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金秋九月迎新意,水雾朦胧兴正浓新学期第一天,江苏各地中小学生以多种形式同上“开学第一课”,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江苏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回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江苏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回播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金秋九月迎新意,水雾朦胧兴正浓。新学期第一天,江苏各地中小学生以多种形式同上“开学第一课”。
学生再少,仪式感从不缺席
启东市启隆学校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上,目前学校有6个教学班,总共93名学生。本学期一年级新生报到12名,其中本地学生2名,其余均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人数虽少,但仪式感却从未缺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9月1日上午8时30分,随着国歌响起,国旗冉冉升起,全校师生整齐地站在操场上,向鲜艳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每年开学第一课,学校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
“同学们,我是你们的班主任周老师。”一年级教室里,周慧伟正在给新生做自我介绍。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只有12名学生,周慧伟的声音也是格外响亮。除担任一年级数学老师外,周慧伟还负责一、二年级的体育、美术两门课程。虽然学生少,但周慧伟还是认真地备好五门课的教案。
学生再少,但课程一门都不缺。课表上,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科学、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课程一应俱全。“学校老师都成为了‘多面手’!”校长龚海兵介绍,学校通过科学调配师资,严格按上级课程标准,开足开好各类课程。
组织学生核酸检测、布置新学期开学典礼……开学第一天,启隆学校教导主任滕卫花从早晨7时就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虽然忙得像个陀螺,但一件件事情落实好,心里也很踏实!”滕卫花打趣说。
今年是滕卫花在岛上工作的第十二年,每周她都需要跨江摆渡来校上班。家人多次提出希望她回市区工作,都遭到了拒绝:“哪怕只有一个孩子,我也要上好每一节课!”据了解到,目前启隆学校在岗教师16人中,像滕卫花一样家在岛外的有13人。每周一早晨,甚至周日下午,这些老师就要跨江摆渡赶到启隆镇,等到周五下班后才能过江回家。
生态文明,从点滴做起
从9月1日起,《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办法》正式实施。而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作为“国家绿色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学校,也同步启动了“培育儿童绿色素养的学校生态文化建设”项目。在校园里,有一群“长江大保护小使者”,用行动保护母亲河。在“开学第一课”上,学校生态文明教师陈菲旸以“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为主题,以师生互动的形式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态文明主题课。
“同学们,我们凤凰花园城小学位于南京的河西地区,毗邻长江,那,你们了解长江吗?”当陈菲旸老师发出问题时,学生们纷纷举手应答。“我知道我知道!长江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长河。她全长6387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干流经过11个省区市,最后汇入东海。” 尤睿祺小朋友抢答道。“我老家在江心洲,住在长江边,听奶奶说她小时候常常看到江豚在江面戏耍,他们叫江豚‘江猪’,特别有趣,现在我也看到长江中的江豚啦!”夏嘉恒小朋友兴奋地说。
