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在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安徽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东邻江苏、浙江,西连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作为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安徽省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截至2015年年底,安徽省共有6个县级市,55个县。其中,就太和县来说,人口超170万,建县历史超2000年,希望撤县设市,努力成为县级太和市。

安徽人口排名前十的县(安徽省一个县人口超170万)(1)

首先,太和县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在地理位置上,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东临涡阳、利辛,南抵阜阳,西接界首,西南与临泉相接,北与亳州谯城区为邻,西北与河南郸城接壤。东南经凤台、淮南去合肥224千米,西北经淮阳、西华去郑州307千米。东去津浦路至蚌埠209千米,西去平汉路之漯河210千米。太和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夏朝时期,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古九州,今太和县属于古豫州的范围内。春秋时期,该地区属于宋国。

战国时期,今太和县一带先属于魏国,后属于楚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灭六国,建立秦朝。彼时,秦始皇在这一地区置新阳县,属颍川郡。由此,这意味着该地区的建县历史已经超过2000年了。西汉时期,今太和县一带属汝南郡。在汉朝时期,汝南郡人口较多、商业繁荣,是当时的大郡。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三家争霸,该地区属于魏国。公元220年前后,魏国在这一地区置宋县。公元238年,宋县隶属魏国谯郡。

安徽人口排名前十的县(安徽省一个县人口超170万)(2)

公元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北魏时期,废宋县。梁置陈留县。到了隋朝这一历史阶段,将陈留县改为颍阳县。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公元973年,北宋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公元1119年,宋朝将万寿县更名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公元1304年,也即元朝时期,改“泰”为“太”,太和县由此得名,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而来。

安徽人口排名前十的县(安徽省一个县人口超170万)(3)

最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太和县属南京凤阳府颍州。清朝顺治皇帝在位时,太和县属江南省。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江南省分为安徽省和江苏省,该地区属于安徽省。公元1724年,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太和县改属亳州。清朝灭亡后,太和县直属安徽省。1959年1月,太和县与界首合为首太县。同年4月恢复太和县。如今,作为安徽省阜阳市的下辖县,太和县希望撤县设市,努力成为县级太和市,其总面积达1822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174万人。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