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什么?是看透事物本质的达观。幽默是什么?是不光看透本质,还能以有趣的形式,一针见血地刺透事物的外壳,直达本质。智慧在民间,幽默也在民间。老百姓日常的俗语里,就藏着来自泥土的幽默、风趣和可爱。作为一个方言俗语的爱好者、探索者,我经常能从家乡的一些俗语中,发现很多很有趣的说法。

宁夏是回族自治区,但是汉族和回族的分布并不平均。中宁的回族人数,就不如旁边同心、吴忠、西吉那么多。总体上来看,中宁和其他县一样,汉族和回族相处比较融洽,因而,有些外人看来可能有些冒犯的俗语,可能更多是两个民族之间的玩笑。比如汉族里有一句歇后语:“老回回捡个猪蹄子”,这个意思是回族人不能吃猪蹄,但是又想捡便宜那种左右为难,这比“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还要更形象吧!回族称汉族“老蛮子”,汉族也大度接受,不至于去跟对方去比文化底蕴。回族也有一些结合自己民族习惯的俗语,比如“要乜贴的丢了打狗棒——受狗的气”,连自己民族也开了涮。

方言里的幽默,还体现在形象、生动,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征。几个老年人蹲成一排,在墙角晒太阳,乡人会说是“燕唧唧”一样。你看看下图,是不是很形象?

地方方言经典段子(藏着最土味的幽默)(1)

说人头发乱,是“绣毛狮子”。腿脚不方便,说是“瘸腿烂鸭子”。说人生气嘟嘴,是“嘴上能挂个酒瓶子”。说人脾气不好,爱耍小脾气,是“搐鼻子骡子”。

地方方言经典段子(藏着最土味的幽默)(2)

宁夏方言里,一些事物的命名,也非常有意思。猪是“猪唠唠”,蜜蜂是“蜜嗡子”,蜻蜓是“大头嗡”,羊是“羊咩咩”,根据发出的声音命名;小碗是“碗碗子”,小盆是“盆盆子”,小锅是“锅锅子”,光头是“光光头,酒窝是“笑窝窝”,脚尖是“脚脚尖尖”……不让宁夏人用叠音词,他们简直没法说话。这种表小、亲切的词在宁夏方言里大量存在,让听者的心都不觉柔软许多。

地方方言经典段子(藏着最土味的幽默)(3)

郭德纲的相声,或者说传统相声里,都有伦理类笑话,比如在伦理上占人便宜的笑话。方言里,也有类似的一些表达方式。哪怕是小孩子,吵架时都会说“你给你爹……”,让人在旁边忍俊不禁。宁夏人在一起喧谎时,也喜欢来一波伦理梗,“你给你爹……”、自称也喜欢说“爹们”。老年人对孩子的爱称都和别处不一样,会亲切地叫孩子“婊子dia”,字面意思是说孩子的妈是婊子,但实际肯定不能那么理解。说者过了嘴瘾,听者也不会过多计较,而那种自然轻松的气氛早就烘托出来了。

乡音亲切,是该找机会回老家再听听乡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