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前的重要经历 唐僧师徒取经的动机不单纯(1)

在《西游记》中,有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而且因为这个因素把所有的人和事联系了起来,这个因素就是:取经。它就像一个磁力的中心,将小说中关键性的人物牢牢地吸附在磁场之内,使他们无法脱离其左右,但凡有人想当逃兵,它就会发挥出强大的磁力将他们吸回来,所以,我们才看到,唐僧师徒四人都曾动过离开的念头,特别是猪八戒,但谁也无法离开这个团队。

关于取经这一因素,它究竟因何而起,又因何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将师徒四人困在其中呢?这事儿还要从源头扒起。

孙悟空在天宫大闹,无人能敌,最后玉帝不得已只能把如来请来,如来略施小计就将孙大圣压在了五行山下。那么玉帝为何迟迟不肯请如来呢?而是到了事情不可收拾的时候才去请了如来,这其中有着玉帝与如来的博弈。

唐僧取经前的重要经历 唐僧师徒取经的动机不单纯(2)

玉帝代表着一个儒家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但孙悟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服管,大圣说了“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大圣要做的事情就是打破既定的秩序,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秩序。这是玉帝与孙大圣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玉帝动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也要将孙大圣置于死地。

但孙大圣他也是宇宙间的稀有物种,再加之一身本领,玉帝没想到堂堂一个天庭集团居然没人是他的对手,眼看着孙大圣就要翻盘了,玉帝一慌,这才下令去请如来。

如来是佛教世界的管理者,儒佛不是一家,有着各自的立场,但他们都具有社会性,维护和平维持秩序是他们的宗旨,只是各自使用的手段不同。佛教不杀生,讲究的是以佛法度人,而儒家所推崇的则是法度,即以惩戒的方式作为对不法者改过自新的机会。

唐僧取经前的重要经历 唐僧师徒取经的动机不单纯(3)

如来帮了玉帝大忙,帮他平定了一个反叛者的挑衅,于是,玉帝大开金阙瑶宫,请如来坐了首席,立‘安天大会’谢他。如来回到西牛贺洲就整出了”取经“一事。如来的神操作完美地解释了什么叫做”送佛送到西“。

反叛者孙悟空被压在了五行山下,但总不能一直压在那里,而且没人知道孙悟空到底有多大的能量,万一有一天他的能量大爆发,从那五行山下逃脱,难道还要再来一场大战不成吗?

既然孙悟空为玉帝所忌惮,那么对悟空的杀念就不会灭,如何彻底解决孙悟空对玉帝的威胁,如来动用了佛家的真谛,那就是以佛法度人,化干戈为玉帛,化敌为友,为玉帝彻底解决孙悟空这个大麻烦。

唐僧取经前的重要经历 唐僧师徒取经的动机不单纯(4)

由此,我们看到,取经一事实际上是如来为玉帝排忧解难才搞出来的动静。既然要取经,那就少不了要寻找合适的执行者,于是才有了唐僧师徒四人的加盟。

在这师徒四人当中,除了唐僧之外,三个徒弟都有罪在身,孙悟空就不用说了,猪八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错投猪胎,变得人不人鬼不鬼;沙僧就因打碎了玻璃盏,被贬下凡不说,还要每七日便要接受一百下的飞剑穿胸,简直生不如死。

他们三人所受的苦难都是因触犯了正统的法度才走到了那一步,可是即便他们承受了惩罚,也很难再回到他们曾经的地方。就在此时,取经一事出现了,它对于三人来说,就像一道曙光,不仅能救命,而且还可以确保他们重新归位,甚至比原来的位置还要高出很多。你说,如此之大的甜蜜诱惑,谁又能拒绝呢?

