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经验交流会简报(顺德数学之窗勒流中心小学黎敏芝体积单位说课分享)(1)

  说课视频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会简报(顺德数学之窗勒流中心小学黎敏芝体积单位说课分享)(2)

  说课稿  

把握度量本质,深化量感培养

勒流中心小学 黎敏芝

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体积单位》为例,说说我在量感教学中的探索。下面将 从说研究、说教学两个方面进行课前说课。

一、说研究,明方向

(一)说联系

在“图形与几何”的领域,度量的内容贯穿始终。在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体积和容积,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学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搭建了 桥梁,对提升学生的度量意识,发展量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说学情

共性学情:在日常的生活经验中,学生对物体的体积大小有一定的感知,但大多数学生 只有模糊的印象。

个性学情:为了摸清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我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 握了体积这一度量对象的概念,有单位累加的意识。

(三)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体积单位(厘米³、分米³、米³),能对常见的物体选择合适的体 积单位进行合理估测和度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操作交流中,经历体积单位的建构过程,感受 1cm³、1dm³、1m³的 实际意义,进一步体会度量的本质,深化量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成功的乐趣,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实践 拓展,树立民族自豪感。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体积单位(厘米³、分米³、米³)。

教学难点:能正确用体积单位估测和度量常见物体的体积。

二、说教学,展思路

(一)说教材处理

为了更好地解决重难点,我研读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发现人教版和苏教版都直接揭示体积 单位的定义,而北师大版则是用学生已有的度量经验和方法,迁移类推到体积单位的学习上。在尊重教材、活用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做单位”,同时,还借鉴了苏教版 在认识体积单位后,加入单位累加的环节,更突出知识的整体性与结构性。

(二)说教学过程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标理念,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会简报(顺德数学之窗勒流中心小学黎敏芝体积单位说课分享)(3)

针对所拟定的重难点,下面重点说说以下两个片段。

片段一:迁移类推,唤醒量感

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入手,引导学生通过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迁移类推,自主建构出体积 单位,唤醒量感,体会所有的度量,就是在数“单位”的数量。

1.导入环节: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判断体积的大小。

2.唤醒旧知:通过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回顾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建模过程,并激活学 生已有单位累加的经验。

3.迁移类推:结合面积单位的定义,迁移类推出体积单位的定义,有助于学生构建度量单 位的完整体系。

4.初步感知:以 1 立方厘米为标准,把长方体切割成 6 个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即长方 体的体积是 6 立方厘米,初步感知度量的本质。

片段二:操作体验,内化量感

量感的建立必须以操作体验为基础。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通过思维参与、 形成表象、内化新知,建立体积单位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解决重点。基于以上思考,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认识 1 立方厘米

1.找一找:请在学具中,找出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的物品。

2.切一切:用橡皮泥切出一个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3.比一比:用切出的橡皮泥与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比一比。(让学生在“找、切、比”的活动中,感知 1 立方厘米的大小。)

4.搭一搭:搭出一个体积为 8 立方厘米的图形。(在单位累加的过程中,感受 8 立方厘米的大小,体会形状不同,但体积相同。)

活动二:认识 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

1.做一做:利用学具做一个 1 立方分米和一个 1 立方米的正方体。

2.拟一拟:模拟出 1 立方分米的空间。

3.站一站:1 立方米的空间可容纳多少名同学。(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活动三:建立现实模型,理解体积单位的累加

1.建立标准: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体积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

2.回顾问题:课前的两个长方体,“你现在知道它们的体积大小吗?”

3.引导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进行度量。

4.教具验证:让学生体会到计算体积的大小,就是体积单位的累加。

(三)说练习处理

1.课内练习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会简报(顺德数学之窗勒流中心小学黎敏芝体积单位说课分享)(4)

(1)选一选:加深对体积单位的理解;

(2)填一填:强化对体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

(3)数一数:深化度量的本质。

2.课外作业

北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举办冬奥会和夏奥会的城市。冬奥会时,冰壶项目就在水立方 场馆进行。请查阅关于水立方的资料,并了解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

(四)说教学评价

1.运用激励性语言

2.积分奖励制度

3.课堂评价量表

(五)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会简报(顺德数学之窗勒流中心小学黎敏芝体积单位说课分享)(5)

板书设计清晰呈现从线到面到体,实现了一维、二维到三维的有效跨越。纵观本课,基于 度量本质,帮助学生建构度量单位的完整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量感。

附 1:课前调查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会简报(顺德数学之窗勒流中心小学黎敏芝体积单位说课分享)(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