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题李凝幽居注解(显隐文本一文两犊下的香菱学诗解析)(1)

红楼梦第四十八和四十九回写了香菱学诗的故事,一个被拐卖来的丫鬟,经过跟随林黛玉苦学诗词,一番艰苦的努力后,终于懂了做诗的方法并书写出了红楼梦很关键的多首诗词。这个故事如此有名以至于被列入中学语文课本,下面我们从一喉两歌的角度看看她的三首诗,这三首诗分别代表了她学诗的三个阶段。

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其二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香菱所写的第一首诗,专业的诗词家都以为平仄和押韵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生硬直白,思路乱,起承转合幼稚,颈联和尾联错乱,很明显的在堆砌词藻,黛玉说“ 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第一首显然质量不高,但这恰恰乃红楼梦精彩之处。一部伟大的作品,几个一流的诗词大家,为了香菱竟然自造了一首低水平的诗词兰兰慨叹。短短八句诗中分别是中天、夜色、清光、皎皎、良宵、银烛、辉煌、画栏等等。典故出自宋晏几道的《鹧鸪天》:“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

经过林黛玉老师一番指导,香菱便“默默地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地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再来看看她的第二首,就比第一首进步多了,虽然没有寄情寓兴。但品质大为提升。清人陈仅在《竹林答问》云:咏物诗寓兴为上,传神次之。香菱用人迹、隔帘烘托,用花香、轻霜作喻,有了情景相映的意思。香菱经过如痴如醉、人物两忘的学习境界,显然这首已经进步了。

经过长久的酝酿,香菱的第三首诗词已经出类拔萃了。不但立意新奇,构思新颖,对仗也工整,用书中人物的点评来看就成了:“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综合起来看,第一首诗想象力弱,用词俗有点直白无味,因此所以黛玉评说“措词不雅”。第二首诗就有些诗味了,但个别句子显得牵强而生硬,所以黛玉评说:“过于穿凿了”。第三首诗的意境比起前两首开阔好多,句子之间有了内在联系,形成了完整意境。所以黛玉说:“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香菱作诗取得了成功,红楼梦作者着意塑造的香菱和朱红玉的形象也获得成功。其实香菱三首诗词在显隐文本、一文两犊方面还有更特别的含义。林黛玉写诗因为有在太虚幻境游历的经历,因此知道贾府的秘密,香菱的三首诗词里的翡翠、珍珠竟然是贾府丫鬟的名字,晴彩乃晴雯和彩霞的名字,皎皎影团团乃几个女孩子在院子里玩耍的场景。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不但有地域之广远,又道出了愁思之绵长,隐隐约约透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因为两个人没有姻缘名分,却有浓浓的夫妻情份。是的,这几首恰恰属于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借香菱真的笔,抒发贾珠和警幻仙姑之间的诗情画意和深情厚谊。

古诗题李凝幽居注解(显隐文本一文两犊下的香菱学诗解析)(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