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被视为丑陋、不健康的作品,而冠以“淫书”之名;实际上,作者写西门庆这一家人的生活,就等于写全社会的缩影。而本著则浓缩原著中西门庆与潘金莲勾搭一节而成,提示世间男女或善或恶的本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是一部描写市井人物的小说,有人认为它是第一部文人独创的小说,所以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分水岭。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它还是第一部细致的描述人物生活、对话及家庭琐事的小说,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人认为,虽然由于小说中有性描写,使它对市井之民构成了吸引;但只有对传统文化有相当认知的人,才能够真正读懂、读透它。

(都说金瓶梅是本小黄书)(1)

晚清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欲解放”的时代。实际上晚清是个非常悖论的时代。《金瓶梅》恰恰是这一悖论时代的特殊的文学产物。小说一方面对种种人欲泛滥的现象津津乐道,甚至不乏艳羡;另一方面却又对小说人物欲望过度多造成的后果流露出深切的焦虑。

西门庆显然就是这种“过度”最触目惊心的具体表象。他善于夤缘钻营,巴结权贵,在县里包揽讼事,交通官吏,知县知府都和他往来。他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聚敛财富,荒淫好色,无恶不作。西门庆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趾高气昂、不断挑战自己不该触碰的事情。实际上导致他最后丧命黄泉的不是他的性欲失控,而是他总是想要得到他所不能或不应得的。譬如他与奶娘如意私通时,他特意问如意,她是谁的老婆,为了讨好西门,如意急忙说“我今天是你的老婆”。出人意料的是,西门却不领情,坚持要她说她是熊旺的老婆,但今天属于了西门。显然西门庆要享受的是那种占有意识,而且占有的不是一般无主的女人,而是已经有主的,也就是别人的老婆。更有甚者,他还要如意这个被占有者亲口向他自己确认他占有着他不应该占有的别人的老婆。而小说中那位神秘而可见不可及的蓝氏(他同僚的太太)成了自己因气太盛而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的终极象征。他将许多他能轻松得到的女人想象成为那永远得不到的蓝氏,而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与她们许多人连续发生性关系以解他垂涎蓝氏的饥渴,最后终于脱阳而死,从而验证了小说中的一句看似老生常谈的谚语:“一己精神有限,天下色欲无穷。”

西门庆一个一个地寻找女人去征服,一个到手了以后又不断寻求新的掠取对象,而最终反倒致使他本人为自己无尽的欲望所征服。

(都说金瓶梅是本小黄书)(2)

而书中潘金莲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女性形象。

西门庆的死,她当然要负一定责任,因为在西门庆已非常虚弱的情况下,她逼着前者吃下春药,并屡屡与其房事,直至其最后脱阳而死。进而完成了西门庆的因果报应并应验了上面提到的那句谚语。

从对西门庆实施因果报应这一层面上来讲,潘金莲也许显得并不那么罪恶滔天,因为这是西门庆自食其果的下场,她仅仅是导致这一因果报应得以完成的一个工具而已。从另一层意思上来看,也更具有深意的是,潘金莲是小说中为数不多能敢于直接挑战西门庆男权的女人之一。作为一个所谓的“淫妇”,她同时也是以一个女性欲望主体出现的,提醒读者女人也是有欲望的人,而这种欲望在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时,会变得极其危险。况且在西门庆家里这样一个尔虞我诈的妻妾成群的环境中,她的许多作为也是有其特殊原因的。

(都说金瓶梅是本小黄书)(3)

全书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社会,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开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彻底暴露出人间的肮脏与丑恶。西门庆一方面凭借经济实力交通权贵,行贿钻营,提高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又依靠政治地位贪赃枉法,为所欲为,扩大非法经营,从而成为集财、权、势于一身的地方一霸。作品还通过西门庆的社会活动,反映了上自朝廷下至市井,官府权贵与豪绅富商狼狈为奸、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的现实,从客观上表明了这个社会的无可救药。

以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为代表的诸多女性,尽管出身、性格、遭遇不尽相同,但都被超常的情欲、物欲所支配。她们以扭曲的人性去对抗道德沦丧的夫权社会,又在人性的扭曲中走向堕落和毁灭。

有人说:“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