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像系比较庞大,它们的造型较为复杂。佛像有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造像,有汉地造像,但多数为西藏本地造像。它源于古印度佛教晚期的密宗金刚乘、时轮乘、易行乘,同时又有西藏原始苯教的融入之中,蒙古、汉地的一些风格也融入到藏传佛教的佛像之中。
藏传佛教像系比较庞大,它们的造型较为复杂。佛像有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造像,有汉地造像,但多数为西藏本地造像。它源于古印度佛教晚期的密宗金刚乘、时轮乘、易行乘,同时又有西藏原始苯教的融入之中,蒙古、汉地的一些风格也融入到藏传佛教的佛像之中。
藏传佛教的佛像造型极为丰富多彩,有慈眉善目、面貌安详的显宗佛像;凶神恶煞、多首多臂的密宗佛像;妩媚动人的度母像;面憎目狞的佛母像;极美与极丑、极善与极恶的众神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彩多姿、反差强烈的众佛神世界。西藏本地除按《造像度量经》成佛造像外,还有内地和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造像流入,特别是本早期造像一下子把诸佛特征说清很难,下面仅就一般的特征说点个人看法,供参考。
西藏早期佛像的特征:佛头戴三幅冠(三叶冠、三花冠的简称),底座无十字金刚。其中宋代藏佛的主要特征,有头顶叶子,佛带衣纹,衣纹比较细,左臂胳肘与背身辖起。宋代之后有一个小空洞。宋代的造像风格中白格(东印度)、尼泊尔风格影响较大;显密二宗佛像有明显区别。显系:释迦牟尼及八大弟子,密宗佛像方位:中位大日如来(毗卢那耶佛)白色;东方位阿措佛(蓝色)南方位宝法佛(金色)北方位不空佛(绿色)西方位阿弥陀(红色)。藏传佛教佛像的分类:一、祖师系;二、佛系(一般密宗的佛像在前;显宗的佛像在后);三、菩萨系;四、佛母系;五、罗汉系(藏传佛教之中有十六罗汉);六、护法神系;七、财宝天王系等。在藏传佛教佛像之中,祖师的地位较为尊贵;男女双身像是藏传佛教中特有的内容;女神像愤忿也是藏佛像中明显的特征。
藏传佛教佛像的基本特征:
1.工艺性比较强,艺术性比较弱,时代特征不甚明显藏传佛教的匠师们,造像必须严格按照《造像量度经》的规格制作佛像。按照固定的程度重复的制作,难免是千佛一面,工匠的创作灵感只有体现在佛像的工艺与技巧上。所以造像在形式上变化的比较慢,一种样式它也可能延续几个世纪,但工艺性比较强,艺术性比较弱,所以在辨别佛像的年代时,看不到明显的时代特征。
2.无字像多,有字像少见。藏传佛教佛像,几乎没有纪年与题款,即使有也大多为六字真言、咒语,更罕有藏文纪年。在元、明、清时期,内地塑造的佛像中,偶尔可见汉文题款。现存于世的佛像大多数都是在50百米以下的造像,较为珍贵的早期佛像大多数只有十几厘米甚至几厘米,其原因是小型佛像便于保存和携带。藏地的佛像在断代上比汉地佛像困难大的多。
3.汉地佛像断代的依据是时代特征,藏传佛像断代依据是区域风格。藏汉长期一家又与中亚、印巴次大陆相接壤,所以西藏苯教文化、印度文化、中亚文化、汉地文化等都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和影响。古代的于阗和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孟加拉(原东印度)、尼泊尔、印度等地,对藏地佛像艺术等有深刻影响。所以,国外的工匠们长期在西藏造佛像,同时把技术传授给藏族工匠。同时,印度原产地的佛像大量不断进入西藏。在西藏保存的佛像中,大量地保存着处来的佛像艺术。西藏不同地区的佛像,都吸收了外来的各种艺术的风格,佛像的造像艺术相互交织,佛像的风格非常的复杂纷繁,面目多样化。藏地的佛像与汉的佛像截然不同之处:汉地佛像主要区别是时代的特征;西藏藏地的佛像在于产地区域的风格。
西藏的本土佛像十世纪以前的较少。公元7-9世纪吐蕃时期,即佛教的前弘期,从有关藏文古籍记载中看,汉地、于阗、尼泊尔经印度工匠、曾在西藏塑造了一些佛像,他们把各地的佛像风格、造型都体现在藏地的佛像之中。此时期的佛像遗存在世的极少,因公元848年朗达玛灭佛时,吐蕃时期的大部分寺庙、佛像,遭到了摧毁,即使有原来的佛像,由于后人的不断妆修,它的特征明显减少。
公元10-13世纪,藏传佛教的后弘期,佛像的造像形式大多模仿外来的风格,基本上西藏西部地区受克什米尔、印度西北的斯瓦特(今巴基斯坦瓦特河谷地区)的影响较大。西藏的中部、南部受印度东北帕拉王朝与尼泊尔艺术的影响较大;藏东受汉地的艺术影响较大。
公元14-16世纪,西藏的佛像风格已逐步的渐渐成熟,到了公元15世纪,西藏的造像艺术、工艺达到了高峰。元代、明代西藏与内地的关系比较密切,元代西藏的造像面站与佛饰接近蒙古人;明代的西藏造佛从整体看显得粗犷而厚实。藏传佛教从东传入内地,形成了汉造佛风格的融合。
公元17-19世纪,是西藏佛像艺术发展的后高峰期。在公元18世纪前后,清朝政府扶持格鲁派,此时格鲁派兴旺发达,同时促进了佛像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这是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以上配图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与笔者互动交流请关注天珠与藏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