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如果要给世界上人权组织和动保组织进行排名的话,我相信作为人文主义复兴之地的欧洲肯定能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出现宣传那位瑞典环保小公主的媒体资料时,就更加让人坚信不疑。

但是回到中世纪的欧洲,情况恰巧完全相反。中世纪的欧洲之所以成为黑暗时代的代名词,很大一部分跟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有着大范围处决“巫师”的猎巫运动,还连带着出现了让铲屎官们心疼不已的虐杀猫咪的现象。这不禁让人感想,看似现代文明的欧洲社会,在发展中也会出现这样荒诞的景象。

猎巫运动与中世纪的关系(中世纪欧洲的猎巫运动有多么疯狂)(1)

伴随猎巫运动的还有虐杀猫咪,因为当时的欧洲人把猫看做是女巫的化身

关于巫师的起源众说纷纭,比较有根据的来源是凯尔特人的德鲁伊教,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兴盛,巫师这层含义又演变成教义的一种解读,巫师成为魔鬼撒旦的人间代行者。中世纪的宗教文化影响了整个欧洲地区,在基督教不遗余力的宣传下,巫师被定性成邪恶之人,成为了欧洲社会的共识。

猎巫运动主要发生在15世纪末至17世纪期间,当时的欧洲不论是宗教法庭还是世俗司法机关,都参与到大肆搜捕巫师的浪潮中,这跟当时的宗教斗争脱不开关系,因为这场运动最早起源于对韦尔多派的清洗,发生的区域位于法国的东部,所以法国是猎巫运动的摇篮,然后逐步扩散到欧洲其它地区。

在这场血腥的狂欢中,多以女性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因为当时的欧洲女性地位低下,知识水平较为浅薄,容易在宗教环境中束缚思想,同时对教会的不公缺乏反击意识,除了向上天进行祈求外别无他法,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被迫害的主要对象,可以说那个时代的欧洲上演了一出出“窦娥冤”。

猎巫运动与中世纪的关系(中世纪欧洲的猎巫运动有多么疯狂)(2)

处于社会边缘群体的女性容易受到残酷不公的审讯对待

女性群体中,以老寡孤独女性被迫害案例更为明显,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在高压的生存环境下,迫害巫师可以进行群体负面情绪的宣泄;对于教会阶层来说,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来维护自身利益,掩盖教会日益腐朽堕落的事实;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清除没有劳动力的老年人口有利于减少财政支出,符合社会达尔文主义。一个小群体的受损能换来上中下三个阶层的利益,自然而然就会把这群“女巫”推向火坑中当作祭品。

另外,从宗教方面解释来说,女巫也被称为撒旦的情人,《圣经》中的道德和宗教条例明确规定:“行巫术的女人,尔辈不可容她存活。”所以猎巫行动中,很多无辜女性被指成女巫,从而遭受迫害凄惨的死去。

比较经典的案例就是“圣女贞德”的教会审判,英国人将她冠以女巫的名义进行火刑处决,目的就是为了将她所取得的成就跟魔鬼做交易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审讯正义和政治目的的结果。

猎巫运动与中世纪的关系(中世纪欧洲的猎巫运动有多么疯狂)(3)

圣女贞德电影中,贞德被大火吞噬的镜头

真正把猎巫运动推向程序正义是发生在15世纪末的两件事。

1484年,教皇英诺森八世对“巫术传播”的现象进行了舆论批判:“许许多多的男女,忘了自己的救赎,施展魔法,妖言惑众.......”结果教皇的口谕实际成为猎巫运动的宗教支持,欧洲各地的猎巫运动从而愈演愈烈,紧接着1487年,德国宗教裁判所官员雅各布·施普伦格出版了著名的《女巫之锤》,这本著作主要内容为解释了猎巫运动的必要性,指出巫师为祸人间的各种罪行,判定巫师的标准以及审讯步骤。本来只是一部随口夸大的口嗨著作,结果被教会实际采用,成为一部审问巫师的必备法典,所产生的后果就是让猎巫运动有了理论指引,从而形成燎原之势。

很有趣的一点是,施普伦格也因这本书的脱销再版赚得盆满钵满,到了1520年,这本书出版了至少有15次,可见当时猎巫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猎巫运动与中世纪的关系(中世纪欧洲的猎巫运动有多么疯狂)(4)

烧死这些异教徒,火刑处决受到了推广

猎巫运动能发展成大规模社会事件,这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重要因素。中世纪的欧洲经济发展缓慢,阶级之间贫富分配严重不均,大部分贫农挣扎在生存线上,阶层之间矛盾尖锐,国家之间关系紧张,整个社会陷入绝望和敌视之中。

同时期的黑死病又成为瓦解社会秩序的催化剂,因为中世纪的权威主要集中在教会手中,但是大量的神父染病死亡,动摇了“瘟疫是上帝对罪人惩罚”的这一基本信念,所以宗教人士还想继续把持话语权的话,必须要找个“背锅侠”,很显然巫师就成为了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替罪羊。

当教会举起猎巫运动的大旗时,众人都在自己所熟悉的人际关系中寻找巫师,之前跟自己有过矛盾有冲突的人,就可以借着清理巫师的名义去报复,只要有“巫师”被揭发出来,那么等待他的一定是众人的批判和教廷审讯的烈火,展现出人性中最为恶劣的一面。

猎巫运动与中世纪的关系(中世纪欧洲的猎巫运动有多么疯狂)(5)

黑死病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

猎巫运动还成为了宗教政治斗争的工具。从宗教方面来说,天主教和宗教改革后的新教对巫术的看法如出一辙,都相信魔鬼为祸人间,均认同猎巫运动理论基础,但为了争夺教会权威,反而利用猎巫运动来打击对方,清除自己派别所控制地区下的异教徒。从政治方面来说,世俗政治力量把巫师看成是自己统治的潜在威胁,不过是加强王权的特殊表现形式,通过清理门户来加强对领国的实际控制。因此,宗教斗争最为激烈的德国成为猎巫运动的核心区,主要原因是德国当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多种政治力量和宗教势力混杂,从而为猎巫运动提供了广泛的温床。

猎巫运动本质上是欧洲社会向近代过渡转型所出现的“阵痛”。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贫富差距和持续的战争瘟疫,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而这些矛盾必然需要疏通的渠道,也正是因为猎巫运动本身的时代特殊性,欧洲社会逐渐走向近代王权民族国家,为世俗政治力量逐渐摆脱宗教势力的干涉提供了推力。

猎巫运动与中世纪的关系(中世纪欧洲的猎巫运动有多么疯狂)(6)

拿破仑在加冕仪式中自己手接皇冠,说明教权已经脱离了权力中心

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以及宗教宽容原则的确立,猎巫运动最终在18世纪中期以后销声匿迹。今天的欧洲社会注重强调妇女权益,除了政治宣传因素外,也是对当年这场灾难的反思和补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