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的口中总会说出一两句俗语,这一些俗语并不是他们胡编乱造的,而是我们的祖先根据实践和经验一句句总结出来的。这些俗语虽然听上去奇奇怪怪,但真正理解起来却有着一番道理。老人常说“不怕7月15日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端午节关下灯是什么意思(老人常说不怕七月十五的鬼)(1)

为何老人们会说“7月15的鬼虽可怕,却没有端午节的水可怕”呢?难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比鬼的出现还要恐怖吗?很多人误以为老人口中所说出的俗语都带有迷信色彩,不可信。而这一句俗语的后半句却有着一定的道理,分析来看却不含任何的迷信色彩,你知道为什么吗?

“7月15日的鬼”

中国一直保留着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而鬼节就是最传统的节日之一。人们将阴历的7月15归为鬼节,据说在阴历七月15来临之时,所有逝去亲人的魂魄会在阎王的允许之下回到人间来看望自己的亲人。而人间的人们则会提前给阴间赶来的亲人们做上一些饺子、蛋炒饭、或者是其他美味佳肴来供奉已经亡故的亲人

端午节关下灯是什么意思(老人常说不怕七月十五的鬼)(2)

人们因为担心逝去的人在另外一个世界过的贫困,于是大多都会购买一些纸做的冥币、衣服、金元宝在阴历7月15这一天用草木灰画上一个圈,将准备好的冥币以及为亡亲所准备好的东西全部烧成灰烬,让逝去之人带到另外一个世界中去。

据说鬼节这一天,阴间的大门被打开,无数的亡魂纷纷赶到人间来探望自己的亲人。多数人们就对此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他们认为此时的阴间大门打开,无数的亡魂出现在阳间。如若在这一天人家的人们得罪了亡魂,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些病害或者是不顺利的事情。

端午节关下灯是什么意思(老人常说不怕七月十五的鬼)(3)

因此,这一天到来时,老一辈人们会告诉年龄较小的孩子,让他们在阴历7月15这一天早早的归家并且不应该扰乱亡魂的探亲。出行时,人们更应该注意脚下,不可让脚踏入给亡魂烧纸钱的圈子之中,以免沾染灰烬招来亡魂的不满,给自己带来伤害。

原本认为阴历7月15这一天,鬼魂归来人间探望至亲,这已经是十分恐怖的事情了。可老一辈人却认为此时的阴间归来的鬼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端午节的水,你知道“端午节的水”是什么意思吗?

端午节关下灯是什么意思(老人常说不怕七月十五的鬼)(4)

“就怕端午节的水”

如果不去细细揣摩老人口中说出的这一句话,大部分年轻人总认为后半句话也有着很多迷信色彩。因为俗语中前半句“不怕7月15日的鬼”这一句话确实是带有很多迷信色彩,所以这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后半句“就怕端午节的雨”这一句话也有着封建迷信色彩。

然而真的了解过后才知道,原来后半句也是真正的在理,并不包含任何的迷信色彩。众所周知,端午节来临之时正是雨季快来临的征兆。如果遇上好的气节,端午节过后才迎来了连绵不断的阴雨天,那么此时的农民还可以趁着干旱的季节将要播种的粮食播种的土壤中去。

端午节关下灯是什么意思(老人常说不怕七月十五的鬼)(5)

此时粮食播种并没有因为雨季的影响而遭到破坏,所以这一年的粮食收成一定会非常好。然而如果端午节前后突然迎来了雨季,并且还是连绵不断的雨期,这也就会让土壤中存在大量积水。如果天空一直降雨,那么土壤之中就会一直保持着积水的状态,此时的农民想要播种粮食,那是很困难的。

都说“民以食为天”,看来老人们口中所说的“怕端午节的水”,这里的“水”指雨季。这样细细理解来,此话确实也是有一番道理,不带有任何的迷信色彩。

端午节关下灯是什么意思(老人常说不怕七月十五的鬼)(6)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身亡的日子,这个节日来临之时,家家户户会将已经做好的饺子、包子投入到江海中,希望大江大海之中的鱼不去伤害情愿的身体只吃落入水中的粽子和饺子。其实这个节日不仅是为了祭奠屈原,更是二十四节气的分界线。看来老人们口中所说的“害怕端午节的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并非每句俗语都带着迷信色彩。

端午节关下灯是什么意思(老人常说不怕七月十五的鬼)(7)

看完了以上的解释之后,你还认为老人口中所说出的俗语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吗?老人口中所说的“不怕7月15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看来是有着一定道理的。老人之所以能够说出这样的俗语,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及实践中总结出了无数的道理,并且将有道理的俗语代代相传下来,希望能够给后人们提个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