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年间,有个书生,名叫常建。他非常佩服同时代的另一位诗人,赵嘏。

有一次,常建听说赵嘏要到苏州游玩,他十分的高兴。心想,“这是一个向赵嘏学习的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

成语故事阳春白雪(成语故事抛砖引玉)(1)

常建昼思夜想,但还是不敢主动去跟赵嘏交流。

用什么办法才能让赵嘏留下诗句呢?

当时,苏州的灵岩寺十分出名。

常建的朋友对常建说:

“赵嘏既然来到苏州,肯定会去灵岩寺的。如果你先在寺庙里,留下半首诗,他看到以后,一定会补全的。”

成语故事阳春白雪(成语故事抛砖引玉)(2)

常建听了以后,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

于是,常建就在墙上题下了半首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成语故事阳春白雪(成语故事抛砖引玉)(3)

后来,赵嘏真的来到了灵岩寺。

看见常建在墙上的那半首诗后,略一思索,便提笔在后面补上了后半首: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罄音。

常建看到以后,非常高兴,认为自己用不太好的前半首诗,换到了赵嘏后半首精彩的诗。

这就是成语,“抛砖引玉”的出处。

抛砖引玉,常用作谦词,比喻用自己不够好的东西,来换别人的好东西。

成语故事阳春白雪(成语故事抛砖引玉)(4)

事实上,常建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诗人。

他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被一代又一代的写作者引用,是我们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

各位看官老爷,您有没有非常佩服的人呢?

您是如何向对方学习的?欢迎评论区留言告诉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