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于小红是1969年1月23日离开北京到陕北插队落户的,一同去陕北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大部分是她的初中同学,因为于小红的生日最大(她是阴历三月初九的生日),大家都叫她小红姐。

于小红她们插队落户的村子叫刘家坪大队,她们三名女知青和八名男知青被分派在刘家坪大队第一生产小队插队落户。因为队里暂时没有可供十一名北京知青一起居住的地方,一队的张队长就把十一名知青分成三组,让知青们暂时借住在老乡家里。于小红她们三名女知青被安排在社员刘长顺家借住,三名女知青和刘长顺家的大女子刘兰英同住一孔土窑。

六十年代上山下乡知青爱情故事(在陕北她认了干妈)(1)

刘家坪大队在延安的东北方向,距离延安一百多公里,别看刘家坪大队离延安不算太远,可那里偏僻闭塞,沟壑纵横,土地贫瘠,乡亲们的生活都不富裕,吃糠咽菜是常有的事情。刘长顺是个木匠,他家的生活水平相对来说稍微好一些,家里有三孔土窑,院子也大,刘长顺家算是刘家坪大队的富裕户。

王队长原本打算也让于小红她们到老乡家里轮流吃派饭,刘长顺的婆姨说知青们要是愿意,可以在她家搭伙吃饭,她不想看着几个女娃娃大冷天东家西家去吃饭,她心疼娃娃们。就这样,王队长把于小红她们三人的口粮送到了刘长顺家,还给他家挑来两担秫秸当烧柴。

刘长顺家有三个娃娃,大的是个女娃,就是前面提到的刘兰英,刘兰英当年二十岁,不识字。二娃和三娃都是男娃,老二叫刘秋生,当年十七岁,老三叫刘春生,当年十二岁,刘秋生和刘春生哥俩住在一孔土窑里,这哥俩也是斗大的字不识一升,都是文盲。不是刘长顺不供娃娃念书,是因为刘家坪大队没有学校,要读书就得去山后的李家沟小学,来回八里路,他家的娃娃都不愿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

家里来了北京学生,刘长顺很高兴,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让北京知青教他家娃娃读书识字。走南闯北串百家门做木工活的刘长顺很有感触,不识字干啥都不方便,就连他当木匠,都得认识数字,不认识数字就无法测量木材的尺寸。他也常听旁人说:人要想有出息,就得有文化。

三名女知青在刘木匠(刘长顺)家搭伙吃饭,王队长原本打算给刘长顺婆姨每天记三分工,算是她给知青们做饭的报酬,刘木匠却说举手之劳的事情,自己家也得做饭,也就是多几副碗筷的事情,不用队里记工分。

第二天在刘木匠家吃饭的时候,刘木匠的婆姨就跟三位女知青提出了想请她们教娃娃识字的要求,于小红啥也没想,就痛快地答应了,她笑着说:“可以呀,只要兰英姐他们愿意学,空闲时间我们都可以教他们识字写字。”

陕北的腊月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也是冬季农闲时节,于小红她们偶尔去大队开会学习,有时也到生产队干一点零活,晚饭后(当时是一天两顿饭,早饭上午十点吃,午饭和晚饭合并在一起了,下午三点左右吃,就算晚饭了)时间充足,于小红就教刘兰英和她的两个弟弟识字写字,还教他们学习汉语拼音。刘木匠虽然希望他家三个娃娃都能跟北京知青好好学习识字,可刘兰英和刘秋生可能是年龄大了的关系,他俩都不太喜欢学习识字,只有刘春生喜欢学习识字,他不光认真学,脑子也灵光,于小红教两遍,刘春生就能记住,写字也好看,知青们都很喜欢刘春生。

过了正月十五,天气逐渐转暖,刘木匠就开始出去揽工干木工活了,他看秋生跟着于小红她们学会了不少文字,阿拉伯数字都会写都认识了,刘木匠就带着秋生跟他出去学干木工活,在农村会一门木工手艺,总比在黄土地刨挖要好很多。当时一天的工分值才一毛多钱,刘木匠一年往队里交三十五块钱,就能得到满年的劳动工分,他在外干三个月的木工活,就能挣到全年的工分钱,还能省下家里的口粮,乡亲们都很羡慕刘木匠会这门手艺(当时的政策还不允许社员单干,刘木匠也不敢明目张胆在外揽工,他也很小心)。

