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创新”“科技”成为热点的超大型城市,上海4000多平方公里的乡村似乎处于“隐秘的角落”。
不过,当踏上沪郊大地,你就会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产业变革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近年来,上海乡村打好“民生牌”,202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57.21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1%。在良好生态的加持下,持续引入经济活水,培育文化、电商、办公、康养等10多种乡村新业态。到今年底,将建设完成90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20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
作为大都市里的稀缺资源,乡村已经不仅仅承担农产品供应,而是发挥多元功能复合,逐渐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承载地、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推进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建设,发挥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市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志勇表示。
“农业 ”提升经济价值
今年3月,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农业生产者一下推到台前。他们承担起保供重任,昼夜不停打通生产、物流、售后全流程。通过社区团购这一方式,与居民们形成紧密的连接。
打好“民生牌”,保障地产农产品供应,始终是农业的重心所在。相较于其他农业大省,上海虽然耕地面积有限,但基于超大城市科技、人才等优势,仍然大有可为。近年来,上海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建设13个绿色田园先行片区,以及一批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
位于腰路村的清美蔬菜自动化种植基地
崇明“由由”中荷现代农业创新园就是典型案例。作为世界级“植物工厂”,它采用全球先进的种植技术,不仅能抵御气候变化、稳定生产,还能精确控制农产品生长的每个过程。整个项目年产量超过7000吨,平均每天可为上海市民提供30至40吨高品质绿色果蔬。
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乡村与农民的获得感,郊区各出奇招,探索可推广的创新路子。
闵行区开启镇、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并在全市迅速推广。2013到2021年间,上海市农村集体总资产由3800多亿元增加到6600多亿元,增幅近73%;
浦东新区探索“一村一企一联合体”新模式,覆盖72个保留村,共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5家,稳定了产供销,有效解决农民卖菜难。参加产业化联合体的农户年收入达到6万元左右。
乡村人的根在土地,却不能把他们束缚在上头。更多的经济活力,来自“农业 ”潜力的持续释放。一方面,上海通过产业延伸带动增值增效,形成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地产大米从“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继而向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已有近40%的地产稻谷实现了加工转换。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地仓储保鲜冷链设施等项目建设,带动农业主体提升产加销全过程水平,助力蔬果等地产农产品实现全产业链要素有效衔接。
另一方面,上海乡村作为新时期二、三产业创新发展的摇篮,正引进社会资本,盘活集体资产,培育起文化、电商、办公、康养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华为公司在青浦区金泽镇投资100亿元建设研发中心,打造“中国硅谷”。建成之后将导入3万余名科研人才,年产值预计达100亿元,并形成长三角示范区重要的创新产业集群;火热的民宿经济之下,涌现出浦东新区“宿予”、崇明区“顾伯伯”、金山区“青檐”版画民宿等乡村民宿品牌,市民休闲度假有了好去处。这些探索,既盘活农村宅基地等存量资源,也吸引本地人回乡创业,缓解乡村空心化问题。
崇明“久居”民宿在设置KTV、酒吧、餐厅、农产品展销区等之外,还斥资建造了“C-Park”公园以及自有农场
当乡村向着多元功能复合转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收入,数据显示,2012到2021年间,上海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401元增至38521元。
“绿色 ”彰显生态价值
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放在了奉贤区庄行镇浦秀村。这里曾是村民眼里又“破”又“锈”的地方,如今不仅田成块、林成网、水成系、路成环、宅成景,还建成了“青春里”泛家庭式养老社区。“老了就要图个热闹,在家门口就能养老,多好啊!”村里的老人说。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上海各涉农区推进农村地区面貌整体提升,到2021年底已建设了13.3万户美丽庭院,无害化卫生户厕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8%,95%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达标。
宝山区沈杨村林荫步道
村容村貌的提升直观可感,更为“隐蔽”的变化也在发生。近年来,上海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绿肥播种,通过绿色科学手段实现农药和化肥的“双减”。
比如,崇明区持续推广稻鱼共生、虾稻鳖共生、稻虾轮作等稻田立体种养模式,示范面积已达2400亩,既能给水稻增加有机肥,也起到生物除虫的效果。
农业废弃物利用也颇受重视。目前,上海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农药包装废弃物基本全部回收,农膜回收率达到96%。在这些措施共同发力,上海地产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率达到30%,走在全国前列。
道路敞亮了,河水清澈了,乡村已不只是人类的乐园,也是各类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天然场所。农田本身就具备生态价值,发挥着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作用。水稻是上海的主粮作物,稻田系统也是重要的湿地和城市生态屏障。值得一提的是,罗利军团队的“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上海市在农业领域获国家科技大奖零的突破。
基于此,上海还积极构建生态空间。从2012年开始,启动以郊野公园为重点的大型游憩空间和生态环境建设,迄今已经建成开放8处,营造出一处处亲近自然、放飞自我的“归园田居”。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方面,以长江大保护为重要抓手,全力实施“十年禁渔”;重视对本土动植物的保护,一丘之“貉”成为种群自然恢复的典型等。
良好的乡村生态,反过来为经济“加分”。焕然一新的浦秀村,近年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创新试点“三园一总部”,打造生态商务庭院办公群落。凭借实用又新颖的功能设计,以及有力的招商,成功吸引一批企业入驻,除了租金,每年还反哺村集体数十万元。
“融合 ”点亮美学价值
青浦章堰村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整个村落核心区已具雏形。
这个拥有千年历史文脉的村子,以“生长、生存、新生”为理念,将故宅、古桥等修缮翻新,打造128亩项目核心区,融合滨水街区、咖啡书店、时尚餐厅、特色民俗等业态,再现“金章堰”繁华景象。
上海乡村,作为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发祥地,承载着人们的乡愁,蕴含着长久积淀的文化与美学价值。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如何让乡村“美起来”?多方参与的美学探索,正在沪郊大地多点开花。
涉农区通过赋能传统产业以及植入现代产业,让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宝山区罗泾镇塘湾村引入母婴产业,将闲置住房出租给企业后,每户年收益在8至10万元,有人还开起了农家乐、民宿和园艺社等。村里的发展,一并带动了周边的海星村、花红村、新陆村、洋桥村,五村结合各自产业优势形成联动。
市级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塘湾村
金山将百里花园、百里果园、百里菜园作为发展方向。吕巷水果公园内,金山特色农产品玉露蟠桃、施泉葡萄、敏兰蓝莓、板扎猕猴桃等水果给市民提供多样选择。每年春季,树上盛开的桃花与五彩油菜花交相辉映,丰富了市民的赏花体验。
还有一股意料之外的力量,也来到上海乡村。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去往偏远的郊区寻找艺术灵感。他们在当地成立工作室,激活了老旧甚至无用的乡村空间,用创意与灵感为原本沉寂的区域注入活力。青浦区林家村以“稻田林家,艺术乡村”为主题,吸引“丁一鸣绘画艺术工作室”“路上有马工作室”等一批艺术家工作室纷纷入驻,打造“与世界对话的艺术乡村”。
在长期的探索之下,上海乡村已经总结出这样的经验:美学,并非是凭空打造,而是需要“先入为主”的规划,让其自然地落地生根。令人期待的是,基于这样的共识,上海正在推行乡村规划师制度。2021年7月,正式组建第一支42人志愿者团队,为各地行政村的规划编制等流程,提供专业指导与技术服务。
这些“脚下沾着土、鞋上带着泥”的设计师们,将与原住民、建设者、管理者一道,推动当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叠加交融,勾画出一副具有超大城市独特魅力的乡村振兴画卷。
栏目主编:陈玺撼
来源:作者:束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