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湖广武昌江夏县有一个鱼贩,他姓慕容,名春水,娶妻刘氏。

夫妻二人一直吵吵闹闹,关系很差,互相都不服谁,一直没有子嗣。

一直到四十多岁,他们才生了双胞胎女儿,两个女儿的出生时辰只差了半个小时。

古话常说儿子像爸爸,女儿像妈妈,但是这两个女儿看起来完全不一样,性格也不一样,就像收养别人的孩子一样,见过的人都非常好奇:“两个丑八怪是怎么生出这么貌美如花的女儿?”

父母都很丑很笨,但是他们的两个女儿都很漂亮很聪明。

十四岁的时候,她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路人经过她们,都忍不住要看一眼,成为了十里把八湾有名的美女。

两个女儿都很聪明,很会精打细算,更别说做一些女人的家务事,好像天生就是干这个的。

她们穿着普通的衣服,戴着青铜发夹,但气质同样出众,一点也不比那些穿金戴银的富家女差。所以,想和他们结婚的富家子弟络绎不绝。

虽然春水和刘氏是夫妻,但他们却像仇敌一样。

他们对女儿的婚姻有完全不同的看法,都想不经对方同意就把女儿许配给别人。

春水在家里脾气很倔,可是对街坊邻居倒是和蔼可亲。

刘氏刚完全不一样。她里里外外都很强势,还总是对身边人出言不逊。

媒人们根本不敢得罪刘氏,都说:“丈夫可欺,妻子难惹。求男不如求女。”

于是,刘氏早早地给两个女儿各选了一个女婿,甚至没有告诉丈夫,就定下了日子,心想只要亲家把聘礼送上门,丈夫也就无话可说,只能收下了。

如果先告诉春水,他会肯定罗里吧嗦,说东说西。

有邻居说:“女儿的婚事应该由她父亲决定。女人哪里能决定?”

春水也想委托媒人给女儿做媒,但这些媒人贼得很,当他们听说要瞒着刘氏时,一个个把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

没有一个人敢得罪刘,根据没这个胆量,都想着到时候挨骂是小事,搞不好还要被打。由于找不到媒人,春水只能自己去和求亲的人谈。

对方答应了,但有点担心地说,“大家都怕你妻子,所以连媒人也没有。对此你怎么看?”

春水说:“两家不能互相谈论,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媒人。既然我自己许下了诺言,我还需要什么媒人呢?”

求亲的人听后,都非常高兴,选了个黄道吉日把嫁妆送上门。

反正也是瞒着刘氏,以为嫁妆一到,刘就得答应。

然而巧合的是,四家的聘礼在同一天同时送上门。外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分不清谁是谁。

春水还骗邻居说:“这些人都知道我夫妻不和,怕得罪一方,所以每户人家准备了两个礼帖,一个给男人,一个给女人。多给总比少给好。”

但是,看了送亲人发的帖子,原来是百家姓的第一句话,赵钱孙李。当时夫妻两个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互相怒目而视,瞪着对方。

刘氏说:“我家只有两个女儿。四个女婿在哪里?另外两个野亲戚是谁?”

春水说:“另外两箱嫁妆是谁的?”

刘指着说:“夫人不说话,看谁敢接一丝一线?”

春水着刘说:“老爷不说话,谁敢接一盘一盒?”

春水又对刘氏说:“女儿的婚姻大事,应该由父亲做主。”

还好送礼的分成了两方,一边抱着一人,所以春水和妻子才没有打起来。

不管春水怎么做,刘氏答应的两家都照单全收,并让人写了回贴,让人把春水答应的都推了出来,什么都不收。

春水气得脸色发青,接受了他同意的两家的嫁妆,同时,他也让人写了回贴。

春水知道这事肯定要闹上官府,就早早准备好了状纸,同时告诉两个亲家赶紧定下日期,多准备几个灯笼火把,然后安排几个壮汉过来,先把两个女儿抢回家。

这两家人也听从了春水的计划,雇了许多打手,抬着轿子,打算抢走他们的两个女儿先回去。

可是,他们小瞧了刘氏,只见她一个人站在门前,手里拿着一根烧着的棍子,指着这群人大声骂着:““我看今天谁敢踏和我家一步,除非他从我身体上踏过!”