唐僧取经前的重要经历 唐僧师徒取经的动机不单纯(5)

所以,在观音去往东土的路上,在收服他们三人的时候,他们个个都是点头哈腰的就同意了,没人敢提附加条件,但从他们每个人的心理而言,如若不是取经成果的诱惑太大,实际上没人愿意去干这趟买卖。

那么唐僧是心甘情愿地去走这一趟的吗?其实唐僧和太宗的关系,如同如来与玉帝的关系,都是为“送佛送到西”,都带着维护天下太平的使命感而为。不过唐僧在玉帝面前发下毒誓,说道:

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唐僧取经前的重要经历 唐僧师徒取经的动机不单纯(6)

因此,在师徒四人当中,在取经一事上,唯有唐僧带有使命感,所以,唐僧的取经意志是最坚定的。但即便有使命感压身,唐僧也不是没有想逃跑的时候。比如,在女儿国,唐僧见了女王,便“战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痴”。明知不可为,可唐僧还是在女儿国做了不少不可为之事,虽说顶着权宜之计的名义,但他的表现总归是不能骗人的。

唐僧取经前的重要经历 唐僧师徒取经的动机不单纯(7)

即使唐僧留在女儿国,也是名利双收的事情,但为何他不敢怠慢取经这事儿呢?首先,因为他发过毒誓,取不到直经就要沉入地狱;其次,唐僧的身份也有些特殊,他是根正苗红的官二代,本名孙玄奘,外公殷开山是当朝丞相,正一品大员;父亲陈光蕊是科举状元,官拜江州州主,复活后又升至文渊殿大学士。外公和父亲都是高干,所以太宗才对他如此的器重,将从观音处所得两件宝物赐予给唐僧,当唐僧愿意前往西天取经时,又与他结拜为兄弟。这重重关系网,如果由他一人单方面扯断后,不回大唐,就留在女儿国享受富贵,一个严重的后果就会出现,那就是背叛太宗,后果很严重,他的家族就要面临严重的惩罚,因为他而受到株连。对皇帝爽约,就是欺君之罪,完全达到了满门抄斩的条件。

唐僧取经前的重要经历 唐僧师徒取经的动机不单纯(8)

所以,对于唐僧来说,爽约的成本太高,远高于履约的成本,于是,他只能选择履约,并时刻提醒自己牢记使命。

但他的徒弟们就不一样了,他们去取经的目的只有两个:其一赎罪,其二升职。那么谁在其中的利益最大呢?自然是孙悟空,因为他取经的成本最低。

想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那是多么的威风。后来如来将他压在五行山下长达五百年,孙悟空几乎失去了一切,可以说声名扫地,彻底破产。而如果他一旦参与到取经团队中,他就可以重建自己的形象,还可以成仙成佛,何乐而不为呢?

唐僧取经前的重要经历 唐僧师徒取经的动机不单纯(9)

作为一个无产者的革命意志是最坚定的,因此,我们看到在小说中,除了唐僧取经意志坚定外,第二个便是孙悟空了。

相比之下,三个徒弟中,取经意志最薄弱的就是猪八戒了,因为他的取经成本最高。猪八戒不管在天上还是地下,他所追求的都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他没有什么伟大的愿望,就喜欢你浓我浓的人间烟火。但偏偏上天就是不能满足他,看上嫦娥,上去打趣,遭贬黜;下到凡间,找了个卵二姐,不到一年就死了。后来又找了高老庄的高翠兰,又必须去取经了。

猪八戒常常喊着散伙,可见,对于名利,他是最不看重的一个。既然不看重,也就代表着他的取经成本太高了。

唐僧取经前的重要经历 唐僧师徒取经的动机不单纯(10)

我们发现沙僧在小说中,总是一副任劳任怨的样子,不说苦也不喊累,似乎他才是取经团队中最稳定的那一位,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水沙僧之所以如此默默无闻,是因为他作为刑满释放人员,远不能和八戒相比,那么的逍遥自在。他还要承受每隔七天一次百下穿胸,长此以往,再不逃脱,要他的命也是分分钟的事儿。

综上所述,取经在小说中其实就是一个局,唐僧师徒四人都是入了局的蚂蚱,表面看他们为保唐僧取经历尽磨难,实际上,他们都有着各自的难言之隐。所以,取经才如同磁铁一般,将它们牢牢地吸附在内。说白了,就是他们主动选择了一个沙盘上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