于小红她们住到刘木匠家后,刘木匠的婆姨把家里好吃的东西都拿出来给于小红她们吃,家里腌的咸鸡蛋除了偶尔煮一个给刘木匠当酒肴,再就是给于小红她们吃,她家三个娃谁也捞不着,刘木匠的婆姨更是舍不得吃。于小红她们也很勤快,帮着刘大妈(刘木匠的婆姨)烧火做饭,扫院子挑水也都抢着干,还去十里路以外的山上打柴。看北京来的知青这么勤快能干,刘大妈对她们的印象很好,她逢人就说:“哦(我)又多了三个仙女一样的女子,哦(我)家有四个女子了。”

春耕春播生产开始以后,刘兰英和刘大妈也都出山劳动,刘大妈还为于小红她仨一人缝了一个棉垫,让她们挑粪的时候垫在肩膀上。每天晚饭后,刘大妈就烧上半锅热水,让于小红她们烫烫脚,说热水烫脚能解乏,夜里睡觉香。看看像妈妈一样疼爱她们的刘大妈,于小红她们感动哭了好几回。

1970年秋后,于小红她们搬到知青点(上级拨款为知青们修建了新窑洞)去了,吃住都在知青点,知青点离刘木匠家很近,每天晚饭后,刘兰英和刘春生还是照样到知青点找于小红她们学习识字写字,也经常给知青们送鸡蛋送红枣,但凡家里有一点好吃的,刘大妈都会想到于小红她们,她宁肯自己不吃,也要送给于小红她们尝尝。在刘大妈心中,于小红她们就是她的亲闺女。1971年春天,二十二岁的刘兰英嫁到了山后李家沟,刘兰英出嫁那天,刘大妈很难受,她一个劲抹眼泪。于小红就宽慰刘大妈:“妈,你不要难受,我以后就是你的闺女。”于小红的一句话让刘大妈感动不已,她搂住于小红哭了半天。就这样,刘木匠的婆姨成了于小红的干妈,于小红成了刘木匠家的干闺女。

六十年代上山下乡知青爱情故事(在陕北她认了干妈)(2)

第二年夏天,一名叫张玉梅的女知青被招聘到公社供销社当了售货员,离开了刘家坪大队。没多久,另一名叫赵桂香的女知青因为患了肝炎,病情严重,办理了病退手续回到了北京,一队知青就剩下于小红一名女知青了。于小红的干妈刘大妈看于小红一个女子住在知青点不太方便,刘大妈就让于小红又搬到了她家,住在了刘兰英以前居住的那孔土窑里。那年刘春生也十六岁了,他十五岁就跟着他爸和他哥到门外揽工干木工活了,家里就刘大妈一个人了,于小红搬来了,两个人正好作伴。

那年入冬后,刘木匠带着他的两个娃娃回到了村里,天冷了,找他干木工活的人也少了。那次回来,刘秋生为于小红买了一条绒线围巾和两双袜子,还买了雪花膏,于小红不想要刘秋生的东西,刘大妈就笑着说:“啊呀,你哥给你买了就收下嘛。”实在不好再说别的,于小红就收下了刘秋生送的围巾,她把那两双袜子和雪花膏送给了她干妈。

之后的日子里,于小红明显感觉到了刘秋生对自己的过分热情和关爱,他也明白刘秋生的心思,刘秋生是在向她示爱。说句心里话,刘秋生这个人长相不错,淳朴善良也很勤快,还会木工手艺,要是扎根农村一辈子,找个这样的男人过日子,也不会受苦。可于小红还没有下定扎根农村一辈子的决心,她很想通过招工招干离开刘家坪回到城里。再说了,她的年龄还不大,她也不想这么早就考虑个人问题。后来县环卫所招工,乡亲们推荐她去县里当工人,于小红不愿去扫马路,她把招工名额让给了别人。

