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谢陶 每经编辑:刘艳美

最近,假如问成都人的朋友圈里什么最火,那么造型梦幻、“网红”气场十足的五岔子大桥肯定榜上有名。

莫比乌斯环桥在哪(莫比乌斯桥的遐想)(1)

五岔子大桥

此前,一提到成都的桥,人们最先联想到的就是安顺廊桥和九眼桥。不同于二者浓厚的历史与人文底蕴,兼顾了时尚感与科技感的五岔子大桥,与成都高新区的气质相得益彰。

在成都高新区发展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此前的五岔子大桥年久失修,其破败形象与周边现代化城区风貌格格不入。建设新桥的初衷,一方面是解决交通出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则是促进城市不同片区的协调发展。”

如今这座造型独特,被大众追捧的“网红桥”已然成为成都新的城市地标,横贯锦江东西两岸,连接现在与未来,成为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有力载体,也是成都高新区助力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鲜明注脚。

前卫设计 述说城市美学

与大多数桥梁相比,五岔子大桥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其独具一格的造型。

将一张纸条的一侧旋转180°后与另一侧相连,可以形成一个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无限之环”,即“莫比乌斯环”。

而五岔子大桥的设计团队正是巧妙地运用了这样前卫的设计语言,在锦江之上“画”出了国内首座“莫比乌斯环”式异形拱桥,象征无限的潜力与拥抱未来。

“当时,设计团队觉得要在一座桥上展现高新区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就必须勇于创新打破桎梏,经过和德国顾问团队的模型推敲,最终将这个概念完整地落实到了整个桥体的设计之上。”该项目负责人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创意总监吕锐告诉城叔。

莫比乌斯环桥在哪(莫比乌斯桥的遐想)(2)

五岔子大桥夜景

五岔子大桥不仅在设计语言上与高新区创新开拓、锐意进取的城市气质相得益彰,它的建造过程更是蕴含了许多创新的科技元素。4000块截面、弧度、重量与形状各异的钢板造就了“莫比乌斯桥”的蜿蜒灵动。

吕锐透露:“ 由于设计大胆前卫,该项目在施工上颇为不易。桥面的高度、宽度、角度,每一个截面以及景观照明工程都力求达到审美性与功能性的完美平衡。”

与老桥人车混行的定位不同,新的五岔子大桥是一座完完全全的人行桥。大桥分为主、副桥,主桥在上连接着绿道,可供非机动车通行。副桥在下,有观河的环绕式剧场台阶。

每当夜幕降临,这座曲线流畅的“莫比乌斯桥”就散发出耀眼的光彩,与周围的城市景观和河面柔波融为一体,吸引无数游人前来“打卡”,令人流连忘返。

无疑,五岔子大桥的设计语言完美地诠释了这座城市的生活美学:轻盈如水,开放包容,面向未来。

以后,它将像成都众多的知名地标一样,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新的记忆。

横贯锦江 串联多元场景

成都城南,河道纵横。公园城市建设的亮点和难点都在于“连接”——将属于不同区域的绿地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和综合运用。

坐落于成都高新南区府河沿线的五岔子大桥,西临红星路南延线、世纪城会展中心,东接中和片区。自1月开始通行以来,大桥“画龙点睛”般地串联起了江滩公园、锦江江岸和中和片区的滨河绿道系统。

在和谐地融入锦江绿道体系的同时,五岔子大桥还有机地串联起了丰富的社区生活场景和消费场景,打通了附近的生活圈,拓宽了附近居民出行半径,为市民创造出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莫比乌斯环桥在哪(莫比乌斯桥的遐想)(3)

成都高新区一景

一头是成都最大的滨水活动场所——江滩公园,一头是人流集中的生活社区,五岔子大桥对于社区生活品质的提升立竿见影。

附近的居民纷纷表示:“现在往返于锦江两岸比从前方便多了,可以更好地享受到江滩公园的设施,生活质感明显提升”。

对居民而言,江滩公园迷人的河岸景观、舒适的亲水步道,无人超市、咖啡馆等配套服务以及极限运动场地如今仅仅只有“一步之遥”。

五岔子大桥将这些生活休闲以及消费场景连接在了一起,实现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的高度融合,锦江两岸的区域活力也因此被激活。

在成都高新区发展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这座桥的重新贯通,完成了跨锦江东西向的都市连接,将中和老城区和新会展东区域更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继而可以拉动中和老城区的更新和发展,逐步缩小锦江两岸两个片区的差距”。

随家人从外地来到成都高新区生活的陈女士说,在江滩公园真正感受到了成都生活的“巴适”以及天府文化的韵味,也让她更了解和更容易融入这座城市。

某种意义上而言,五岔子大桥连接的不只是河的两岸,不只是锦江绿道,它连接起来的是一座城市与居民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

公园城市 彰显生活品质

日前,成都高新区作出重要工作部署,强调围绕“一轴两横三环”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要突出可操作、可实施工作导向,强化“精品意识”。而蕴含了美学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的五岔子大桥就是这一理念的最新“结晶”。

五岔子大桥的走红,绝非偶然。它的走红体现了市民对于美好生活体验空间的追求,也体现了成都高新区不断提升的区域生活品质。

莫比乌斯环桥在哪(莫比乌斯桥的遐想)(4)

成都高新区夜景

成都高新区发展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五岔子大桥的走红,印证了‘景观设计’提升公园城市形态之美的发展逻辑,将场景营造与公园城市建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打造市民能游赏、能体验、能社交、能传播的都市地标。”

毫无疑问,在社交网络发达的今天,五岔子的“走红”使得这座桥成为了该片区城市发展的触媒点,提升了成都高新区的知名度,也提升了整个区域的多元价值。

正如家住中和的市民张先生所言:“五岔子大桥的落成彻底改变了此前的区域气质,感觉这里更加上档次了”。

事实上,成都高新区还有很多像五岔子大桥这样的公园城市“代表作”,从江滩公园到交子公园无一不体现着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蓬勃活力与生活质感。

以交子公园为例,相当于42个足球场大的交子公园,正按照“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要求,探索在公园中建社区,有机融合成都金融城商务楼宇、高端居所与绿地,营造尺度宜人、亲切自然、全龄友好的社区环境。这样的实践体现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融合,极大地提升了社区生活品质。

莫比乌斯环桥在哪(莫比乌斯桥的遐想)(5)

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

未来,随着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成都高新区还将诞生出更多类似的“网红”打卡地。而这座横跨锦江两岸的“莫比乌斯桥”,也将见证公园城市闪亮的未来。

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