“2019年,我们还是一年级学生时便加入了‘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用我们的方式了解母亲河、保护母亲河。”四年级的汤丁权同学已经是一名优秀的“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学弟学妹们,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加入长江大保护的队伍吗?”作为长江大保护基地学校,每年“六五环境日”,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老师会组织学生到长江边采集水样、空气和土壤样本,收集在江豚瓶中,用他们的成长目睹长江治理的成效。同时,学校还会组织同学们观察长江的自然风貌,捡拾江边垃圾,用一点一滴的努力,见证长江的水更清澈、风景更美丽。
9月1日,金陵中学附属初级中学迎来了首届初一学生,他们的“开学第一课”被搬上了“长江传奇”号游轮,课程采用“探访红色地标 移动课堂”的形式,从文化、历史、生态、科技、法律等多个维度,向同学们全景展现“一条人文滨江带,半部金陵发展史”。这不仅是在长江上开启的“开学第一课”,还是长江给学生们上的“开学第一课”。
新学期有新校园,也有新礼物
9月1日,位于徐州市西北边缘的铜山区何桥镇的3552名孩子们回到了熟悉又“陌生”的校园。假期中,该镇七所村小的教学楼粉刷后焕发新颜,干净明亮的教室中连门锁都是崭新的。虽是村小,但校园中古色古香的和雅书院、葛公亭、宇轩阁在暑假中被修整后,活力满满。
何桥镇七所村小的教师们,在新学期借助一年级新生入学的契机,特地设置签到墙、“播种”小树苗、入学宣誓和感恩父母等环节。此外,学校还特别设置了开学第一节音乐课,国歌声、少先队队歌响彻校园,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信、幸福的笑容。“作为铜山区最偏远的乡镇,镇上的留守儿童较多,新学期我们计划尝试加强乡村学校美育工作建设,通过‘乡村音乐课堂’‘双师课堂送教’等活动丰富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何桥镇小学中心校校长赵成水介绍道。
9月1日,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门口热闹非凡,同学们穿着整齐的礼服,在老师们的迎接中走进校园,观察着学校的“新”变化……新任校长余颖为同学们准备了神秘的“新时代六艺”礼包:一个魔方、一个口琴、一盒游戏棋、一本书、一个毽子、一块抹布。余颖开心地告诉孩子们:“魔方是‘数’的代表,希望你们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生发‘新智慧’;毽子,带给你‘新活力’,少年强则中国强,拥有强健体魄、健康人格,我们的强国之路就有了最基础的保障;口琴能吹出美妙的乐曲,带给你看待生活的‘新视野’;一盒棋凝聚着东方的智慧,启发着无数的‘新创造’;一本好书有意境、有韵味、有风骨,呈现给你一个别样的‘新世界’;一块清洁布,象征着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好品质,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相信你们一定能够为自己、为他人构建一个美好的‘新生活’!”
南京外国语学校明远小学是南京外国语学校南部新城教育集团开办的第一所公办小学。走进新校园,便能看到趣味十足的拍照打卡点,“爸爸,快点帮我拍照”,同学们纷纷合影留念。“咚咚咚 ……”不远处传来阵阵鼓声,同学们用稚嫩的小手敲响鼓声,期待着在新学期一“鸣”惊人。在“星星相印”仪式墙上,同学们按下彩色手印,留下成长的印记。“朱砂启智”处,老师们在一年级新生的额头正中间点上红痣,和蔼地为小朋友们送上祝福。“开学有礼”台前的笑声此起彼伏,原来是同学们正在开“盲盒”,领取专属惊喜小礼物。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南湖的红船就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同学们心目中的摇篮是什么呢?”9月1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的“开学第一课”上,该校大队辅导员刘叶的提问刚结束,在场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摇篮是妈妈的怀抱。”“摇篮是爸爸的手推车。”“我觉得我们的学校就是摇篮,教我们学知识。”大家畅谈着心中的“摇篮”。刘叶肯定了同学们的想法,也向同学们提出了新学期的期望:“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能够勇于追梦,并且学习红梅那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坚持,勤于圆梦,相信五彩斑斓的梦想定会照亮同学们的成长之路!”
南师附小仙鹤门分校校长赵敏还给孩子们讲了“红梅扣”的故事:“敬爱的给青少年提出要求——必须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我们给大家准备了漂亮的红梅扣,我们期待,每一位同学都是一朵迎寒绽放的梅花,传承自强不息、奋勇担当的中国精神,做一个具有新时代红梅精神的小学生!”
