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这个村以前是个很穷的闭塞山村,出不来进不去,也没有地方打工,靠天吃饭现在真是做梦也没想到,俺住上了小楼,住在景区里,这二层小楼儿没花一分钱,喝水不要钱,物业也不要钱,还给俺免费通上了天然气俺家的收入有土地流转给的钱,在九龙峪景区打工赚的钱,还有村里分红给的钱,原先一年统共算起来也就七、八千元,现在一个人能有接近4万元的收入了,多亏了党啊”山东省青州市弥河镇桐峪沟新村村民郭中胜满脸笑意地对全国工商联“万企兴万村”调研组说,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村企合一拓宽乡村致富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村企合一拓宽乡村致富路(山东青州走出村企双兴共赢路)

村企合一拓宽乡村致富路

“俺这个村以前是个很穷的闭塞山村,出不来进不去,也没有地方打工,靠天吃饭。现在真是做梦也没想到,俺住上了小楼,住在景区里,这二层小楼儿没花一分钱,喝水不要钱,物业也不要钱,还给俺免费通上了天然气。俺家的收入有土地流转给的钱,在九龙峪景区打工赚的钱,还有村里分红给的钱,原先一年统共算起来也就七、八千元,现在一个人能有接近4万元的收入了,多亏了党啊。”山东省青州市弥河镇桐峪沟新村村民郭中胜满脸笑意地对全国工商联“万企兴万村”调研组说。

近年来,青州市坚持“党委引导、政府搭台、商会牵线、村企唱戏”工作思路,通过实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有效对接民营企业和乡村,蹚出了一条“万企兴万村”、村企双兴共荣的乡村振兴之路。

强化政治引领

在乡村振兴路上把方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有号召,各级党委有呼应,各级工商联组织有落实。山东省青州市编制了《青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印发了《青州市支持工商资本下乡参与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五个专班抓好工作推进落实;各镇街扎实推动党建引领思想到位、动员到位、对接到位,宣传推广各地促联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做法;工商联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引领和商(协)会作用,高质量完成了“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在2021年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及时转段提升为“万企兴万村”,通过走访、调研、座谈,摸清村企实情,率先发出倡议书,带领民营企业下沉镇村寻找“商机”,镇村积极迎合达成合作“契机”,“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方向明、路子实、成效明显。

“万企帮万村”

助推脱贫

围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精准帮扶,以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捐赠扶贫等多种形式,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做实、做深、做出成效。

聚力脱贫攻坚,实现省定贫困村精准扶贫全覆盖。工商联带领企业深入调研,实施“一企一策”,发展“民营企业 就业提升”“电子商务 贫困户”“龙头企业 技术培训”“民营企业 爱心助力”等模式,先后组织16家会员企业对全市25个省定贫困村和4个经济薄弱村实现了精准扶贫全覆盖。

聚力清洁家园建设活动,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向民营企业发出《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共建美丽清洁家园倡议书》,以共建美丽清洁家园活动为抓手,发挥民营企业经济优势,采取捐款捐物、出工出力、村企共建等方式,助力脱贫攻坚。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共有82家执委企业参与106个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

聚力美丽乡村建设,工商资本下乡有亮点。发展工商资本 合作社、工商资本 景区开发、工商资本 康养、工商资本 产学研等“工商资本 ”模式,打造工商资本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的“青州模式”。2020年,46个企业项目列入工商资本下乡重点项目库,累计完成投资51.5亿元,流转土地78535亩,流转户数5910户,辐射带动农户18051户。

聚力金融帮扶,保障农村产业发展。积极衔接各金融机构扎实做好“造血式”金融帮扶,并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紧密结合,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金融保障。

聚力东西部协作,脱贫攻坚同翼发展。青州市工商联与对口帮扶的冠县制定扶贫协作计划,联民生,两地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联民心,走访定向帮扶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联民企,召开商会共建共赢座谈会,促进缔结友好商会;联民愿,强化政治引领和搭桥铺路做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万企兴万村”

实施“三步工作法”

商会作为工商联工作的基层组织和工作依托,是工商联工作的主要抓手,青州市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不断延伸商会组织建设网络,13个镇街商会率先在全省完成建会100%、登记注册100%、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100%,成立青州商会联盟,商会联盟行业协会及联盟协作单位行业协会17家、异地青州商会7家,各商会充分发挥自身在推动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参与社会治理、提供社会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推动“五强四宜”现代化美丽青州建设。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青州探索实施“三步工作法”实现村企双兴。

双推双选结对子。本着“企业自愿申请,镇街和商会审核,工商联和相关部门备案;村自愿申请,镇街审核,市工商联和农业农村局备案”的原则,按照村企共需,村选企、企选村,一村一企、一村多企或一企多村,建立村企结对台账。目前已形成帮扶结对的有40个村19个企业,既帮又兴结对的有93个村68个企业,意向村庄130个,意向企业162个。

双联双促抓推动。村企结对后,工商联与镇街、相关职能部门主动联合,跟踪服务,在信息推送、政策帮扶、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完全支持。企业董事会(企业党支部)、村委会(村党支部)共联共建,商会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三长三书记(即:村主任、村支部书记,董事长、企业党支部书记,商会会长、商会党支部书记)共同抓”工作机制,同时,工商联选派律师执委担任法律顾问,实现契约化管理作保障,制度建设贯穿始终。

双兴双强结硕果。通过村企联建、党建联建,用看得见的发展前景,长期稳定的合理回报,激发双方发展的原动力,实现乡村兴、企业兴,村级党组织强、民营企业党建强,结出双兴双强硕果。如:山东九龙峪旅游有限公司结对桐峪沟村建设九龙峪田园综合体,辐射带动周边弥河镇、王坟镇2个镇12个村,景区内的桐峪沟村人均收入由2011年的8900元提高到2020年的3.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3万元提高到100多万元,村庄荣获省级绿色村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称号,九龙峪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田园综合体、省级旅游度假区,成为城乡特色功能区、旅游休闲新地标和乡村振兴新名片。

作者:■李爱美刘俊伟本报记者张文燕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