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刘瑞朝,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立冬进入寒冷的天气?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立冬进入寒冷的天气(立冬来了冬天还远吗)

立冬进入寒冷的天气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刘瑞朝

周六立冬,冬天到来了吗?

立冬已过,但城市还是满目秋意。冬天,并未随着立冬的到来而到来。入冬的标准有很多,从天文意义上来说,立冬便是入冬,我国北部地区局部已经入冬,雪也下了好几场了。

但从气候学意义上来说,冬天远没有到来。连续5日的平均气温低于10℃,这样才算是进入了冬天。

但,既然立冬已经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立冬以后,我省的天气将有哪些变化呢?

北风萧瑟,天气寒凉,草木摇落,露结为霜。大风降温,将成家常便饭,特别是我省所在的黄淮地区,这草木上绚烂着的红黄树叶,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可能禁不住一场强冷空气的侵袭,一夜之间,黄叶摇落殆尽,树干之间,梳洗着寂寥的风。

供暖季,也即将开启。暖气的派送到位,可能会减缓一些体感的寒意。如果没有暖气的护体,也许大家会更直接地体会到立冬以后的寒意日增。

秋末时节,降温明显,遇到夜空晴朗、星月闪烁的时候,第二天凌晨,大家就可能在路边看到一层霜。这也提醒着大家,冬天,真的在向我们一步步走来了。

立冬以后,我国南北方的天气差别在哪里?

立冬节气,我国南北方的天气差距却比较大。主要原因,是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所以南北温差较大,立冬之后南北方温差进一步拉大。

我省纵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个流域,气候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整体是北方气候。立冬以后,天气的特征是天干物燥,降水量较小,冷空气活动频繁,但白天仍较暖和,昼夜开始变冷。

而南方有些地区,在晴朗少风的时候,还会出现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短袖还没有彻底收起来,毛衣更是没有被列入穿戴日程。

而进入供暖季后,北方地区一旦遭遇较强冷空气侵袭,气温往往出现“断崖式”下跌。而南方虽然不供暖,由于整体空气湿地较大,同等的气温条件下,寒意相对深一些。所以,南方的湿冷,也会成为广大民众的烦恼。

立冬当天,天色晴朗,是否意味着今年冬天比往年要冷?

恐怕是的。11月4日,中央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根据会商意见,我国今冬总体冷空气比较频繁,势力偏强,北方可能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过程。

根据预测,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总体比较频繁,势力总体偏强,冷空气路径以西北路径为主。

根据介绍,受此影响,今冬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是正常到偏低的分布,降水总体上北多南少。气温变化阶段性明显,冬季前期大部地区气温是正常到偏高的分布,隆冬季节(明年1月份前后)影响我国冷空气势力明显转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可能会较常年同期偏低,北方地区可能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南方发生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较小。

秋冬两季,往往是我省空气污染较为频繁的时段。今年秋冬季节,我省的大气污染形势如何?

根据分析,今年冬季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接近近五年平均:预计东亚冬季风总体略偏强,欧亚中高纬以经向环流为主,影响我国的西路冷空气偏强且较为频繁。

汾渭平原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扩散条件总体接近近五年平均,长三角地区比近五年平均偏差。上述三个区域气象条件可能接近2017/2018年冬季。

来源: 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