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红楼梦入门讲解 红楼梦导读40?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红楼梦入门讲解 红楼梦导读40

红楼梦入门讲解 红楼梦导读40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情节梳理:贾母商量给史湘云还席——李纨安排人准备——贾母带着刘姥姥进园子——王熙凤给刘姥姥戴花——刘姥姥赞大观园如画——贾母让惜春画园子——游览潇湘馆——贾母安排换窗纱——坐船——到秋爽斋吃早饭——鸳鸯凤姐指示刘姥姥搞笑——众人笑倒——参观探春卧室——坐船——参观蘅芜苑——贾母安排增加陈设——到缀锦阁下摆宴席——鸳鸯行酒令——刘姥姥说酒令逗乐

大观园是主人公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作者精心构建的人间的“太虚幻境”,是这些少男少女的伊甸园。按说,对大观园的描写应该花费大量的笔墨,但作者却把这样的笔墨分散开来,放在最恰当的时候,用不同人的视角作为镜头,选取不同的侧重点,来展现给读者。第一次,刚建成,需要题写匾额对联,由贾政带着宝玉和一群清客,也带着读者,游览了大观园。那一次是以园内的室外景为主。第二次,是以元妃的目光游览。是略写,是夜景。这一次,是借农村老太太刘姥姥的眼睛和评价,来给读者展现大观园。这一次是以写室内景为主,当然也是以大观园内的幸福生活为主题。

贾母在黛玉房内谈论窗纱,提到“软烟罗”,说今天皇宫用的都没有这个好。连薛姨妈也说,“别说凤丫头没见,连我也没有听见过”。再次铺陈奢华。

当然,借刘姥姥的眼光看,就更奢华了。在刘姥姥眼里,大观园“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说大观园里的姑娘,相貌穿戴都像神仙托生;说上好的纱“我们想他做衣服也不能,拿着糊窗子,岂不可惜”;说贾母房中的柜子“比我们那一间房子还大还高”……这些都在用新的视角展现着贾府的奢华。

刘姥姥本是一位土得掉渣的农妇,却夹在这一群极其高贵的夫人姑娘中间,你可以说这是极妙的搭配,他也可以说是极不和谐的搭配,反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怎么说都可以。但无论怎样,这样的安排都非常有趣。再加上这刘姥姥又是懂得人情世故的,是一个极明白、极会迎合的人,这情节就更有趣了。刘姥姥插一头菊花,走路逞强摔倒,吃饭时先表演,把鸽子蛋说成鸡蛋,用筷子夹不住鸽子蛋,等等这些,再加上下一回还有描写,刘姥姥的种种“洋相”,给大观园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人物安排的一雅一俗,人物语言的一雅一俗,行为动作的一雅一俗,行酒令的一雅一俗,这一切相辅相成,相映成趣,真是妙趣横生。

鸳鸯在这一回也非常突出。她和王熙凤安排刘姥姥表演,给贾母取乐;她因为捉弄了刘姥姥,又专门给刘姥姥道歉,一点高贵的架子都没有;一转眼,她又敢在众主子中间坐下来,高高在上当令官。这又是一位可爱的丫鬟。同时让我们想起,为什么在上一回,李纨有大段的评价鸳鸯的话,原来是为这里做准备的。曹雪芹公就是这样,他写的每一件事,都会有铺垫和照应;重点写某个人物之前,往往会让他先热身。有专家说,《红楼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这是说小说中比较长的伏笔照应,而近距离的铺垫照应则更多。正是有这种严谨的结构,才使《红楼梦》里多如牛毛的生活琐事不致于成一盘散沙,反而成了富丽堂皇而又稳固的艺术大厦。

如果细读,这种铺垫照应的手法比比皆是。再如这一回的开头,写李纨安排人搬桌子,还专门提到是在“缀锦阁”上,这是以前从没有提到过的建筑。为什么要提到呢?原来,后面就有它的用处。紧接着,今天中午的酒会贾母就安排在了“缀锦阁底下”。还有,贾母受刘姥姥的启发,安排惜春把大观园画出来,这又引出了一条新的线索,并为下文做了铺垫。更重要的是,林黛玉这个口无遮拦的女子差一点酿成大祸。在行酒令的时候,她只怕罚酒,注意力太集中,竟然顺口说的是“良辰美景奈何天”和“纱窗也没有红娘报”。这两句分别出自《牡丹亭》和《西厢记》,而这两本书都是贵族家庭女子的禁书。你看当时,细心的薛宝钗马上“回头看她”。这一情节,又为后文薛宝钗“俘获”林黛玉做了铺垫。

贾母带着刘姥姥游了三个地方——潇湘馆、秋爽斋和蘅芜苑。这三个美女,性格不同,她们的室内布置也截然不同。这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问题。贾府那么多美女,闭上眼睛想一想,每一个人的外貌、服饰、语言以及行为动作都带着不同的烙印,展现着不同的个性。这里,连她们室内的装饰也是那么对比鲜明。可见,作者是多么的用心。

这一回,有一段极其精彩的场面描写。贾母安排在秋爽斋晓翠堂上吃早餐。刘姥姥受鸳鸯和王熙凤指使,在餐桌上冷不丁说了一句土话:“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还鼓着腮帮子不笑不语。大家先是一愣,然后上上下下笑倒。“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唉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的奶母叫揉肚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曲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姊妹换衣服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这样的描写,千人千面,一人一个特点,又暗合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真让人拍案叫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