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成语叫腹有鳞甲,出自《三国志·蜀书·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 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孔明先生说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会解释。

寓意发财的词语 幸运的成语(1)

这里要先从陈震说起。

  陈震,字孝起。荆州南阳郡人,与蜀汉政权重臣、骠骑将军李严字正方,是同乡。说来和诸葛亮也是同乡。只是和孔明先生不太熟。

  南阳郡在汉末到三国时期都是荆州辖地,位于现在河南南阳附近。东汉末年荆州南阳郡不仅是天下第一大郡也是盛产名将的一个郡。

  建安十四年,刘备担任荆州牧一职,陈震担任从事。建安十九年陈震跟随刘备一起入驻益州,出任蜀郡北部都尉,汶山太守、犍为qián wéi太守等职位。

  建兴四年,魏文帝曹丕死,其子曹叡继位,缺乏统治经验。诸葛亮抓住有利时机,决定出师北伐。陈震升任尚书令,为了联吴抗魏,陈震奉诸葛亮之命出使吴国。

就在临出使东吴时,陈震和孔明絮叨了上面那番话。搁现在,有人会说,背后打别人小报告 ,其心可诛。但后来发生的事儿,不仅没让陈震名誉受损,还因而创造的这句成语,流传千古。

  公元231年,诸葛亮出兵祁山,李严负责督运粮草。当时正值夏秋之季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李严为了脱罪将所有问题都推卸到诸葛亮的北伐之举上。诸葛亮最后在政治斗争中击败李严,并将李严废为庶民,流放梓潼zǐ tóng郡,之后诸葛亮与蒋琬,董允谈论到陈震在出使吴国之前,告诫过自己李严是个居心险恶的人。原话的意思是说:,咦,这坏醋的事儿怨我自己,当初陈震陈孝起出使吴国,临走时还给我说,李严李正方这家伙腹中有鳞甲,他们虽然是老乡,但也认为不可走得太近。可惜呀这话我没有往心里去。结果,上次出兵伐魏,我还很依赖李严,最后失败,事儿全坏到李严手上了。要是早听陈震的话,也不会被李严这逼玩意儿给耽搁。他奶奶个腿儿。

- 鳞甲比喻狡诈的心术。腹有鳞甲意思即指居心险恶。

- 这就是成语腹中鳞甲典故的由来。

- 仔细琢磨一下,居心险恶这个没有实质的形容词,还是不足以引起日理万机的诸葛总理的警惕,如果李严没有和孔明先生发生矛盾,那陈震的这句话说出来是不是一句很尴尬的存在?都是老乡呢,老乡见老乡,背后开黑枪?估计听完他说的这句话,孔明会很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你表忠心想往上爬,非得踩祸别人吗?

- 因为孔明在北伐大业上失手于李严,也说明他之前并没有对陈震的话特别重视。幸亏孔明吃了亏,孔明幸亏失了明,方证得陈震的此言不虚。

- 如此,腹有鳞甲这个成语,能流传下来也很幸运哦。当然更有其深刻的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