以后,俄狄浦斯的故事也好,俄狄浦斯情结也好,都成了很多作家写作的重要题材。比如说《海边的卡夫卡》,主人公就是背负着杀父娶母诅咒的出走少年。

俄狄浦斯人物简介图(现代版的俄狄浦斯故事)(3)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这本小说《红发女人》,来自另一位在现代重写了俄狄浦斯故事的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他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欧洲的文学评论家甚至把他和普鲁斯特、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等作家相提并论。

《红发女人》是帕慕克2015年创作的一本小说。《金融时报》评价说:“它描绘了一个男孩走向男人的历程,也记录了土耳其如何走向不可逆转的转变”。

那么,《红发女人》和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这本小说又是如何和土耳其的现代历史联结在一起的呢?

1.那个黑洞一样的深井,那个如梦似幻的红发女人

当我们试图走进《红发女人》的故事时,我们会发现,这部小说的第一部分和俄狄浦斯王有着非常惊人的同构关系,就好像帕慕克以现代的伊斯坦布尔为舞台的布景,把土耳其人作为舞台上的演员,重演了一遍现代版的俄狄浦斯王。

故事的主人公叫杰姆,是个十六岁的少年,曾经过着富裕的生活,因为他的父亲阿肯在伊斯坦布尔开着一家小药店,杰姆也算是个城里的小少爷了。然而,热衷政治活动的阿肯,很快抛弃了杰姆母子,不仅仅是为了他的政治追求,也是因为他的外遇。从此,杰姆和母亲便陷入了一贫如洗的窘境。

俄狄浦斯人物简介图(现代版的俄狄浦斯故事)(4)

为了赚钱,十六岁的杰姆跟着一位挖井师傅马哈茂德,去了伊斯坦布尔附近的小镇恩格然,开始了异常辛苦的挖井生活。

很快,杰姆和马哈茂德师傅渐渐情同父子。这也和土耳其传统的师徒关系有关。在过去的那些手艺传承里,师徒就像是父子一样,每个师傅都会像一个父亲一样爱护和教导自己的徒弟,因为徒弟将会像儿子一样传承师傅的手艺和事业。所以,徒弟的任务就是像一个温顺的儿子一样,听从师傅的命令,学习他的手艺。

对于杰姆来说,马哈茂德师傅比亲生父亲阿肯,更像父亲。在挖井的野外,杰姆和马哈茂德如父子俩一样互相光着身子冲澡。到了夜里,马哈茂德就像一个父亲一样,给杰姆说故事。马哈茂德慈爱又严厉的目光,让杰姆深深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父爱。

这种亲密的父子关系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就像是命运的诅咒一样,马哈茂德和杰姆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裂痕。

最开始是因为挖井事业的不顺利。他们挖的这口井,并没有像计划中的那样,顺利地出水。雇佣他们的地主,拒绝继续给马哈茂德薪水,除非他愿意另外找个地方重新挖井。但挖井人骨子里的执拗,让马哈茂德不肯放弃,一天又一天,他在同一个井口越挖越深。

日复一日的失望和沮丧,杰姆已经失去了信心,但是师傅马哈茂德依然像个专制的君王,又是威逼又是劝诱,让杰姆继续挖井。

俄狄浦斯人物简介图(现代版的俄狄浦斯故事)(5)

事实上,真正激化了这对父子情感矛盾的导火索,是一个红发女人。

杰姆深深地被这个女人吸引了。红发女人身材高挑,她红红的头发就像火焰一样夺目,她的嘴唇浑圆却透着一股忧郁的气质,她的笑容透着一种可爱又亲切的味道,就像是母亲一样,从记忆的深处苏醒过来,让杰姆的内心涌动起温暖的情感。

杰姆开始背着马哈茂德,去寻找红发女人的踪迹。渐渐地,杰姆知道了,这个红发女人是恩格然镇子上的一个戏剧演员。她已经三十三岁,年纪足足有杰姆的两倍大,而且已经结婚了。即便如此,杰姆依然无法停止对这个女人的爱。一天晚上,他和红发女人发生了一夜情。

但是杰姆很快得知,马哈茂德师傅竟然也是这个红发女人的朋友。或许,不仅仅是朋友,他们也许还有更加亲密的关系。

杰姆的内心对马哈茂德,产生了难以言喻的嫉妒。有一天,挖井的时候,鬼使神差,杰姆竟失手让挖土的水桶掉落井底,惊慌失措中,他逃离了现场,搭上了回到伊斯坦布尔的火车。把不知是死是活的师傅马哈茂德独自留在井底,任其自生自灭。

俄狄浦斯人物简介图(现代版的俄狄浦斯故事)(6)

就这样,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在一种近乎梦幻的氛围里,成为了俄狄浦斯。就像是一场宿命的悲剧,他错手杀害了像父亲一样的马哈茂德师傅,还和那个带着母亲一样微笑的红发女人同床共枕。更加讽刺的事情是,这个和自己母亲差不多年纪的红发女人,竟然还是杰姆亲生父亲阿肯的旧情人。就像俄狄浦斯的故事一样,杰姆竟然和他的父亲,共享了一个女人,甚至这个女人还在杰姆不知情的情况下,生下了一个孩子。

