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读王维的唐诗,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着深厚的禅理韵味。王维本人也被誉为诗佛,他的古诗很多都写于山林之间,反映的都是大自然的寂静。
也正是在这种寂静的环境当中,王维礼佛的那颗心才得以平静下来。也才能够真正的修身养性,写出了这精彩的唐诗佳作。
后人们都说王维的古诗当中,有诗中有画的境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确实都带有明显的绘画技法。而且,诸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样的诗句。显然带有更深厚的禅理韵味。
但是当我们读到另外一首很有禅理韵味的唐诗的时候,看到其中的精妙之语,看到其中对于景色描绘得心应手,在最开始的时候也以为是王维所作。
但是当我们看到这首古诗的题目和作者之后,却发现这不是王维的作品。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这首唐诗的题目是《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是唐代诗人常建。这个诗人在历史上的名气不算很大。而且在诗词的成就上,也谈不上有多么的出色。历史上关于他生平事迹的记载也比较少。
但是这一首古诗,以及其中富有禅理的诗句,让这个世人流芳百世。毕竟,在唐诗的诸多诗人当中,获得和王维一样的名气,或者说所写的唐诗被人误认为是王维所写,实际上已经代表了人们对于他诗歌才华的认可。
这是一首题壁诗,诗人常见来到破山寺后禅院,看到其中的美丽景色,心生感慨,就写出了这一首古诗。在古诗的一开始,常建来到了这个寺院当中,看到天上的太阳映照着山上的树林。这里一片平静,也给予了诗人平淡的内心。
“初日照高林”的背景之下,诗人“曲径通幽处”,竹林丛中映照着小路通向幽深之处,弯弯的小路,更使得这个不大的园子有了几分意境之美。而在诗人来到了“禅房”附近的时候,更是发现这里被生长繁茂的花木所包围。
再看周围的清丽环境,“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光明媚,使得天空中的飞鸟也更加的高兴,在空中叽叽喳喳飞来飞去,更使得此地显得幽静。再看潭水清澈见底,更让人的内心被平静的清爽充满。
这样的环境显然更适合礼佛修行,此地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完全弃绝了世俗生活的打扰,也就带来了这里“万籁此俱寂”的氛围,“但余钟磬音”,只有寺院敲钟的声音悠远地传向远方。
仔细读这首古诗,其中有对于禅理环境的描写,更有诗中有画的著名诗句。若是在平时看到其中的名句,很容易误以为是王维所写。这充分说明了常建这个唐代诗人的诗歌造诣,也让我们更多地认识到了唐代诗人当中藏龙卧虎者之众多。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