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736篇原创文章,作者:群主飞龙
全文共6603字,配图27幅,阅读需要18分钟,2022年2月5日首发。
早期的卡拉维尔帆船装备2或3根船桅,后期出现4根船桅的设计。船长仅15-30米,长宽比较高,约3.5:1,载重约50吨,客观来说,这船的数据并不亮眼,用于早期少量航海家的探险和发现航路没问题,但在新航路建立以后,需要更大载重量的船只的出现。
图1. 印度半岛出土的钱币上印有约公元前100年(约西汉末年)的Boita单体单桅帆船的形象
有学者考证,卡拉维尔帆船带有阿拉伯血统。13世纪早期,“卡拉维尔”一词指向一种与地中海沿岸的穆斯林为适应大西洋航行环境而制造的三角帆船有密切联系的小船。这种名叫“加里卜”的小船拥有适合浅水航行的精良装备,可用于捕鱼和近海贸易,也可以武装成轻型战船。尽管我们对这种阿拉伯小船的技术细节也知之甚少,但它已展现出一些鲜明的进步特征,且与日后的卡拉维尔帆船十分相似。一些人推测“卡拉维尔”这个词本身即源出“加里卜”。
而在15世纪之前,在地中海沿岸的贸易主要依靠平底船(barge/barca)和巴林格船(balinger/barinel)。这些货船一般载重50-200吨,带单桅固定横帆。但在跨洋航行时,这些船无法面对大西洋强劲的海风和洋流。
图2.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三层桨帆动力战船
图3. 盛行于北海狂风巨浪中的维京战船,实际上也是一种小型化的桨帆战船
而在北欧,因为汉萨同盟的存在,也有一种盛行的纯风帆动力货船,称为柯克船(Cog),可能是从维京战船演变而来,一般全长约30米,宽约8米,总重量约100顿到200顿左右。特征是船体最尾端的舵,一般称其为“船尾中央舵”或“中央舵”。船桅只有一根,位于船体中央,用以张开长方形的横帆,适合顺风航行。船体的整体形状较为细长,以适应北海的强烈风浪。
图4. 15世纪以前盛行于北海的柯克船,使用大型化的四方形单帆,此时风帆已经成为主要动力,而北海也成为大型化的欧洲帆船的另外一处发源地
15世纪末,有些卡拉维尔帆船的悬帆被改为类似克拉克式的船首帆、横帆主桅、拉丁后桅。横帆和三角帆混合使用提高了远洋航行所需的速度。艏楼及艉楼增高,提供了远洋航行所需的稳定性。这种改进被称为横帆卡拉维尔帆船(也就是圆帆卡拉维尔帆船,伊比利亚传统上用圆来描述横帆)。
另外一款在15世纪盛行于地中海的三桅或四桅的帆船被称为卡拉克帆船(Carrack,又译为卡瑞克帆船或克拉克帆船,西班牙语称之为Nao),其特征就是巨大的弧形船尾和船首的巨大斜桅。在前桅及中桅则装配有数张横帆,后桅是一面三角帆。卡拉克帆船是欧洲史上第一款用作远洋航行的船舰,其庞大的体积能够在大海中保持稳定,大量的内部空间也可以摆放足够远洋航行的物资。
图5. 四桅杆的卡拉克型帆船,为了适应海上航行,船首楼和船尾楼都做了加高处理,中央的两根主桅悬挂大型横帆,船尾桅杆悬挂三角形帆,兼具航海性能和操作灵活
“卡拉克”一词最早可以追溯至中世纪传入欧洲的阿拉伯语,以及希腊文κέρκουρος(kerkouros)(即“驳船”之意),当时的葡萄牙人以之来命名新研发的大型帆船。公元1300年左右,欧洲人开始改良北欧的主流船种柯克型帆船,在柯克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根桅杆,主桅挂方形的大横帆,后桅挂三角形帆,这便成了卡拉克帆船的雏形。
横帆和纵帆的搭配使用使卡拉克型帆船拥有强大的适应力,既能在大西洋的强风中高速行驶,又能在地中海多变的贸易风中操控自如,因此受到商人们的欢迎,经过不断的强化和改良,卡拉克型帆船迅速取代了柯克型帆船成为欧洲的主流船型。也有人戏称,卡拉克帆船就是加大版的卡尔维尔帆船,航行距离也远高于卡尔维尔帆船或柯克船。此外,卡拉维尔帆船的船身呈较为流线的椭圆,卡拉克帆船则较为圆形。
图6. 哥伦布发现美洲时的小小舰队组合:卡拉克型帆船“圣玛利亚”号和两艘卡拉维尔帆船“平塔”号和“尼娜”号
在大航海时代的发端时期,卡拉克帆船和卡拉维尔帆船成为主力船型,为了方便探险,一般会有一艘载重量大的卡拉克帆船携带充足的补给品,再加一两艘吃水较浅,适合在浅海探索的卡拉维尔帆船,如哥伦布发现美洲的组合:卡拉克型帆船“圣玛利亚”号及两艘卡拉维尔型帆船“平塔”号和“尼娜”号。
类似的组合比比皆是:
