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它的特点是施灸时通过对人体穴位产生温热刺激作用,借由经络的传导,从而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防病治病、长寿保健的作用古人常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对于治疗很多疾病都有奇效,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艾灸取穴的正确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艾灸取穴的正确方法(艾灸的治病原理及取穴原则)

艾灸取穴的正确方法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它的特点是施灸时通过对人体穴位产生温热刺激作用,借由经络的传导,从而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防病治病、长寿保健的作用。古人常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对于治疗很多疾病都有奇效。

传统中医认为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依靠周身气血的运行,若气血不足、运行不畅就容易衰老、生病。而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要保持气血运行顺畅,就要祛除体内的寒气。艾灸利用艾火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达到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功效。而且有些艾灸疗法所用的药艾(艾绒中加入药物),燃烧时能散发出温热与特殊的气味,特别易于吸收,因此可以快速地打通人体经络,加速体内的气血循环。

艾灸的取穴原则和配穴法

艾灸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穴位来治疗各种疾病的,因此,在治疗时,取穴和配穴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

艾灸的取穴原则主要包括局部取穴、远部取穴和随取穴,也就是根据脏腑经络学说,以循经取穴为主,并根据不同的病症选取不同的穴位。局部取穴是指用艾灸直接作用在病痛的所在位置,或在病痛临近之处取穴,凡是症状在体表表现明显的病症和较为局限的病症,均可使用此方法选取穴位。远端取穴是指用艾灸作用于远离病痛的经穴,取穴时既可取所病脏腑经脉的本经穴位,也可取与病变脏腑经脉相表里的经脉上的穴位或名称相同的经脉上的穴位。随证取穴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穴位,因为有些全身性疾病难以判辨方位,必须根据病症的性质,弄清其所属脏腑和经脉,再选取适当的穴位进行治疗。

配穴是根据病症的需要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穴位加以配合应用的方法。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