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

一、字形演变

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在字形上,形态各异而基本形体都像水蜿蜒流动的形状;两侧的点像水滴,表示水流的曲笔或多曲折、或作复式、曲向或左或右,表示水滴之点数或多或寡,但所表达的意义没有差别。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2)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3)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4)

金文字形更加圆润浑厚,“水”中的弯曲斜线表示河道主流,两旁四点表示水花水珠。写作: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5)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6)

小篆延续金文写法,把“水”中代表水花水珠的四点线条化,变成四条弯曲的弧线,上面两条弧线和下面两条弧线弯曲的方向相反,但与中间代表河道主流的弧线弯曲方向一致,共同描绘了河流的蜿蜒曲折之形。写作: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7)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8)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9)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0)

隶书发生讹变,中间笔画取直变成竖画,四点变成了横撇和撇、捺,整个字从线条化变成笔画化。隶书写作: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1)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2)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3)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4)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5)

楷书延续隶书字形,为便于书写,中间的竖讹变成了竖钩,字形统一为水。写作: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6)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7)

二、含义

水,其本义是河流,引申泛指一切水域(江、河、湖、海的通称);又以河流的象形字“水”表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引申泛指某些液态物质;又由水静则平衍生出水准、用水测平的含义;还有游水、五行之一、生活在各类水体中的生物(水生动植物)等含义。

《说文解字》:“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

《释名》曰:“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故匠人建国必水地。《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水之为言濡也。”水,平度的标准,水平。在五行中,水代表北方的属性。字形像众水同流,中间的一竖 | 表示藏在水中的微阳气息。山水中的水,是指江河湖海。

三、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

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五行学说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学说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五行学说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代表。

五行最早见《尚书·洪范》记载的箕子与周武王的对话:“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滋润),火曰炎上(燃烧),木曰曲直(弯曲,舒张),金曰从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土爰稼穑(意指播种收获)。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学说不但将宇宙万物进行了分类,而且对每类的性质与特征都做了界定。三千多年前的箕子活动栖息地在五行山,箕子在那里不仅观天象还发明了围棋,西游记中的五行山就是指的这座山。

五行,即木、火、水、金、土这五种元素充盈在天地之间,无所不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维系着自然的平衡。木代表生长的物质;火代表可以散发热能的物质;土代表自然本身;水代表流动的物质,可以循环;金代表坚固的物质。木和火在土的上面,水和金在土的下面,所以木、火属阳,水、金属阴,土是中性。

五行是五种运动方式,行就是运动的意思,五行生灭,演化世界。五种方式分别是:金代表安定,收敛;木代表生机,萌发;水代表柔和,流动;火代表消耗,爆发;土代表承载,接纳。

对应关系:

金:白色,位置:西

木:青色, 位置:东

水:黑色,位置:北

火:赤色,位置:南

土:黄色,位置:中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8)

顺着循环来,五行便会互相生发,即“五行相生”,如:木生火、火生土……若逆着循环走,五行便会互相克制,如:木克土、土克水……古人用阴阳与五行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来阐释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即自然界阴阳相互作用,产生五行;五行相互作用,则产生万事万物的无穷变化。

水的象形字和汉字的区别(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