“顺着楼梯而上,一座大型群雕‘千帆竞渡过长江’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数了数,它是由49根高度不同的红色金属柱组成……”开学典礼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红色小队”成员们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自己的红色寻访故事。开学第一天,“小南狮”们用短剧、快板、音乐朗诵等多种形式分享各自充实的暑期生活,同时也对即将开启的新学年充满期待。“从珠江路校区搬到四牌楼校区,长大的感觉真好。”三(8)班的彭慎之说。
“迈入高一,就是迈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在学习上,高中比起初中,学科更多元、知识更深入,这也要求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打好基础,钻研难题,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在生活上,我们需要适应紧凑的时间安排,争分夺秒学习的同时,统筹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参加文艺活动,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而努力。”在南京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的开学典礼上,高一(3)班的张朝越为自己也为同伴们打气:“然而,苦和累是可以预见的,收获和成长也是可以预见的。人,因为不断挑战困难而强大,因不断战胜自我而辉煌。我们,因为有梦,所以目光始终坚定如初;我们,因为有盼,所以可与日月同行。”
胡楠 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新学期,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开学第一天,“劳动第一课”也热闹开启。早八点,南京市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操场上的做菜展台已一字排开,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一应俱全。切菜、倒油、下锅、摆盘……在食堂师傅的指导下,八位小厨师两两搭档,不一会儿,菜香扑鼻而来。五(5)班李梦婷和三(1)班王语萱两人一组,正在专心致志地烹制可乐鸡翅,一个拿鸡翅放进油锅,一个拿锅铲熟练翻面,一招一式干净利索,“大厨范儿”十足。李梦婷开心地说:“我很喜欢做菜,现在已经会做酸汤肥牛、鸽子汤,可乐鸡翅也是我的拿手菜。”原来,今年暑期,江北新区高新实小开展了“砺新小当家 厨艺顶呱呱”主题活动,这八位同学是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小厨师,经自主报名、班主任推荐后,开学第一天就当起了“小老师”。
“把大蒜瓣大头朝下,均匀地插进松软的泥土里。”当天,学校砺圃园还迎了来一群“小菜农”,几位同学跟着学校菜园负责人多多阿姨开启新学期第一次下地劳动。“太有趣了!”三(5)班王晟睿同学说,“以后我会常来给大蒜浇水,期待能早日见到蒜宝宝!”
胡楠 摄
“在学校用餐的孩子很多,但对食材如何上桌却知道得很少。”据校长徐雪晶介绍,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因地制宜,创造条件,为孩子们提供广阔的劳动教育课堂。她说:“其实,孩子们学这些并不难,我们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给予孩子们劳动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技能。”
为了给学生更多劳动实践的机会,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将西北角的小花园改成约200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这里是学校新开辟的农耕园,分为种植区、花卉养护区、果实旋转宣传栏。在这里,你可以经历播种、除草、施肥、收获的全过程,可以收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喜悦!”开学第一天,学校就安排了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带领新入学的弟弟妹妹们逛校园。来到农耕园处,新生们被绿意葱茏的小天地深深吸引,“太有意思啦!希望我能在这里种出美丽的花朵!”“我家里种了很多多肉植物,我会教其他小朋友一起种更多可爱的植物!”除了农耕园,学校还特别开辟出四间劳动教室,分别是木工教室、编织教室、陶艺教室以及烹饪教室。在木工教室里配备了安全的工具、电子车床等,学生们可以进行加工,还有激光雕刻、3D打印。
“从奔跑到飞翔,骑单车到月亮,多少闪光的梦,到达是因为敢想……”9月1日下午,一堂以“传承劳模精神,奋斗筑梦未来”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正在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分校方兴分校进行。
这堂课的第一位授课老师是全国劳动模范、南京港机重工制造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技术管理部部长、高级工程师沙夕兰,她从“贝壳抓斗”和“梅花抓斗”讲起,分享了自己设计特殊漏斗申请专利的故事,勉励学生们在人生路上踔厉奋发、坚毅笃行,争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从事了一辈子导弹研究工作,我有三点体会:一是服从国家需要,不畏艰难困苦;二是正确认识困难;三是解决问题要有自己的主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电子对抗副总研究师、航空信息对抗总体部科技委主任、首席专家戎建刚教授讲述了自己所在团队科研攻关的经历,他把导弹喻为人,导引头喻为人的眼睛,讲解生动形象,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蒸蒸日上。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方兴分校德育主任吕迎表示,劳模精神进校园的活动,拓宽了劳动教育的育人路径,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劳模身上的闪光点,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向劳模看齐。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张耀文 丁宏波 谢诗涵 叶真 见习记者 贺奕
实习生 冯煜雯
编辑: 叶真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