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用秤砣把阳光按重量来称吗?
- 你能跟上百只老鼠战斗吗?
- 你能跟几匹狼群争夺地盘吗?
- 你能一个人在绝境下生存下来吗?
对于我来说,这些问题都无法回答。
- 现在不会有人跟老鼠战斗,甚至都不需要猫来抓老鼠。
- 看了李微懿跟狼格林的故事,狼已经被我们赶到了边远地。
- 物质生活不缺的我们,从来不知道真正饿肚子是什么感觉。
- 阳光能被秤砣称吗?如果这样问大街上的一个人,只会被人猜测问这问题的人是不是脑子有病。
没人会这么想,也没人会这么写,但是阎连科想了,也写了。
阎连科的才华在《年月日》这部小说中熠熠生辉,通过老人与大旱抗争的故事,将生命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
大旱,一年四季没有雨水,只有太阳每天早出晚归地照耀着这片土地。于是土地里种不出粮食,村里的人举家搬迁。七十几岁的先爷看到一棵玉蜀黍长在这片金黄土地上,于是他留下来了,和一只瞎了眼的狗留在了这片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上,小心地维护着这颗玉蜀黍。
没有粮食,没有水,没有人陪伴,只有一只瞎了眼的狗和一棵玉蜀黍陪伴。跟余华的《活着》比起来,《年月日》更能体会生活的艰辛,也更能体会活着的坚韧心,对生活的期望,对未来的期盼。
本书首页的几页插图,将故事的梗概刻画得栩栩如生。暖色和冷色相互交织着,金黄色预示着秋收,未来的希望;深蓝色暗示着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日子里,老人和狗坚韧地生活仍在努力地生活;绿色代表着植物破土而出,欣欣向荣。
一、人的力量无法计算七十多岁的老人,面对一群饥饿的狼群,不慌不忙,狼退他进,狼进他出扁担。一人,一群狼在山沟口处对峙,从白天到黑夜,再到白天。尽管小腿肚在打颤,头晕眼花,甚至吓得尿出来了,七十岁的老人仍然坚持着。最终,狼受不住了,闭上眼睛睡了。
支撑老人的是什么?这片土地上唯一的玉蜀黍,它是这个村子里未来的希望。因为这里的粮食没有了,只有这颗玉蜀黍,这颗玉蜀黍长出玉米粒,村子里的人返村后,能用这长出来的玉米粒收获更多的玉米,能让这片土地再次恢复生机,所以为了这颗玉蜀黍能活着,老人与狼斗。
当玉蜀黍遭遇各种问题时,老鼠的啃咬,水的缺失,肥料不足,总以为会想这颗玉蜀黍能活下来吗?
每当这个时候,也是老人与瞎狗,心情起伏最大的时候。玉蜀黍佳,老人与狗佳;玉蜀黍惨,老人与狗惨。作者以其高超的文字功底和对意象的熟练驾驭,描绘了老人与瞎狗的凄凉景象。
尽管画面凄凉,但是老人与瞎狗内心的力量却是强大的,这股力量无可计算,无法衡量。阅读的过程中,只能在心中对他们给予无限的敬佩。
二、情义比你想得更浓一只狗奄奄一息,眼睛被晒瞎了,跟着七十多岁的先爷一起守在这片土地上。
- 瞎狗帮助先爷驱赶老鼠,守护着玉蜀黍。
- 先爷有口喝的,必有瞎狗喝的,先爷有口吃的,必给瞎狗一口吃的。
- 先爷从不抢已经给瞎狗了的食物,而瞎狗会将仅剩的余粮让给先爷。
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个男孩和一头老虎在海上漂流的日子,看得过程很精彩也很美轮美奂,夕阳,星空,海鱼,各种美妙的场景,但是看完后,再仔细思考时,才发现里面有那么多的人性,这些人性通过各种隐喻的手法表现在各种场景中。老虎象征着男孩凶残的一面,那座像女人的岛屿象征着男孩的母亲,刚刚上船的各种动物象征着其他的船员。
天灾人祸期间,人人自保,人人自危,人性在危害生命的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道不尽说不完。
在《年月日》本书里,我看到了瞎狗与老人之间的情义,为了对方活下来甘愿牺牲自己;看到了老人对这个村子里人的情义,为了给村子里留下希望的种子,甘愿化作肥料来养育这颗玉蜀黍。这些都是那么的无私,令人钦佩,令人敬仰。
三、信念终将被传递初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心中充满了好奇,年月日代表着日期,可是却没有第几年第几月第几日,仅仅是年月日三个简洁的文字,看不出任何信息。
通过书中先爷一个人日复一日地生存,守护着玉蜀黍,感受不到了时间的流逝,第几年第几月第几日已经不用在乎了,其实这也是一种时代的跨越,时间的透视,任何时代都会遭遇天灾人祸,而在这个时期,遭遇天灾的我们,能做什么?逃避吗?指责吗?
不是,在天灾面前,在信念面前,我们仍然能勇敢地战斗,坚强地生活,努力地奋斗。
1998年大洪水、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和大雪灾、2020年初武汉疫情大爆发、2021年河南暴雨险情等等天灾,全国人民各地志愿者往最危险的地方救灾。
本书中,尽管只有一位老人和一条瞎狗,可是在结尾处,村里的人回来了,得到了七粒成熟的玉米粒,而这七颗玉米粒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七位年轻力壮的壮丁守护着这七颗玉米粒。
老人的精神传递给了村里的人,青年们继续做着老人曾经做着的事情。而跨越书中的我们也做着老人的事情,努力了对抗灾难,努力地生活,坚信美好的人生。
结尾《年月日》让我相信虔诚握笔等待的人,终会在黑夜中再次看见灵至神视那束光。——阎连科
黑夜中,光从未消失,只是被遮挡了,只要坚持,就能守到光明。
本书是一本难忘的寓言,是中国的西西弗斯,是一本值得反复读的书籍,能够触动我们对生活最深切的渴望,也能唤醒我们心中的希望。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