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张艺谋大剧《满江红》爆红,观众都为精忠报国的岳飞被奸臣秦侩所害而愤愤不平,岳飞一直是以精忠报国的抗金民族英雄的形象载入史册,那为何这样的一个为国家舍生忘死、一心报国的忠臣良将会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黯然落幕?

仔细研究南宋开国之初的这段历史,竟然有了全新的发现,岳飞在皇权体制下必死无疑的原因也浮出水面!具体原因如下:

满江红张艺谋鉴赏能力(张艺谋满江红精忠报国主角岳飞)(1)

一、手握重兵,不受节制

因为需要打仗,所以南宋立国之初就只能依靠武将,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军队的派系,叫“X家军”,这些军队的内部只对军头效力,心中几乎没有皇帝,而这些军队,都是自己解决粮草,可以说是内部铁板一块。有皇帝以来,对这样的军队其实是极端不放心的。而且朱仙镇的十二道金牌的另外一个解释,就是岳飞不听命令,所以才要发十二道金牌。

二、宋朝重文抑武

因为宋朝开国之君,宋太祖赵匡胤就是靠掌握军队后被下面的人拥戴篡夺了北周的政权而建立了宋朝,有一种说法,就算将领想忠于朝廷,下面的人为了荣华富贵也想把你推向皇位!所以宋朝的历代皇帝以此为鉴,对武将防范很严密,而当时的情况下,在金国的军事压力减轻后,宋高宗就能腾出手来解决军队尾大不掉的问题。

三、不肯放人质

宋高宗一度提出,为了让岳飞的母亲安享晚年,接到杭州来养老,当然名义上为岳飞好,实际上是在对你母亲好的同时,把她扣为人质,中国人说话一般不直接,可能岳飞没有理解到这层,也可能认识到这一层,不想被挟制。不管咋样,岳飞拒绝了,但对高宗来说,他可能会理解成你有反心。

四、介入立储

如果一般的文臣或者不带兵的武将建议皇帝立储,那还没有那么敏感,而你作为一个带兵的,不受节制的武将提出这个问题,宋高宗似乎会多想,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权力忌讳,对高宗来说,你越权了,而且你做长远打算,是不是想通过立储来控制朝廷?先把我干掉?总之,这时候的高宗,肯定是如芒在背,汗流浃背。

五、迎回二圣

岳家军抗金还有一个口号是“直捣黄龙、迎回二圣”,从整个组织角度看,这样也无不妥,但是从宋高宗的角度看,两位前任皇帝回来了,自己怎么办,让位?在那时候,失去权位,往往还意味着丧失性命,所以高宗是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而当时岳飞也的确达到金国腹地,眼看就能夺取二圣,吓得金国赶紧转移两位前皇帝。其实换个角度,金国就应该让岳飞抢回来,然后就可以引起南宋的争权乱局,自己才能乘虚而入,而二个前皇帝在金国只有象征意义,没有实际作用,而如果放回,那很可能造成南宋内部的权力斗争!

六、同僚关系不睦

最后一点,大家可能都没有注意到,这时候南宋的各路“X家军”之间,也如同仇敌,当然,这也是宋高宗乐于看到,说不定还是皇帝居中挑拨所造成的,不管咋样,军事上,岳飞也很难得到其他将领的支持,而因为岳飞主张北伐态度过于坚决,还得罪了满朝的文臣,所以当岳飞被莫须有的罪名下狱后,几乎没有人来为他说话。

虽然岳飞精忠报国,但是他的功劳是需要领导来定义的,而且要在领导规定的范围内(以打促和)施展自己的能耐,纵然有人说,是因为金国要求宋高宗杀掉岳飞才能求和,我想如果不是因为岳飞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上触犯了宋高宗的权力安全,高宗也舍不得杀掉岳飞,因为就算是和谈,也要武力作为保障,不然对方不可能会理你,直接打趴你即可。

很多人认为,岳飞根本没有反意,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当韩世忠质问秦桧的时候,秦桧只是以“莫须有”的回答,按照岳飞当时的地位,绝不是一般的诬陷可以动摇的,更不可能将其陷害致死,如果是一场查无实据的“莫须有”,更不可能成为铁案。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高宗的默许,岳飞是不可能被杀头的,换句话说,宋高宗是支持甚至是杀掉岳飞的主谋。

而且秦桧用“莫须有”来回答韩世忠,其实是借了皇帝的势,同时也非常含蓄,等于告诉韩世忠不要多管闲事,要知道皇帝的意图是最高机密,任何泄露的人都可能遭受灭顶之灾,所以秦桧只能用莫须有来暗示对方。

岳飞的案子,没有证据,从法律上看属于证据不足,不过这个案子不是法律定性,而是政治定性,任何我们看不懂的案子,如果归结到政治和权力上面,那就会豁然开朗,而政治权力方面,是没有人会跟你讲的,只能看自己的阅历和智慧自悟!

本文源自大权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