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24楼影院(movie24luo)

朴槿惠的“闺蜜门”闹得沸沸扬扬,可以预计的是,韩国各大影视公司正在摩拳擦掌,着手准备将此事件改编为电影剧本,对这一类题材,韩国电影早已轻车熟路,主人公或许被设定为一个备受排挤的记者,独自面对重重压力最终揭开黑幕。

韩国电影总是试图指涉现实与历史对人性的巨大创伤,但大多时候反思是很悲观的,公义不是迟到,而是永远不会到来;要实现公义,只能动私刑或者以巨大的牺牲来换取,要不然就只能妥协。

《辩护人》中最后还是妥协了;

黑暗是永恒的方向(黑暗尽头是更黑暗)(1)

《彷徨之刃》中的父亲最终也没给女儿报仇;

《素媛》中的坏人最终也逃脱了严惩;

黑暗是永恒的方向(黑暗尽头是更黑暗)(2)

《江南1970》中的黑老大最终竞选议员;

黑暗是永恒的方向(黑暗尽头是更黑暗)(3)

《观相》中的首阳大君则干脆篡位成功了;

黑暗是永恒的方向(黑暗尽头是更黑暗)(4)

《看见恶魔》里倒是酣畅地报了仇,可也是通过私刑。

黑暗是永恒的方向(黑暗尽头是更黑暗)(5)

这仅仅是随便举出的几个例子,韩国人不仅对政府时刻保持着警觉和疑惑,对人性本身的黑暗更是洞悉得一清二楚。在电影中,政治与人性的黑暗更是被刻意放大到极致。

韩国电影《阿修罗》就是这样一部无比黑暗的作品。整部电影自始至终都没有带来一丁点希望,一切人和事都处于极度无序的状态之中,卑微的主人公从来没有机会“主动苏醒”以求得弃恶扬善的光明大道。取而代之的只有无尽的黑夜,肆无忌惮的暴力,以及在生死之间不断摇摆的“灰色人性”。主人公的挣扎不是为了所谓的“正义”,而仅仅是在黑暗中“求生”的极度渴望罢了。

黑暗是永恒的方向(黑暗尽头是更黑暗)(6)

(豆瓣评分7.1,好过62%的动作片)

主人公“韩度京”由韩国优质演员郑雨盛饰演,这是一个内心无比煎熬的角色,妻子重病,自己过失杀人,为了生存,他被迫充当市长朴成裴的马前卒,做尽恶事。

同时他又被检察官车成仁盯上,威胁他录下市长的犯罪证据。不得不说,郑雨盛的表演十分精彩,以往他虽然也出演了不少硬汉,但留给我较深印象却大多是一些柔情的角色,唯有《绝密跟踪》里的冷酷罪犯让我记忆深刻。

黑暗是永恒的方向(黑暗尽头是更黑暗)(7)

(图:《阿修罗》里的郑雨盛)

在这部电影里,他不仅将主人公韩度京不拘小节、放任自流的性格特征诠释得恰到好处;同时还凸显了韩度京在重压之下的精神困境;而时刻表现出一种“抖狠而坚毅”的状态,堪称锦上添花的处理。在黑暗无比的世界生存,人越是抖狠,实际上越是脆弱,人看似坚毅,实则早已疲惫不堪。

黄政民在片中饰演大反派市长“朴成裴”,一般而言,反派角色容易出彩,但另一方面,反派人物的塑造渐渐也有了一套模式化的方法,比较明显的手法是将反派大哥饰演为一个外表儒雅,智商过人,同时又心狠手辣,残酷无仁的形象。这种处理既凸显了角色的魅力,又营造出巨大反差,极具代入感且张力十足。

市长朴成裴本是一个政客,按常理应该用比较收敛的方式表演,以遮掩住他的流氓本性。但黄政民的表演并非如此,而是用了一种截然相反的方式,他干脆把市长饰演成一个毫无廉耻的流氓,他在开会时肆意地拿着话筒砸桌子,杯子里的水弄湿了裤子,他干脆就光着屁股大摇大摆,毫无顾忌。而在公共演说时,他又化作一副满腔热血的模样。