众人竟被刘氏镇住了,一个个都抱头鼠窜,连花灯彩轿、灯笼火把都丢了一半下来。

刘把这些留在家里,准备以后结婚用。

春水气坏了,把状纸直接呈交给知府。

知府老爷是一位年轻的进士,名声很好。

他总是注重破案效率,以最快的速度判决案件。

果不其然,收到这份状纸后,不上三日就悬牌挂审。

先把春水叫上来,仔细问了一下,说是四姓的亲家关于订婚的事。

知府一生破案无数,但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后,不禁皱起眉头。古语有云,清官难做家务。这个案子怎么判?

还没等知府叫刘的名字,她就开始大叫起来,知府不得不喊他上来。

刘指着丈夫说:“他虽然是个男人,但平时优柔寡断,受人摆布,只为女儿找了个老光棍,一点也不为她着想。

我一心为女儿的终身大事,所以精心挑选了两家,所以必须替我决定。"

知府见她泪流满面,只好再次开始审问春水。

春水说,“她是一个著名的悍妇。大人可以问问邻居。

每天在家,动不动就骂我。如果是小事,我不会计较,但这是我女儿的婚姻。我怎么能让她决定?"

一时间知府无言以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知府对他们说:“按常理来说,应该是男人掌管孩子的婚姻,但家庭事务不能完全按常理来论。现在,本府要宣你们女儿上来,问问她们的想法。”

聊斋故事大全阴阳奇缘(聊斋故事一女二夫)(1)

二人磕头道:“是该如此。”

众人都喃喃自语,心想父母那么丑,女儿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都在大堂等着看他们的笑话,都挤在一起,一齐挨挤拢来,个个伸头,人人着眼,竟象九天之上掉下个异宝来的一般。

过了一会儿,两个女儿来到大堂,所有人都惊呆了,宛如仙子,美若天仙。

聊斋故事大全阴阳奇缘(聊斋故事一女二夫)(2)

知府也楞了,问道:“你们父母没商量就把你们两个许给了四户人家。刚才他们被质疑了,也没法反驳,互相指责对方哪里不对。老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所以我想问你,你是怎么看待你们父母的?"

两个女儿平时住在闺房深处,看到这样的场景时,更何况现在有几百双眼睛盯着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知府老爷连问了他们几次,他们一言不发,于是知府暗自寻思,像普通男人配不上这样的佳人,不如把四个男人都叫上来,看哪两个能配得上这两位佳人。

知府正想把这四个人叫来,但这四个亲家似乎知道知府的心思。他们都跪下来说:“不需要主人传唤。我们的儿子在门外,叫他们进来就行了。”

知府说:“这样的话,快把他们叫进来。”

不一会,进来四个人,一人拉着其中一个说:“这是我儿子。请大人为他们证婚。”

知府仔细看了看这四个后生,发现他们都长得奇形怪状,且不说她们长得漂亮,就是选一个五官端正的也选不出。

知府心里犯难了:“要从这四个歪瓜裂枣中选一个丈夫,可是这是一件难事。我没有这个能力,可惜了这两位绝色佳人。"

知府叹了口气,叫春水同意的跪在东边,刘氏同意的跪在西边。然后叫两名女子跪在中间,命令她:

“你的父母已经为你选好了丈夫,并且刚刚问过你,你却不肯回答我。我想,估计你是害羞,或者怕伤了父亲的心。

现在,仔细看看这些年轻的后生。如果你同意那一边,就把头转向那一边。

这个转折是一生的大事,你们要认真考虑。"

