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国家公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对外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此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简要介绍了《规划》的总体情况。

国家公路网2035规划图高清(国家公路网规划公布)(1)

▲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图 据《国家公路网规划》

据悉,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同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对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作了部署安排。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国家公路网的规划与建设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主通道能力还存在不足、城市群都市圈区域网络不够完善、路网覆盖深度不充分、路网韧性和安全应急保障能力还需提高、与其他运输方式统筹融合衔接不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绿色智慧发展水平不高等。

在《规划》的主要内容上,孟玮介绍,《规划》提出了国家公路网到2035年的布局方案,总规模约46.1万公里。

在国家高速公路网方面,据介绍,明确了“维持总体稳定、实现有效连接、强化通道能力、提升路网效率”的总体思路。“维持总体稳定”是指保持原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和框架总体稳定,优化部分路线走向,避让生态保护区域和环境敏感区域;“实现有效连接”是指补充连接城区人口10万以上市县、重要陆路边境口岸;“强化通道能力”是指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主骨架为重点,强化城市群及重点城市间的通道能力;“提升路网效率”是指补强城市群内部城际通道、临边快速通道,增设都市圈环线,增加提高路网效率和韧性的部分路线。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总里程约16.2万公里,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以及6条地区环线、12条都市圈环线、30条城市绕城环线、31条并行线、163条联络线组成,未来建设改造需求约5.8万公里,其中含扩容改造约3万公里。

在普通国道网方面,明确了“主体保留、局部优化,补充完善、增强韧性”的总体工作思路。“主体保留、局部优化”是指以既有普通国道网为主体,优化路线走向,强化顺直连接、改善城市过境线路、避让生态保护区域和环境敏感区域;“补充完善、增强韧性”是指补充连接县级节点、陆路边境口岸、重要景区和交通枢纽等,补强地市间通道、沿边沿海公路及并行线,增加提高路网效率和韧性的部分路线。普通国道网规划总里程约29.9万公里,由12条首都放射线、47条北南纵线、60条东西横线,以及182条联络线组成,未来建设改造需求约11万公里。

会上,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王松波介绍,“十四五”时期,将有序推进对加强国际、区域、省际联系具有重要作用的路线建设,优先打通主线和省际待贯通路段,实现“71118”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此外,实施京沪、京港澳、长深、沪昆、连霍等国家高速公路主线拥堵路段扩容改造,提高主要公路通道的通行能力。普通国道方面,一是优先打通G219和G331等沿边国道,实现等外及待贯通路段基本消除;二是稳步推进出疆入藏战略骨干通道建设,提质改造川藏公路G318线;三是推进城市群地区拥堵路段和城镇过境路段改造;四是继续推进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到“十四五”末,实现东中部地区普通国道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西部地区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70%。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副司长周小棋还介绍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四个国家级的干线公路规划,上一个是2013版规划。本次《规划》与2013版规划相比,规划总规模增加了约6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净增里程约2.6万公里,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的主骨架没有变,主要是增设了12条都市圈环线、11条并行线和58条联络线,调整了6条既有规划路线走向;普通国道净增里程约3.4万公里,主要增设101条联络线,调整了41条既有规划路线走向。新的规划路网进一步加强了对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的支撑,国家高速公路网整体覆盖范围从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及以上城市,进一步延伸到了城区人口10万以上的市县,普通国道进一步补强了地市间通道和对重要景区的连接。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吴阳 北京报道

原标题:《国家公路网规划》公布:到2035年总规模约46.1万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