1973年年末,于小红回北京探亲过春节,她干妈给她烙了白面饼,煮了咸鸡蛋,还把半口袋红枣和半口袋小米装到于小红的那个黄帆布提包里,并让刘秋生借了队里的毛驴车,一直把于小红送到了县城的长途汽车站(刘家坪大队到县城三十多路)。于小红从北京回来时,也是刘秋生赶着队里的毛驴车把于小红从县城接回家的。对于刘秋生的关爱和帮助,于小红很感激也很感动,可她就怕刘秋生说两个人的感情问题。那次从北京回来,于小红给刘秋生带回来一件军装上衣和一双解放胶鞋,给刘木匠家带来了北京糕点还有二斤花生米。于小红的哥哥是军人,她爸在政府部门工作,她妈是中学老师,她家的条件还是不错的。

1974年春天,刘家坪大队筹办了三年的小学总算落成了,刘木匠给大队书记送了烟酒和半袋子白面,大队书记才答应让于小红去大队小学当了民办教师。其实于小红不想去当这个民办教师,她很想通过招工招干或推荐上大学离开刘家坪,当时的城乡差别太大了,她实在不想在贫穷落后的刘家坪生活一辈子。刘木匠的好心好意,于小红只能记在心里。

那年夏天,刘秋生相看了好几个对象,一个也没看中,他妈问他想找什么样的婆姨?刘秋生红着脸说:“哦(我)想找一个像于小红那样的婆姨。”

一天中午放学回家,于小红刚走进院子,突然听到刘木匠和他婆姨在说话:“秋生咋回事嘛?都看了好几个对象了,一个还没看下,二队王会计家的大女子多水灵呀,他还想挑啥样的呀。”“秋生说他喜欢小红,哦(我)看小红也不错,要不让小红给咱做儿媳。”刘木匠的婆姨说。

一阵沉默过后,只听刘木匠说:“不行,这不合适。人家小红是北京知青,长得好看又有文化,咱家秋生配不上人家。再说了,这两年北京知青都在陆续回城,小红早晚也会离开这里的,咱不能为了自己耽误了人家娃娃的前程。人家小红还是咱家干闺女,让她给秋生做婆姨,旁人也会笑话咱,会说咱不地道。”

听了刘木匠的话,于小红心里很温暖也很感动,没等刘木匠的婆姨说话,于小红大声说道:“妈,我放学了。”

当天傍晚,于小红把刘秋生约到村头,对他说道:“哥,谢谢你这么多年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我永远是你的亲妹子。有合适的女子你就找一个对象结婚吧,免得咱爸咱妈为你操心。”

那年秋后,刘秋生娶了二队王会计家的大女子,结婚那天,刘秋生没穿他妈专门为他做的那身新衣服,他穿了于小红送他的那件军装上衣和那双解放胶鞋,裤子是一条旧裤子。看到刘秋生的这身打扮,于小红心里挺难受的。

1976年秋天,于小红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她赶上了推荐上大学的末班车,成了人人羡慕的大学生。离开刘家坪的前一天,刘秋生不在在哪买来了一只羊,他让他爸杀羊为于小红熬羊汤炖羊肉,于小红的干妈还为她包了羊肉馅饺子。离开刘家坪时,于小红流泪了,她哽咽着说:“爸、妈、哥,以后有机会,我一定接你们去北京看看。”

那天,刘秋生赶着队里的毛驴车把于小红送到县城的长途汽车站,把她送上了客车。等汽车缓缓驶出了汽车站大院,刘秋生蹲在汽车站门口,呜呜哭了起来。

2003年秋天,于小红回到了刘家坪,她没有食言,她是回来接干爸干妈去北京的。当时刘秋生去省城打工了,于小红带着干爸干妈来到了北京。游览了长城和故宫,品尝了北京烤鸭,在北京待了九天,于小红才把她干爸干妈送回陕北。回到陕北,刘木匠两口子逢人就说:“北京可真好,马路可真宽,天安门可真好看,以前皇帝住的金銮殿小红都带哦(我)们去看了,哦(我)们可真借上小红的光了。”

六十年代上山下乡知青爱情故事(在陕北她认了干妈)(3)

目前,于小红还和刘秋生一家保持着密切联系,刘兰英也去过北京。今年清明节,于小红还去了刘家坪,去为她干爸干妈扫墓烧纸。每当说起在陕北插队落户的那段往事,于小红就很激动,她说当年干爸干妈给了她父母般的关爱和呵护,她会永远记住干爸干妈的恩情的。还有她的秋生哥和兰英姐,她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的。

作者:草根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