说到这里,整个大堂的人都盯着这两个女人,生怕错过了看到她们转头。

聊斋故事大全阴阳奇缘(聊斋故事一女二夫)(3)

谁想两位美女刚看到四人的嘴脸,心想怎么这么倒霉,嫁了这么丑的人,都低头睡觉,偷偷掉眼泪。

听到知府问她,两人直面知府,头都不敢歪,泪流满面。

知府问得越频繁,她们哭得越着急,大家都替她诉苦。

知府道:“看来两边的人都不符合你的要求!本府也很担心你。他们真的不适合你。跪在一边,我去叫你父母上来!”

春水与刘氏一齐跪到案桌之前,听官吩咐。

知府用力拍了一下小木槌,气愤地说:

“你们夫妻胡说八道,把女儿的婚宴大事当儿戏。没有和对方商量,就把女儿嫁给了一个乱七八糟的人。

睁开眼睛看看,看看这样的人配得上你女儿吗,看看你女儿现在哭的多伤心?

还好本府是个明事理之人,要是别的官儿,肯定就乱判,随便许配给他们中的两位。

本府心中已有一番至理,等下我的断法,必让你们心服口服。”

说完,知府拿起笔写了一段话:“

今日审得春水与妻刘氏,生有双胞胎女儿,美若天仙,人人都想娶之为妻。可是由于他们夫妻不同心,各怀鬼胎,导致二女嫁四夫,既少分身之法,东家食兮西家宿,亦非训俗之方。

今看父母媒妁的四男子,均与其女儿不配。今判他们的婚约无效。”

之后付与值堂书吏,大声朗读,然后把众人逐出,一概免供。

又差人传谕官媒,帮二女再找夫君,如果有合适的人,必须要知府过目并同意后,才可以成婚。

很多后生找了知府,知府都摇头不同意。

知府心里有了打算,不仅相貌要过得去,还要找一个有才能的人,这才可以配得上两个美人。恰好山里的人给了他一对活鹿,正是知府想要的。

限于某月某日季考生童,叫生童子卷面之上把“已冠”“未冠”四个字改做“已娶”“未娶”,说:“本年乡试不远,要识英才于未遇之先,特悬两位淑女、两头瑞鹿做了锦标,与众人争夺。已娶者以得鹿为标,未娶者以得女为标。夺到手者,即是本年魁解。”

整个州府的童生都沸腾了。

结了婚的人可以名利双收,也可以得到活鹿。

未婚青少年更是跃跃欲试。

考试当天,更是如此,恨不得把心肝五脏都吐出来,换这两个绝色女子。

考完试,大家都不想回家,都挤在知府衙门前等成绩。

三天后,知府堂下发名单,每个县只选十个人,等待复试。

为了得到两位美人,这些才子们也是拼尽全力,个个打扮得白白净净的,到了知府还故作斯文,想博得知府的认可来得到美人。

谁想到知府不但善于识人,还能观察人心,面议过程中,他一个个仔细查看,并把每个人的身高、体重和家庭状况都记得清清楚楚。

考完之后,又吩咐礼房,要他们次日清晨来一套吹拉弹唱,要搞得热热闹闹,声势浩大:“待我未曾出堂的时节,先到夺锦楼上迎了那两个女子、两头活鹿出来,把活鹿放在府堂之左,那两个女子坐着碧纱彩轿,停在府堂之右。再备花灯鼓乐,好送她出去成亲。”

第二天早上,知府挂出了名单,只取了前四名,两个“已娶”,两个“未娶”。

其他考得好的人会得到大红花的奖励。

“已娶”赢鹿的人其实只是来玩的,没必要知道他们的名字。

那“未娶”的两个,一一个是已进的生员,姓赵,名士;一个是未进的童生,姓郎,名志远。凡是案上有名的,都齐入府堂,听候发落。

当众人听说东方有鹿,西方有人,都挤到西方去看这两位美人,一时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东边只有一个生员,站在两只鹿旁边,一直叹气,他没有去看那两个美女。

众人认为他是一个“已娶”男人,只想选一头好鹿带回家。

然而那边的秀才走过来一看,都向他鞠了一躬,说:“赵大哥,恭喜你!这两个美女中,一定能选一个如意娘子。”

赵秀才摇摇手说:“与我无关。”

大家都说:“你是特班第一,你‘未娶’。怎么说都无关?”

