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中有聘礼,实际并非现在才有的。这种“习惯”由来已久,可以直追上古时代。婚姻 之制度形成与服务婚与买卖婚之后,而聘礼恰是买卖婚的遗迹。上古是只讲究婚姻的,而无夫妇之说,不信你看《白虎通义》就说,上古的人是“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


古人娶老婆的忌讳(古人结婚非常有趣)(1)


什么叫服务婚?

因上古之时,农业初兴,而农业恰是个琐碎的活,它本身是起源于搜集的,比如,搜集种子等。这种轻松的活,最先是女子担任的。则女子经济权愈来越重,则成母系社会。而男子是无财物(或者很少),只有劳动力,所以只能依附于女子,就像现在的上门女婿一样,他们需要加入女氏部落。这就叫服务婚!所以,那时候的家务(纯家务)和公务,都是女子主持的。那是女子的黄金时代。

什么叫买卖婚?

农业 越来越发达,活就越来越重,男子劳动力自然占上风,渐而男子主导经济权,女子则变为辅助。生活好了,社会分工渐而明确。个人私产就兴盛。男子翻身了呀,自然就不甘愿再做附属,可以用财物补偿自己的“自由”,甚至可以“抱得美人归”。这就变成了买卖婚。女子的黄金时代,再也没回来。

但这种“习惯”,渐渐发展为了后世的聘礼。很多“习俗”影响至今。

一 .聘礼的最初,非常有意思,也有意义

古礼中,把这个聘礼叫“纳征”。

《礼记·内则》如此说——“聘则为妻,奔则为妾。”也就是说,交过聘礼的,才算是妻子,私自谈恋爱好上的,只能做为妾。所以,聘礼实则变为一种“规则”或者“象征了”了。

《曲礼》是这样说的——“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那么妾也是可以买的,只是给钱而已,徒具形式,跟利益没关系(氏族的利益)。

但这种最初的婚礼,属于习惯,传到后来的,渐渐成为约定。这种约定,记载在《仪礼》这本书中,其中《士昏礼》(昏通婚)记载了六个步骤:

01 纳彩

什么叫纳采?就是男方派人到女方去求婚。

02.问名

因为这种相互之间是不知道名的(姓是知道的,姓在古代婚姻中很重要,因为有同姓不婚等限制)。

当然,这个步骤需要女方同意婚事之后,再去问你们许婚的是哪一位姑娘呀?因为纳采的时候,只是向对方的的氏族求婚,并不是指定了哪位姑娘。

03.纳吉

女方说了说了是哪位姑娘之后,男方并不先准备迎娶,要先去宗庙卜一下,看看是不是吉,卜完之后,无论是凶是吉,都要派人告诉女方。如果是吉,则进行下一步。。

04.纳征

纳征,也叫纳币,相当于后世的给彩礼了。但他们的东西主要的并非钱,而是玄纁束帛以及俪皮。

玄纁,玄,指的是衣服,青黑色的衣。纁,赤色和黄色合起来就是纁,指的是裳。在那时,衣是衣,裳是裳。叫玄衣纁裳。

参见《周礼·王之吉服》,其中说:“知玄衣纁裳者“。《易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概取诸乾坤。’乾为天,其色玄;坤为地,其色黄。但土无正位,托位于南方。(南方)火色赤,赤与黄(合),即是纁色。”

俪皮,是两张鹿皮。

05.请期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定结婚日子。当然,需要选择吉日,就像我们现在也翻老黄历一样,他们有他们的办法。但女方不能定吉日,由男方来定。

然而这并不是说权利全部在男方。女方的意见也要问的,男方定了日子之后,要三请于女氏,也就是要问三次,问女方同意否。

那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女方不同意呢?或者不肯定呢?

女方会告诉男方的。不肯定,就再商量。

肯定了之后,进行下一步 。

06.迎亲

这就是重头戏了。非常有意思。

迎亲需要男子(新郎)亲自去的。执雁而入。为什么要拿雁呢,这是因为游猎时代的遗留,猎人带雁给礼物很正常啦。所以后来有一个词叫“鸿雁传书”,还有一个词叫“鸿雁传情”,雁就是传情之物了。

也不是拿着雁直接进去,而要揖让升堂,再拜祭雁。再次揖让的意思,后续动作相当于尊重爱神的意思。

这些做到位,女子的父亲才会带着新娘出来,交给新郎 。新郎带着新娘出门。

新娘入车。

这一步后面很关键。新娘登车之后,新郎要亲自驾车,但也只是做个样子,车轮转三转之后,新郎就下车走啦,有专门的驾车的人去做“司机”。

新郎于是急忙往回返,要在门口等待新娘到来。新娘“婚车”到了之后,新郎要作揖请进来。

如果新郎没有亲迎,那么三个月之后,新郎要到舅姑那里去说明一下。


古人娶老婆的忌讳(古人结婚非常有趣)(2)


这个三个月很重要,非常重要。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新郎突然不满意新娘,所以不亲迎。那你不满意,也做不了主。要在三个月之后,去跟舅姑通气。舅,指的是男方父辈,姑是男方母辈。要由他们决定要不要这媳妇儿。

孔子是极其赞成新郎要亲迎的,墨子这一派,完全反对。当然,墨家是专门反对儒家的,他们在《墨子·非儒篇》里面专门说儒家的不好。

以上这些步骤,叫作六礼。

整个结婚过程要全部完成的。

那么三个月为什么重要?

