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山东省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点)(1)

第六章 数据库技术与Access2010

1、了解数据、数据处理和数据库的定义

2、掌握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

(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2)人工管理阶段:硬件方面只有卡片、纸带及磁带,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数据不进行保存;软件方面,只有汇编语言,没有操作系统和高级语言,没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只有程序的概念,数据处理的方式是批处理。

(3)文件系统阶段:硬件有了磁盘等直接存取设备,数据可长期保存;软件有了操作系统、高级语言,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提供了数据与程序之间的存取方法;数据冗余量大;文件之间缺乏联系,相对孤立。

(4)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好、数据独立性好、数据存储粒度小、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接口。

3、了解数据仓库的特征:面向主题特性、集成特性、时变特性和非易失特性。

4、了解数据库系统和数据仓库系统的区别

(1)面向用户不同 数据库系统面向单位低层人员;数据仓库面向单位决策人员

(2)数据内容不同 数据库系统存储和管理当前数据;数据仓库存储长期积累的历史数据

(3)数据来源不同 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来源于同种数据源;数据仓库的数据来源于多个异种数据源

(4)数据的操作不同 数据库系统提供联机事务处理;数据仓库提供联机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系统

5、了解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特点:简单、易于掌握和使用,具有跨平台的特性。

6、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和各类人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员、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

7、掌握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DB)之间的关系

8、数据库中最常见的三种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9、了解层次模型的特点

(1)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父结点,这个结点称为根结点

(2)其他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

10、了解根结点、父结点、子结点、兄弟结点和叶子结点的含义

11、典型的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是1968年IBM公司推出的IMS系统。

12、了解网状模型的特点

(1)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父结点

(2)允许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父结点

13、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典型代表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数据系统研究会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提出的DBTG系统。

14、关系模型把世界看作由实体和联系构成。

15、联系是指实体之间的关系,即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16、联系的三种类型: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和多对多联系

17、掌握三种联系类型所对应的具体案例。

18、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在关系模型中,称为关系。

(1)每一列中的分量是类型相同的数据;

(2)列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

(3)行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

(4)表中的分量是不可再分割的最小数据项,即表中不允许有子表;

(5)表中的任意两行不能完全相同。

19、关系数据库被公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

20、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Oracle、Sysbase、Informix、Visual Foxpro和Access等。

21、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

22、元组(记录)-行 属性(字段)-列

23、域:一个属性的取值范围

24、区分 码(关键字)、候选码、主码(主键)的概念

25、传统集合运算:并、差、交、广义笛卡儿积等

26、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和连接

(1)选择:在关系中选择满足指定条件的元组

(2)投影:在关系中选择某些属性(列)

(3)连接:从两个关系的笛卡儿积中选取属性间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

27、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28、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29、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30、了解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

31、了解选择数据库管理系统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