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作者:董国军,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才下了眉头却上了心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才下了眉头却上了心头(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才下了眉头却上了心头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作者:董国军

早晨一睁眼,微信同学群里有人发了一首歌《父亲》,我点开,音乐一起,我潸然泪下:“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父亲已经去世三年多了,他知道我爱写文章,也许是担心打扰到我,很少来到我的梦中。偶尔来一次,也不说话,只是悄悄走过,走向遥远的时空。我也总是咬着牙不去想他,因为我一想他,就止不住泪流满面。没办法,就是止不住,泪流满面……

我小的时候,父亲是无所不能的“神”,每年都能从土地里刨挖回来一家人的生存保障,小麦绵蓬,五谷杂粮,红薯洋芋,南瓜萝卜,豆角茄子,甚至还有菜瓜哈密瓜。父亲每天天不亮就上山干活,每次回来都不会空着手,经常是左肩扛着农具,右肩挑着一捆柴禾,如一座山。即使酷热的夏天,柴禾的绿叶死沉死沉的,他也不会嫌热嫌累,一次都不空手。当他将肩上的柴禾扔到硷畔上,将农具挂在棚沿下的时候,他那被太阳嗮红的脸膛,竟然也成了一轮太阳,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我长大后,父亲成了孤独的英雄。我们都有了工作,都进了城,母亲也来到城里帮助照看孩子,父亲却依然坚守在老家,照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渐渐地,他离我们越来越远。有一次夏天割麦,我回去帮忙,父亲赶着毛驴上山,麦子割完后,父亲捆好麦子,绑好驴驮架子,让我拉住毛驴的缰绳,不要让毛驴乱动,他一个膝盖顶住架子的一边,两只手抓住架子的另一边,一使劲,架子腾空,稳稳放在毛驴背上。毛驴虽然躲闪了一下,却被我牢牢拽着缰绳,没有乱动。然后,我把缰绳松松地缠在毛驴脖子上,和父亲一人挑了一担麦捆,顶着骄阳,踏着热浪,一步步回到院子。到了家里,我问父亲:你一个人的时候,如果毛驴乱动,你怎么能把麦捆架子放到毛驴背上?他说: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我能想象得到,在蒸笼一般的天气里,四顾茫茫无一人,那是怎样的艰难与劳累,那是怎样的熬煎与焦灼啊。那情形如同一个英雄在单打独斗,城里工作的我们,根本不知道这样的英雄壮举。

就这样,父亲一个人每年依然收获着土地上的一切。

我成了半老头的时候,父亲成了一个“老小孩”。他和母亲住在延川中学我的一院窑洞里,新的生活让他无所适从:这里没有土地,没有庄稼,没有河流,没有水井,没有风吹日晒,没有鸟鸣虫唱,有的是水泥楼房,汽车噪音……一开始,他不会买菜,不会买电,不会打电话,可谓寸步难行,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后来,慢慢的,渐渐地学会了许多城里人的生存技能,但是,面对我们,他就像个小孩一样,看我们炒菜,听我们聊天,问我们许多问题。真没想到,进了城的父亲“地位”一落千丈,真有点英雄暮年的悲凉。好在父亲天生聪明,很快学会了城里生活的一般技能,过上了村里人羡慕的生活。

三年前的一天,父亲病了,高大的身躯猝然倒下,我们用尽一切力量都没有把他扶起。从此,我失去了那个在土地上刨挖无所不能的“神”,失去了一个人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英雄,失去了刚刚融入城里人生活的“老小孩”。

原来我以为,我只是失去父亲,可是为什么我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后来我意识到,我失去了一座山,一条河,一个世界!

怪不得我总是不敢想念父亲,因为我一想念他,总是止不住泪流满面,没办法,就是止不住,泪流满面……

2022年6月19日星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