因为——

二.古代婚礼实则没那么严格,三个月后,才能判定婚姻是否成立

其实古人不是非常刻板的。也留了很多人性的地方。在新郎亲迎之后,他们也是要举行“婚宴”的。

这个在新郎亲自把新娘迎进来之后的当天下午。步骤是,共牢而食,合卺( jǐn )而酳(yìn )。

古人宴会吃饭,不像现在这样一群人吃一桌,而是每个人一份,猪牛羊三个必须每人一份。但男女结婚了呀,他们不能分开吃,要共吃一份。

这就叫“共牢”。

一个 瓢破开,分为两瓣,一人用一半,里面盛酒。这叫“合卺”。但是两个人都不允许多喝,所以要“酳”,就是少喝点(少饮),这个就叫“合卺( jǐn )而酳(yìn )”。


古人娶老婆的忌讳(古人结婚非常有趣)(3)


为什么要合卺?这是合体的意思,为了表示同尊卑。一向人们以为,古代妻子没地位的,实际上“妻”就是“齐”的意思,平等。妻跟夫是同尊卑的。

这是迎亲当天。

第二天,新娘要见舅姑,舅姑实际上就是公婆,舅是父辈,姑是母辈。很早的时候,只论辈行的。称呼统一。就像英语里的叔叔、伯父、伯伯、舅父、姨丈、姑父都叫 uncle。这叫“赞妇见于舅姑”。

第三天,舅姑(公婆)要亲新娘吃饭。这叫“舅姑共飨妇”。

这三天过了,才能算礼成。

礼成之后,身份完全变换。走的路都不一样。古人院子里走路,各有各的路。那时候以右为尊,那就是东边。东边这个道一般是一家之主,也就是舅姑或者公婆走的。外人(宾客)进来或者没身份的走左边(西边道)。

那这时候,舅姑要去走西边了。这叫“舅姑自降西阶,妇降自酢阶”。

意思是,这个家以后你做主了,家事交给你了。舅姑反倒变成“客人”了。

当然了,前面说过三个月的事情,也就是公婆(舅姑)要满意了才有这个动作。这叫“著代”,或“授室”。

还有一种情况是,男方父母不在。那么,三个月后,新娘要去宗庙听判定。如果新娘没有去宗庙。那很麻烦的。她如果去世(也有意外,比如疾病去世),那么是要回娘家那边的祖坟的,婆家的祖坟不会葬她的,意思是她并没有被认可为妻。

《礼记·曾子问》:“女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

诸侯的操作方一样,这个记载在《公羊传》里。而且《公羊传》非常明确地说了“三月”这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三个月?


古人娶老婆的忌讳(古人结婚非常有趣)(4)


因为古人觉得这个一下子判断不了一个人,必须给一定的时间,才能真正认识这个人,人品、道德之类的。这叫“别贞信”。

所以,古代的这个婚礼,不是嫁过去,办完酒席就算成功了。是要给三个月“磨合期”,之后才能成立。

那么问题就是,三个月之内,觉得不合适呢?

按照礼的所谓规定,这三个月中如果不合适,从而分离,那么这等于没有结婚,婚姻不成立。

古人早起结婚、离婚,也算是比较随意的。

三.丈夫并不能真正的做主

一般人认为,古代人们结婚,这个丈夫有很大的权力,女子没有地位。

其实男子并不能完全做得了自己的主。那时候的婚礼,是为全家族打算的,这也是一种遗留的影响,我们现在结婚,虽然说婚姻自由,但是七大姑八大姨、父母总是必须要掺和的。

古代家长的权力更大。《礼记》就说了,如果男子觉得媳妇不错,但父母不满意,出。

出就是,让女子回去,不要了。

如果男子觉得媳妇儿不好,但是父母觉得儿媳妇孝顺啊,那父母会说,别闹,好好过日子吧,这是个好媳妇儿,你娶了她这辈子有福气。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辱。”

什么叫“甚”,就是很,哪怕男子非常满意这妻子,父母不满意,男子也没办法。

所以,这个妻子是不是很合适,主要是看“顺不顺”,也就是孝顺不孝顺。规则要求,“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昏义》)

孝顺公婆第一位,能跟家里其他人和睦相处第二,丈夫的感受,排在第三位。因为,这种顺和的妻子,能够“审守委集盖藏”(管好家事儿),还能“内和理”(主持团结),内合理,家才能长久。

所以,丈夫的权限不大。所以,需要三个月的观察期。


古人娶老婆的忌讳(古人结婚非常有趣)(5)


总结:

总之,古代结婚的影响,遗留到现在的非常多。它绝对不像我们现在讲究的两个人快乐就可以谈婚论嫁。但很多习俗还是遗留到了现代婚姻。比如,一些有趣的遗留,女子出嫁后,娘家是要哭的(女子也要哭)。古人的做法是,女子出嫁之后,家里三晚不熄灯,是悲思离别的意思;娶了妻子的男方家,“三日不举乐”,就是新娘嫁过来这三天你不能高兴地没边儿。因为新人融入,要首先仔细考虑如何为家做打算,“思嗣亲也”。而且,儿子长大了,能娶妻了,也就是说父母已经老了,这是一个悲伤的事情,不能太高兴 。《曲礼》甚至说,“昏礼不贺,人之序也”。

而我们现在结婚也要走很多仪式,聘礼也还是存在的。

但古代婚姻,是家族性质的。没有什么个人价值在里面。然而,这影响仍然是很深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