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出席大会

并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青春孕育无限希望

青年创造美好明天

一个民族

只有寄望青春 永葆青春

才能兴旺发达

百年征程

这一代青年人承担着

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历史重任

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振兴与国家的强大

伴随而来的

也是对当代青年人更高的要求

站在国家发展的重要时刻

站在青年成长的十字路口

青年一代应该如何面对?

我们带着这些人生的不解

给园子里的老师们写信请教

也很荣幸

得到了他们的不吝赐教

值此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

与诸君共勉

1977级·做青石般坚实的支撑

111周年校庆

也是高考恢复后清华首届毕业生

毕业四十周年纪念

主楼门前的青石阶

是他们馈赠给后来人的礼物

甘为铺路石

是这一代人的坚守

不负韶华,努力成长

是他们对我们的期望

几位77级的老学长们

给了我们这样的寄语

1982年,我们77级毕业了。我们给学校留下的纪念是主楼前一块台阶,上面刻着“一九七七级一千零一十七名同学,一九八二年”。这意喻着我们77级同学永远甘做铺路石的愿望和决心,让一批一批的学弟学妹们从我们肩上踏过去,天天上台阶,天天有进步。

2002年,77级毕业20周年时,大家决定,继续刻台阶,往上面刻,100年不变。因为这块台阶之上还有10个台阶。每10年一次大聚会,我们就刻一块“一九七七级多少多少周年纪念”,这样可以刻100年。如果77级中有人能活到120岁,就可以代表我们在主楼的台阶上刻到最高一层。那时我们的一切夙愿就都可能实现了!

1977级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是人才辈出的一代。40多年过去了,我们当中,有人已经很有出息,很有成就;也有很多人依然在默默地耕耘,依然默默地甘当台阶;有些人已经退休,还在发挥余热。我们要做的仍然是,做好每一件事,不管大事小事,有困难带头去干,有责任主动去担当,还要能忍辱负重。是人民培养了我们,给了我们机会,给了我们时间,给了我们所能给的条件。于是,报效祖国成为我们永远的使命

这就是我要讲的“七七级台阶”的故事。

我们已经毕业40年了,清华的校训、校风、学风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骨子里,成为我们永不停步的巨大动力。现在,连同第一块台阶,一共是5块台阶了。你们一定要抽空去看一看!

你们来信说希望我们这些师长有所寄语,那就是:让我们一起做“台阶”的一员,把清华的薪火永远相传下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做铺路石,让学弟学妹们踏着我们的足迹,天天有进步!

——清华大学教研院教授 王孙禺

20年前,在77级毕业20周年的2002年的校庆日,大家又相约母校,一致商定,此后每隔10年,都将“一九七七级”的字样刻向主楼的上一级台阶,表示我们初心永在,表达我们对母校的热爱和对同窗的深情。这一庄严的决定,用“1977级世纪宣言”固化下来,“宣言”收录于77级毕业30周年的纪念文集中。这就是现在人们可以看到的,从主楼第二组台阶的最下端算起,有四层台阶,用相同的字体分别刻着“一九七七级毕业十周年、二十周年、三十周年、四十周年纪念”之来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我们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学校的办学理念更加明确,软硬件环境明显改观,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年轻的清华学子迎来了施展才华的难得机遇,希望同学们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和国家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不负青春韶华,努力成长为肩负并实现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清华大学能动系教授 袁新

青年与和平的关系(他们对青年说)(1)

1977级1017名学子留给母校的珍贵纪念“台阶”

天天上台阶

天天有进步

是77级学长们

给我们最真诚的教导

“你们一定要抽空去看一看”

台阶和肩膀

他们都给我们了

学习·是以社会责任为己任

如果说主楼的台阶

是111周年校庆

最厚重的礼物

那么师长们最深入人心的教导

就是教会我们

如何在学习科研中

看见社会责任

每每看到你们在科研岗位上奋斗的场景,我都会想起多年前我和青年朋友们一起奋斗的一段往事。1996年夏天,为了研发可以替代国外版本AutoCAD的系统,我与166名师生一同来到广东一家模具厂,大家朝夕相处,一起睡地铺,一起封闭开发。作为总指挥,我提出了“BUG不过夜”的口号。那时候,经常到凌晨3点多,还有同学在机器前改BUG,而在他的身后却站着同小组的十多个人一起思考问题。这些奋斗经历,不仅让师生之间建立了长久而深厚的感情,也让二维CAD系统开发会战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

26年过去了,“BUG不过夜”的传统依然在延续。软件学院的IoTDB课题组,通过定期组织“BUG不过夜”会战,将IoTDB打造成全球排名顶尖的Apache项目,带动了来自中美德英澳等国170余人共同成为该项目的代码贡献者,实现了月超万次的项目源码下载量,让开源精神在中国高校开花结果。“BUG不过夜”已经成为了师生一起树立的信仰、追求和目标。有共同信仰才能不畏工作中的困难,有共同的追求才能把劲往一处使,一起坚持才能“做成事”。

“BUG不过夜”是一种优秀的传承,做好科研工作,我们还需要把更多优秀的精神传递好、发扬好。

同学们,我们正经历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充满挑战与机遇。锻炼真本事、解决真问题是大家行稳致远的不二法门。我想勉励所有青年学子,期待大家结合国际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国民经济重大现实问题以及人民健康生活的需求,做出真成绩,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教授 孙家广