黄政民具有“千面人”般的表演才华,他不仅能够塑造让人信服的人物形象,更能在一些细节处平地惊雷。片中,检察官车成仁拨开他的眼镜道:“我们的市长长了一张让人无法相信的脸。”黄政民眯着眼角微笑着,像极了一只狡诈的狐狸。

黑暗是永恒的方向(黑暗尽头是更黑暗)(8)

(图:《阿修罗》里的黄政民)

两个配角的表演也算是可圈可点,郭道元本就是韩国影坛的“检察官专业户”,此番再度本色出演,早已驾轻就熟。不同以往的是,他这次饰演的角色在片尾处有较大的转变,在死亡的威胁下露出了人性懦弱黑暗的本质。

黑暗是永恒的方向(黑暗尽头是更黑暗)(9)

(图:《阿修罗》里的郭道元)

朱智勋饰演与韩度京亲入兄弟的文先模,这是一个由白到黑逐步沦陷的角色,上次看到朱智勋演的作品,还是《奸臣》中的崇载,而在《阿修罗》里,他的形象让我一度没有辨认出来,也算得上成功了。

黑暗是永恒的方向(黑暗尽头是更黑暗)(10)

(图:《阿修罗》里的朱智勋)

阿修罗本是佛教用语,凡未解脱的一切众生,都会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恶鬼道、地狱道中循环往复,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轮回,阿修罗男身形丑恶,易怒易嗔,执于争斗,虽本属善道,死后却极易堕入三恶道之中。这也大抵是影片取名为《阿修罗》的用意:本来无辜的人却一步步堕落沦陷,争斗厮杀,最终人性难以挽回,只得任由自己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之中。

观看本片时,常常让我有似曾相识的印象,一查资料发现,《阿修罗》与另一部韩国热片《新世界》的制作公司同属男子汉电影,只是发行方不同罢了。《新世界》被誉为韩国的《无间道》,可见受其影响之深,而《阿修罗》里也有很明显借鉴《无间道》的痕迹,片名都是取自于佛家用语,主人公同属卧底,同样在光明与阴影的交界处受尽煎熬,就连朴成裴被子弹击穿也同样是在眉心的位置。

黑暗是永恒的方向(黑暗尽头是更黑暗)(11)

(左图《新世界》;右图《阿修罗》)

从《阿修罗》中也可看出韩国电影的一些可取之处,譬如在成本有限的前提下,尽量增强影片的视觉观感,场面不够,打斗来凑。做不了千军万马的大场面,砸几个桌子板凳还是绰绰有余,在辅以移动镜头与快速剪辑,视听上足以满足观众们的需求。而弊端也很明显,无意义的打斗过多,人物总是处于争执的状态,一言不合就“阿西吧,阿西吧”。好比一个劲儿地逼客人撸串,却不请客人喝水,难免不让人身心俱疲。

《阿修罗》最大的可看处就是将人的处境恶化到了极致,甚至比《黄海》中久南的处境更为黑暗,久南的生存受到了威胁,精神遭受打击,可人性却尚未泯灭。《阿修罗》中的世界仿佛如同人间炼狱,潮湿肮脏的巷道正是人类生存状态的残酷写照,个体在生存面前只能不择手段,人性不仅不会苏醒,而是会在黑暗中越陷越深,黑暗的尽头那边,不过是更黑暗罢了。

黑暗的世界被刻意放大到极致,这既不有趣,也不轻松,带着猎奇心看看足矣。生活本身就是负重而行,若抬头一看还是无边黑夜,就太不值得了。

“B站”有资源。

《有一种演员,叫河正宇》

黑暗是永恒的方向(黑暗尽头是更黑暗)(12)

本文作者:巴颤

投稿请邮件至:173641687@qq

合作或其他事宜请加chen1736416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