秀才道:“等下见了知府,就知道了。”

大家都以为他在胡说八道。

不一会儿,知府就升堂,问道:“哪几位是特等,等下本府来安排。”

礼房听了这一句,就大声叫起他们的名字,两名“已娶”的童生到了,可是“未娶”的却只来了赵秀才。

知府问:“还有谁没来,这么好的事情,他都不来参加?”

赵秀才鞠躬,道:“他是本人的好友,住在山沟里面,不知道老爷今天发榜,所以没赶到。”知府道:“你就是赵士么?你的文章写得太好了,好一个妙笔生花!两位佳人你可以任选一位。”

赵士又鞠了一躬,说道:“谢谢你的好意,但是我真的没有福气娶一个美丽的女子。请把她许配给别人。”

知府说:“你为什么要为此谦卑?”

给礼房打电话:“让两名佳人过来见赵秀才,让赵秀才挑选一位。”

知府又鞠了一躬,拦住了礼房,叫他不要去叫。

知府问:“这是什么原因?”

赵士曰:“生员命犯孤鸾,凡是聘过的女子,都等不到过门,一有成议,就得暴病而死。生员才满二旬,已曾误死六个女子。凡是推算的星家,都说命中没有妻室,该做个僧道之流。如今虽列衣冠,不久就要逃儒归墨,所以不敢再误佳人,以重生前的罪孽。”

知府又道:“你们怎么还信这些江湖道士的鬼话?只有一件事我不明白。第四名郎致远怎么还没来?而且复试的痕迹与原卷不一致。”

听完这些,赵士深深地鞠了一躬说:“既然老爷问了这件事,我就必须实话实话了。我和郎哥是拜把子,因为他家穷,娶不到媳妇,所以我想帮帮他。他的第一篇文章是我写的,他抄的,第二次他没来,我就代笔了。”

知府道:“原来如此!若不亏兄说出,几乎误了一位佳人。既然如此,两名特等都是兄考的,这两位佳人都该是兄得了。富贵功名倒可以冒认得去,这等国色天香不是人间所有,非真正才人不能消受,断然是假借不得的。”

叫礼房快请那两位女子过来,一起与赵秀才拜堂成亲。

赵士又再三推却,说:“我是一个克妻之人,一个女子尚且压她不住,何况两位佳人?”知府笑起来道:“今日之事,还真是你的造化,你是克妻,但是成双之后就无事了。你相信我,从今往后,你再不会失去妻子。”没想到两位佳人一进赵士,竟然激动的不能自已,吐露了实情,原来她们俩是天上的仙女,因为打翻了王母的酒杯,被贬下凡,需与地上的文曲星结合百年后,方能重新回归天庭。

赵士正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他之所有屡屡娶妻不顺,也正是等待着两位仙女。

所以两位佳人激动的几乎流下泪来,她们抱紧赵士,痛哭流涕。

赵士无可奈何,只得听从了老爷,手牵着两位佳人,对着大恩人深深拜了四拜,然后与两乘彩轿一同迎回家去。

聊斋故事大全阴阳奇缘(聊斋故事一女二夫)(4)

赵士只好听老爷的话,深深地拜了大恩人四次,然后用两顶花花绿绿的轿子迎接两位佳人回家。

知府通过这件事,名声大振,官运亨通,晋升为一品大员。赵士也考上了进士,官至翰林院,和两位佳人白头偕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