从此以后,那个黑洞一样的深井和那个如梦似幻的红发女人,成了杰姆生命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2.两个弑父杀子的神话,穿插在祖孙三代之间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并不是帕慕克在故事里用到的唯一的神话故事。

还有另一个和俄狄浦斯王平行的神话。这个神话来自古波斯诗人菲尔多西写的英雄史诗《列王记》。《列王记》里有个故事:一个名叫鲁斯塔姆的英雄,在一次打猎的时候迷了路,来到了另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国王因为鲁斯塔姆的赫赫威名,热情地招待了他。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公主,来到了鲁斯塔姆的房间,向英俊潇洒的鲁斯塔姆倾诉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并希望能够能和鲁斯塔姆共度良宵,留下一个孩子。鲁斯塔姆和美丽的公主度过了美好的夜晚。第二天,鲁斯塔姆就离开了公主。

一年后,公主生下了这个没有父亲的孩子,苏赫拉布。因为战争和阴谋,伟大的英雄鲁斯塔姆和他年轻的儿子苏赫拉布最终在战场上相遇了。他们谁都不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死敌,竟然就是和自己血脉相连的至亲。

和俄狄浦斯王一样,这也是一个让人叹息的悲剧故事。同样都是相见不相识的父子,同样都是命运的捉弄,不同的是,俄狄浦斯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而鲁斯塔姆最终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俄狄浦斯王和鲁斯塔姆的故事,成为了杰姆一生难以摆脱的梦魇。

因为在多年之后,塔斯鲁姆和苏赫拉布的悲剧,再一次降临到了杰姆的身上。

那时候的杰姆,已经是个四十来岁的地质工程师和承包商了。当初他把师傅马哈茂德留在井底,仓促回到伊斯坦布尔后,就回归了平常人的生活轨道,读书,工作,结婚,开办自己的公司。唯一的遗憾,就是他和妻子没有自己的孩子。

俄狄浦斯人物简介图(现代版的俄狄浦斯故事)(7)

神话中的俄狄浦斯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自称是他私生子的男孩出现了。这个男孩名叫恩维尔。恩维尔是红发女人的儿子。悲哀的事情是,恩维尔厌恶自己的父亲,不仅仅是因为杰姆缺席了自己的成长,更是因为中年的杰姆变成了恩维尔讨厌的人。恩维尔知道杰姆的一切,他知道,杰姆把像父亲一样的师傅丢在了井底,任他自生自灭;他知道,杰姆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知道勾搭有夫之妇,还搞大了人家的肚子,让他作为一个私生子出生;他知道,杰姆现在是个利欲熏心的承包商,为了开发土地,谋取利益,回到了恩格然这片土地……

面对恩维尔的步步紧逼,惊慌失措的杰姆竟然掏出了手枪,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父子相残的一幕,再一次上演。只是这一次,是儿子恩维尔在抢夺手枪的时候,误杀了父亲杰姆,就在混乱的黑夜里,就在那个二十年前杰姆抛下师傅的井边。

帕慕克,就像一个东西方的比较文学学者,他让杰姆的故事不断地反转,极具戏剧性张力,让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和波斯的史诗故事,不断穿插其中。不管是俄狄浦斯的故事也好,还是塔斯鲁姆和苏赫拉布的故事也好,弑父杀子都是可怕的伦理悲剧和命运悲剧。在命运的巨大力量之下,人的意志和情感,竟然是如此渺小的东西。

俄狄浦斯人物简介图(现代版的俄狄浦斯故事)(8)

本书作者

然而,帕慕克让东西方的神话穿插在阿肯、杰姆、恩维尔祖孙三代人之间,并不是想做一个比较文学的学究。不管是悲伤的父亲,还是痛苦的儿子,所有问题的关键,都在所谓的父子关系上。

父子的关系,在帕慕克的笔下,是这么沉重。似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源,都在于这种非常错乱的父子关系。而这种错乱,还会沿着人们的血脉,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父亲,还有父子,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就像帕慕克在书里写的那样:“我们想要一个父亲,他强大、果断,会告诉我们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为什么呢?是因为分辨是非对错实在是太难了吗?还是因为我们需要有人告诉我们,我们是没有罪过的呢?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父亲吗?还是说,只有当我们大脑混沌、世界乱成一团、灵魂畏缩不前的时候,我们才需要父亲?”

说到底,什么是父亲呢?

帕慕克继续说道:“父亲是世界的开端和中心。如果你相信你有一个父亲,即使他不在你的眼前,你心里也会有非常踏实的感觉。因为你知道,他就在那里,他会用慈爱来保护你。”

“如果你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父亲的陪伴,你就不会明白,这个世界有一个中心,还有一个边界。你会以为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做的……但是很快,你就会不知所措,你就只能孤身一人,在这个世界里寻找中心和意义,寻找一个能对你说不的人。”

俄狄浦斯人物简介图(现代版的俄狄浦斯故事)(9)

其实,在帕慕克的笔下,父子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家庭关系。父亲是确定我们生命的意义的支点,而父子的关系,则是我们生命的秩序。错乱的父子关系,不仅仅是一出让人叹息的伦理悲剧,它更意味着我们内在生命的失衡。

路上读书:每日分享一本好书。欢迎点击评论 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