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时期,西夏国与前两者并列而立,也发明了属于自己的文字,可西夏文字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灭亡的命运。至于西夏文字为何没能传承下来的原因,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西夏文字与汉字的关系(为何西夏文会消亡)(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大臣野利仁荣是西夏国最有学识的大臣,他为了创造西夏特有文字,带领诸多臣工终日研究,终于在三年之后将西夏文字研究成功。西夏文字总共有五千余字,其字形体方整且笔画繁冗,整体结构多模仿汉字。西夏文字创造成功之后,西夏国主李元昊大喜,随即命人在国内大力推广,一时之间,国内竟掀起了一场学字热。

西夏文字与汉字的关系(为何西夏文会消亡)(2)

西夏文字对后世的影响极大,据历史专家统计,西夏文字曾在西夏王朝所统辖的今宁夏、甘肃、陕西北部、内蒙古南部等广阔地理带中大规模使用,并且还盛行了约两个世纪。在西夏国灭亡之后,其后人仍在一定范围内继续使用,甚至经历整个元朝,至明朝中叶才彻底消失。不得不说,正是西夏文字如此巨大的影响,也为后世对该国的研究进一步加深。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作为一国之文字,西夏文为何会最终消失,而不是形成一种少数语言?其实原因并不简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谈谈:

西夏文字与汉字的关系(为何西夏文会消亡)(3)

首先而言,西夏国文字虽然自成一派,但是其写法却尤为复杂。从字形上来看,西夏文字往往都是仿照汉字写成,但汉字多而杂,不少汉字有不少特别简单的字,甚至可以一笔写完,如一、乙等等。西夏学者为了能够让本国文字区别于汉字,便画蛇添足般将文字复杂化。正因如此,西夏文字也没有特别简单的字,往往笔画都超过十画,这无疑为书写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西夏文字与汉字的关系(为何西夏文会消亡)(4)

其次来说,西夏国的字虽然与汉字的区别较大,但此番操作却造成了另一种麻烦,即西夏文字之间的样式都十分相像,相互之间的区分度较低,加之文字本身笔画繁多复杂,最终造成了阅读的困难,甚至在读者阅读时,还要仔细对文字的结构进行区分,稍有不慎便可能会读错字,导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西夏文字与汉字的关系(为何西夏文会消亡)(5)

最后一点,西夏国文字的语法尤为复杂,其本身难度远超汉语,在使用之时,使用者必须要严格遵照规范,否则的话,一段同样的文字就会因为不同的排列顺序而变得出现歧义,继而为阅读者传递错误的信息。

西夏文字与汉字的关系(为何西夏文会消亡)(6)

语言的本质是什么?答案正是交流与沟通,如果文字只是逊于语法与字形的纠结,则必然会面临淘汰的命运。西夏国文字的消失,不失为一个教训,让我们懂得了简单与复杂的关系,化繁为简与删繁就简,其实也是一种智慧。参考资料:《西夏文字》 黄美竹 上海出版社出版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