创新是大学的灵魂,优秀的学生就是要大踏步地创新,有仰望天空的心境,有闲暇讨论感兴趣的问题,能够心无旁鹜地进入研究工作,在春风化雨中茁壮生长,科学研究心事定,宁静致远梦成真。你们选择了清华,是因为清华的学术声誉,期望在清华的学习生涯能够改变你们的一生。你们选择了导师,是把学术前途托付给了导师,组成师生命运共同体。你们要善于提出问题。像蜜蜂那样“博采众长”,像蚊子那样“一针见血”。你们要与导师互动,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是在学习,教学相长。你们要全身心投入学习和研究,认真不一定成功,不认真一定不成功。要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追求,学会学习,公转与自转结合,在研究中发挥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想,产生创新成果。

——清华大学航院教授 庄茁

一个新生事物在社会发展的阶段当中会出现很多不适应。一个新的东西,就像一个幼芽,需要浇水,需要修枝。在整个过程当中,一个新的事物在社会中不断碰撞、磨合,既要适合社会,又要有新的发展理念。它肯定要经过磕磕碰碰,也会走一些弯路。一条路能直达到目标,世界上是没有这回事的,因为世界是充满矛盾的。如果提出一个思想,可以一条直线走到头的话,这个思想绝对没有新东西。社会的机制都能容忍你,那么你绝对不会是新的。你有新东西,肯定就会遇到不适应,遇到矛盾,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也就是说,人类从来就是在摇摆,只要方向不迷失就行了;我们不怕摇摆,但要坚持往前走,认准方向,坚持不懈、力争朝夕地走在社会转型的前列。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柳冠中

奉献自己

肩负民族复兴重任

坚持不懈,只争朝夕

最简单直白的话

告诉了我们最深刻的道理

我们青年人

学习是为了推动这个社会

这个国家的进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永远不变的追求

立足百年·世界才是青年人的目标

如果要问我们的追求是什么

应该是在历史的长河中

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个历史

应该不仅是我们自己的历史

是站在广袤的中国大地

看到世界的历史

是代表了中国青年的奋斗

和共产主义追求的历史

我今年86岁了,经历过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也曾经有过被批判、被下放劳动改造、又受到表扬、被派遣出国、后参加教学、科研工作和一系列国际活动和工作的复杂人生历程。我的体会是,我在人生道路上所遵循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要做对社会和人类有益的事情。也要看到自己年老了、体力差了、智力弱了、能力不够了,要自觉地退出第一线,让位给年青人。人生最快乐的是奉献自己,最愚蠢的是追名逐利。来时空空走时空空,最轻松。

你们成长与生活的时代与我有很大的差异,但我们也有一定时间的交错和重叠,而且,时代进步了,国家强大了,对青年人的要求也更多更高了。我的体会是:社会和人类需要的仍是爱人类、爱学习、坚持努力奉献的青年人。人生过程中有进行选择的机会,但选择时的标准不应是成名得利,而应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当然,个人的兴趣和能力也应考虑,这会影响到你作出贡献的大小。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钱易

在1911年《清华学堂章程》、1912年《清华学校近章》中,开篇明确指出清华办学“以培植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事实上,培养人才,研究学术,报效国家,从清华建校起,就成为清华基因中最重要的内核,代代相传。在1928年《国立清华大学条例》中的第一条即说明清华大学办学“以求中华民族在学术上之独立发展,而完成建设新中国之使命为宗旨”。

1914年11月,梁启超在清华的演讲中对清华学子提出殷殷期望,演讲中提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遂成为清华校训深刻塑造了百年来清华人的气质。1928年9月,罗家伦在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发表题为《学术独立与新清华》的演讲,谈到:“要国家在国际间有独立自由平等的地位,必须中国的学术在国际间也有独立自由平等的地位。把美国庚款兴办的清华学校正式改为国立清华大学,正有这个深意。我今天在就职宣誓的誓词中,特别提出学术独立四个字,也正是认清这个深意。”

今天细读清华先贤的这些文稿,依然能感觉到作者们对清华学子的深切厚望,享受如此优质之教育,不仅要为小我谋职,更要为社会担责。今天,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更能体会到先贤们的忧患意识与深刻洞见,对中国来说,落后要挨打,领先要挨骂,惟有自强,别无他路。中国需要一大批具有使命感与创造力的青年才俊来引领发展,清华学子,责无旁贷

对清华学子来说,选择清华,就是选择了以自己的才华来贡献国家与人民。一流人才不是只看一流分数,最根本的还是看一流贡献。期待各位青年才俊们,经过清华园的浸润洗礼,以改变社会、引领时代为己任,求真理,报国家,为人类。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胡钰

承风骨亦有锋芒

引领时代发展

奉献自己

而不是追名逐利

中国青年应该向上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清华学子

亦是责无旁贷

青年之任

值此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百年之际

发表重要讲话

寄语中国广大青年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

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

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而作为清华青年

更要有强国有我的决心和意志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

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来源 | 校研究生会

文 | 赵伟泽 王沫

排版 | 牟蕙

编辑 | 江盛盈 牟蕙 方锶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大思政课”

清华参与设计这套纪念邮票,正式发行!

他们,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青年与和平的关系(他们对青年说)(2)

青年与和平的关系(他们对青年说)(3)

青年与和平的关系(他们对青年说)(4)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thuxwzx@tsinghua.edu.cn

你“在看”我吗

青年与和平的关系(他们对青年说)(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