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听报社老同事说,在沈阳路口卖面窝的熊阿姨,因为新冠肺炎去世了,我心里一惊!

晚上,朋友圈里都知道了:“挺好的一个人,说走就走了”,“再也吃不到那么好吃的面窝了!”

大家回忆起那个站在油锅旁,一边麻利地做面窝,一边用火钳夹面窝的中年嫂子,一片哀叹……

熊大爷现包水饺江汉路(熊阿姨倒下了从此)(1)

对武汉人而言,美好的一天,是从“过早”开始的。一碗香喷喷的热干面,加上两个热气腾腾的面窝,就是标配。

熊大爷现包水饺江汉路(熊阿姨倒下了从此)(2)

面窝也有多种口味。我记得小时候吃过一种用挤出的江虾仁,捏碎拌入米浆炸出的面窝。那种鲜美,现在人无福消受了,另外,还有包着糯米糍粑来炸的“金银面窝”,也是销声匿迹,只有用红薯做的“苕面窝”,还是时不时能吃到。

不过这些,都不如最普通的葱姜面窝流行。

沈阳路上的“熊阿姨面窝”,我每次去门口都有排长龙。说是叫“熊阿姨”,其实并没有招牌,很多第一次来的人只能靠百度定位,当年老板娘熊桂凤租下了一家早餐店里不到两平方米的空间,支上一口油锅,专卖面窝,一卖就是20年。

熊大爷现包水饺江汉路(熊阿姨倒下了从此)(3)

按照顾客的偏好来调整面窝的制作,是“熊阿姨面窝”的特色。“老年人牙口不好,我会只炸‘框框’,也就是像面包圈一样只炸一个松软的边;年轻人喜欢吃脆的,我就会少放米浆,炸得薄薄的,枯一些。厚的和薄的定价不同。”面对老顾客,无熊桂凤都明了对方的口味。

熊大爷现包水饺江汉路(熊阿姨倒下了从此)(4)

炸制面窝并不难,备好大米和老黄豆,洗净后磨成米浆,加入葱、姜以及食盐调味,再将调好的米浆灌入勺子中,浸在热油炸里一会儿就成了。

但炸的味道好不好吃,就是靠天分了。

炸面窝的手艺据说是熊桂凤照着食谱自学的,大米和黄豆的比例得要自己摸索。黄豆的加入是为了让面窝炸出来蓬松,过量则会增加面窝表面的孔洞,导致油腻。靠多年的经验,熊桂凤就能把握分寸。

熊大爷现包水饺江汉路(熊阿姨倒下了从此)(5)

市面上的面窝一般都卖一块五一个,熊桂凤却一直卖一块钱一个,而加厚的那种,吃起来肉坨坨的,是一块五两个;她说,人家肯来这里吃就是捧你场咧。

熊大爷现包水饺江汉路(熊阿姨倒下了从此)(6)

凭借对火候的精准把控和远低于市场的良心价,熊桂凤的面窝收服了无数街坊邻居的胃,也靠着这个手艺,她供养自己的三个孩子完成了学业。

她说:“我不求孩子成才,只求成人,他们能健康快乐地生活。”

熊大爷现包水饺江汉路(熊阿姨倒下了从此)(7)

从黄陂来汉口的这些年,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晓得,熊桂凤在武汉炸了十几年面窝,有时候想退休了,但一直放不下跨越半座城来她这里吃面窝的熟客们。

“只要我还提得动勺子、搬得动锅,这个生意就会继续做下去。”

熊大爷现包水饺江汉路(熊阿姨倒下了从此)(8)

“我一般搞到中午一两点就收摊子,下午搓个麻将、斗个地主,小输小赢都开心。”熊桂凤常常对着埋怨她关门太早的新客们说。

一次和熊阿姨聊天,她说武汉人脾气躁,能让大家排队的恐怕就是这一口舒服的过早。正说着,她对着排队的一个年轻人喊了一嗓子,“后面的太婆就要两个面窝,站了半天了照业,你让她先买走好不好撒?”

一场突然起来的疫情,让这个努力生活、质朴热情的嫂子离开了,武汉的吃货又少了一个追随的老字号,但我们一直会记得那一个个金黄色面窝的美好滋味。

熊阿姨倒下了!从此,大武汉再无面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