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秦朝时,韩国有个贵族名叫姬良。他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失败后,为了逃避通缉,便改了姓「张」。他就是后来成为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臣,以足智多谋著名的张良。汉留侯张良(公元前186年),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 汉初三杰之一。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出处(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1)

传说张良意外得到姜太公吕尚所著的《太公兵法》,从而助刘邦登上王位。大部分人认为《太公兵法》就是《六韬》,也有人认为这两个不太一样,一切分歧都源于无证可查——古书都已经找不到了。而《史记》上则说是黄石公给张良授书,即所谓「一桥三敬履」、「孺子可教」的故事。汉朝建立后,刘邦谈及张良时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史记·高祖本纪》)。汉六年正月,封为留侯。死后谥为文成侯。《史记》中有专门的一篇《留侯世家》记录他的生平。

“张良计”,是出奇制胜的代名词,好的点子、计策都称为张良计。击败秦兵入咸阳,设计为刘邦逃过项羽鸿门宴,劝刘邦烧绝所过栈道,表示没有同项羽争夺中原之意,劝刘邦封韩信,使诸侯会战垓下,最后打败楚军;刘邦欲废太子,立爱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吕后也是用张良计使刘邦改变主意,得以保全太子。

那么过墙梯又是什么呢?相信对这熟悉的人就比较少了,下面我们看看过墙梯是怎么回事?

战国时,一次,楚惠王派公输班制造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知道了,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国郢都来见公输班,说:"北方有个人欺侮我,请你帮我杀了他。"公输班不高兴了。墨子说:"我可以送你很多金子。"公输班说:"我奉行仁义,不随便杀人。"墨子说:"楚国土地广大有余,人口稀薄不足,为甚么要用不足的人口,去夺得有余的土地呢?宋国没有得罪楚国,楚国为甚么要去攻打它呢?你奉行仁义,不杀那个欺侮我的人,却帮助楚王去攻打无罪的宋国,这不就是随便杀人吗?"公输班说:"你说的有道理,可是我已经答应楚王了。"墨子就请公输班带他去见楚王。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出处(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2)

墨子见到了楚王,说:"有个人,不坐自己的好车,却要去偷邻居的破车;不穿自己的丝绸,却要去偷邻居的粗布;不吃自己的美食,却要去偷邻居的糟糠。这是个甚么样的人呀?"楚王说:"这个人爱偷盗。"墨子说:"楚国方圆五千里,宋国方圆五百里;楚国富甲天下,宋国一无所有。攻打宋国,这和那个爱偷盗的人有甚么区别?"楚王说:"虽然这么说,公输班已经给我造了云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国。"于是墨子请求和公输班当场演示攻守战阵,楚王同意了。墨子解下皮带作城池,和公输班各拿木片作器具,比试起来。开始时,墨子守城,公输班换了九种攻法,都没有成功;轮到公输班守城,第三次就失败了。公输班放下了木片,墨子说:"我已经派了三百个弟子去帮助宋国守卫城池,他们每一个人都会我的守城办法。"

楚王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我决定不攻打宋国了。"

这就是过墙梯的由来,以前的人为赞叹张良的智慧,在坊间流传一句俗谚:「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在现代也常用到这句话就比如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中,片尾唐伯虎点秋香时,最后一招龟派气功,结果发现有些新娘带了面具后很愤怒,这时候华夫人也有一句台词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