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共分为必修一、二、三和其他的选修课本。其中学起来最难、高考考查的最多的,便是必修一(自然地理)中的4个部分:时区、气候、天气系统。
(1)时区①地方时的计算
原理: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且不断的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面,因而有了白天、黑夜之分,也就有了不同地区的地方时。例如北京此时正值正午(12:00),而乌鲁木齐则是上午(10:00)。
定义:地球旋转一周是360°,而地球旋转一天恰好是24h,因此可以求出,每小时对应着15°,将其定义为一个时区。即从本初子午线(0°)开始,向东、向西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间隔一个时区,时间间隔1h;经度每间隔1°,时间间隔4分钟。
计算技巧:东加西减。即计算某参考点东边的地方时,用加法;计算它西边的地方时,用减法。
图1 全球24时区分布图
②日期
全球有两个日期的分界线:自然日界线、国际日界线。
1)自然日界线:指的是0:00对应的经线,即时间上过了0:00,则进入到了新的一天。
2)国际日界线:指的是180°经线附近,当从西向东跨过国际日界线时,日期要减一天;当从东向西跨过时,日期要加一天。例如飞机从东十二区起飞(9月9日),当天到达西十二区,则此时飞机上乘客的日期,会变为9月8日。
图2 国际日界线示意图
(2)气候全球主要分布着14种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高原山地),大致关于赤道对称。气候的分布,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
其中,1)在低纬度的赤道低气压带、中高纬度的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候较为湿润;而中纬度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气候较为干热。2)沿海地区气候更加湿润;而内陆地区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因此气候更加干燥。3)迎风坡可以抬升水汽,致使水汽冷凝,成云致雨,因此空气较为湿润;而背风坡则由于”焚风“的作用,空气较为干旱。4)暖流会为沿岸带来湿润的水汽,因此可以增温增湿;而寒流是由高纬度而来,对沿岸的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图3 气候与洋流分布图
(3)天气系统主要的天气系统包括4种:气旋、反气旋、冷锋、暖锋。其中,1)气旋是低气压中心,常常带来降水;2)反气旋是高压中心,常常对应着晴朗的天气;3)冷锋则是冷气团的实力大于暖气团,形成锋后雨,4)暖锋则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常常形成锋前雨。
图4 冷锋与暖锋的区别
将气旋、冷锋、暖锋结合到一起,便会形成高考地理中经常出现的”锋面气旋“。锋面气旋主要有4个规律:1)高纬度为冷气团,低纬度为暖气团;2)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3)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南半球顺时针旋转;4)冷锋的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暖锋则在锋前。
图5 锋面气旋示意图
总体来说,必修一是高中地理中最难的部分,其中高考中最常出现的、分值最高的,便是时区、气候和天气系统。同学们在记忆这些重点知识时,不应该死记硬背,而应该结合图片,找准每一个时区、每一种气候的分布位置,通过二维的图像,来促进更深刻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