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硬核组织(揭秘吃瓜群众)(1)

“吃瓜群众”一词,来源于网络流行语。据说,起于记者在路边采访一位老伯,老伯说:“我什么都不知道,当时我在吃瓜。”,结合我们官方媒体经常使用的“围观群众”一词,便诞生了这个词。

后来在网络环境里流行开来,系人民群众用来自嘲面对社会热点时无力辨明真相、无力发挥作用、只能围观看热闹的心态。

说到看热闹,留心新闻的读者会发现,最近的热点事件实在有点多。从社会类的滴滴事件,八卦类的东哥性侵、咪蒙离婚,教育类的开学第一课,到天灾人祸如哈省大火和广东暴雨等等......无数信息流近期同时冲刷着我们的手机屏幕和眼球。

而广大吃瓜群众更是吃瓜停不下来。

只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说到底,这瓜到底是你想吃,还是媒体硬塞给你,你不得不吃?

民间硬核组织(揭秘吃瓜群众)(2)

现实中,不给喘息空间的工作和生活,造就了如今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我们结束了一天的辛苦,打开手机,希望能在吃瓜的欢声笑语中得到一丝放松,非常能够理解。这也成为我们《终结诈骗》的宗旨之一,提供有趣的防骗知识。

只是希望你明白,在每一个“有趣”的终结诈骗故事背后,都有成百上千受害者们血淋淋的教训!而且这样的教训时刻与你利益相关!

所以答应我们,你可以吃瓜,但千万别让瓜吃你。千万别成为一群“对一切真相无所求索,看热闹不嫌事大,甚至不停煽风点火”的被吃瓜群众。

民间硬核组织(揭秘吃瓜群众)(3)

有了共识之后,接下来我们可以扯点有趣的知识了。

关于“吃瓜”

哈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被称作“吃瓜群众”,而不是“吃面群众”或“吃饼群众”呢?

这不仅是偶然,而是因为我国人民对西瓜有天然的宠爱!

民间硬核组织(揭秘吃瓜群众)(4)

据官方数字统计,我国西瓜年产量占全世界70%以上!

民间硬核组织(揭秘吃瓜群众)(5)

民间硬核组织(揭秘吃瓜群众)(6)

你会想,哇这么多瓜!那我们不仅可以自己吃还可以大量出口呢!

如果这样想,那你就错了!

我国每年出口的西瓜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大部分的瓜都是被我们自己吃掉了。。。

民间硬核组织(揭秘吃瓜群众)(7)

也就是说,作为全世界最爱吃西瓜的国家,我们以全球20%的人口吃掉了全球70%的西瓜。。。

二八觉得,做人最重要是干干净净,在吃瓜这一点上我们国人就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自己种多少瓜,就吃多少瓜,吃得干干净净。不像那些见不得光的西方国家,自己种的瓜不仅少,还吃不完要出口。

可见他们的国民连吃瓜群众都不能好好当,热点新闻肯定是没跟上了!

民间硬核组织(揭秘吃瓜群众)(8)

在古代,深受国人喜爱的西瓜其实是舶来物,西瓜原产于非洲,最早于五代、宋辽时期才传入我国, 后来才在新疆地区种植西瓜。

民间硬核组织(揭秘吃瓜群众)(9)

但这不代表西瓜流行之前的古代没有“吃瓜群众”,在古代民间言论紧张的时期,同样也有一股子这样的“吃瓜群体”,只不过他们吃蛤蛎,我们可以称之为“吃蛤蛎群众”。

宋代诗人丘葵的诗《磊落》,其尾联:早知人世暗如漆,只合灶间食蛤蜊。便是一个代表。

民间硬核组织(揭秘吃瓜群众)(10)

同样宋代,汪元量的《鹧鸪天》尾联:水边莫话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说,“敏感话题别比比,我请你吃瓜”的含义。

民间硬核组织(揭秘吃瓜群众)(11)

有人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二八不懂这句话什么意思。

在这里,二八负责静静的吃瓜,静静地为读者宣传有趣的防骗知识,便心满意足。

民间硬核组织(揭秘吃瓜群众)(12)

民间硬核组织(揭秘吃瓜群众)(13)


来源:终结诈骗

民间硬核组织(揭秘吃瓜群众)(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