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巴托洛梅乌·迪亚士(Bartholmeu Dias)率领一只由3条船组成的探险队出发,目的是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打开一条通往印度的航路。迪亚士的旗舰是卡拉维尔帆船“圣克里斯托瓦”号(São Cristóvão),他的兄弟指挥的另一艘卡拉维尔帆船“圣潘塔雷奥”号(São Pantaleão),另有一艘不知名的补给船(猜测是一艘载重量较大的卡拉克型货船)。探险船队出发后,沿葡萄牙人已经非常熟悉的非洲西海岸航线向南航行,到达葡萄牙设在非洲沿岸的最后一个据点——位于黄金海岸的米纳堡。船队进入热带非洲后,竖起了第一块石碑。
图7. 木版画:迪亚士的船队,由两艘卡拉维尔帆船帆船和一艘补给船组成,迪亚士的旗舰也是一艘卡拉维尔帆船“圣克里斯托瓦”号
1487年12月,船队到达孔塞桑湾(现鲸湾),继续航行相当一段距离后,在今好望角附近,船队遭遇到了风暴,被向南推去并远离海岸线。待风暴结束后,迪亚士船队向东航行却无法再找到原本南北走向的非洲大陆海岸,于是船队转向北航行。
1488年2月3日,海岸线再次出现,这已充分证明船队已经成功绕过了非洲大陆最南端。迪亚士船队在非洲南端到达了一个海湾,遇到了一些当地的土著牧民并遭到了攻击,于是他将此海湾命名为“牧人湾”(后称莫塞尔湾)。从海湾继续向东,海岸线逐渐转向东北方向的印度,因此迪亚士确认自己已绕过非洲大陆南端的全部海岸,打通了前往印度的新航线。
图8. 因为缺乏补给,且远航时间太长,迪亚士的船员们拒绝继续向东向北航行去发现印度,因此迪亚士遗憾地一生都未能抵达印度
1488年3月12日,迪亚士船队到达了此次航行的最远端——布须曼河河口附近的夸伊胡克并竖起了第二块石碑。迪亚士想要继续航行到印度,但他的船员由于过于疲惫,拒绝继续前行,迪亚士无奈只能开始返航。在返航途中,他在靠近大陆南端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海角,由于这里是船队当初遭遇风暴的地方,他将其命名为“风暴角”,并竖起了第三块石碑。
1488年12月,经过16个月的长途航行,迪亚士船队返回了里斯本港。遗憾的是,此次探险的官方报告已经遗失了。迪亚士最初命名为“风暴角”的海角,被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改名为“好望角”,因为这个海角代表着成功开辟东方航线的美好希望。
图9. 1488年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航程路线示意
图10. 迪亚士和他的主要事迹,发现好望角实际上是在其回程中
12年后的1500年5月24日,迪亚士参加的一支13艘船在好望角附近的洋面上遇到飓风,有四条船被巨浪掀翻,其中包括了迪亚士指挥的那一艘——任何的收获都并非一帆风顺。
迪亚士发现了非洲南海岸深刻鼓舞了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但另一个副作用就是让若昂二世放弃了此时提出向西发现新大陆的热那亚人(今属意大利)哥伦布的漫天要价,若昂二世拒绝的理由也很充分,他需要集中国力支持绕过非洲西海岸去发现印度,当时的葡萄牙仅有120万人口,1500年的一次远航他们派出了13艘船1200名水手,人数和船只数跟郑和船队没法比,但已经占据葡萄牙总人口的千分之一。
图11. 郑和下西洋船队的艺术画创作,这支船队应该以2000料海船为主
图12. 现代复原的郑和二千料海船为福船型,外形为小方首,宽平艉,有虚梢,两头翘。建筑形式属楼船,高艉楼阶台式3层,长舯楼1层,短艏楼开式2层。全船设上甲板(即主甲板)、下甲板和底平台三层纵向平台。自艏向艉设17道横隔壁,构成明代木帆船的典型横式结构,并分割成各种工作、生活、储藏舱室
1497年7月8日,另一位葡萄牙贵族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a)奉继任的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之命(若昂二世已于1495年年仅40岁时去世,继任国王为其堂弟),率领四艘小型船共计170多名水手,踏上了去探索通往印度的航程,有资料认为迪亚士也参加了这次远航,以便为通行非洲西海岸时提供帮助,但是没有记录迪亚士是否全程参加了达·伽马的探险。
达伽马循着10年之前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航路,迂回曲折地驶向东方。船队的四艘船分别是“圣加布里埃尔”号(São Gabriel)、“圣拉斐尔”号(São Rafael)(由他的兄弟保罗·达·伽马率领)、卡拉维尔帆船“贝里奥"号(Berrio)和补给船“圣玛利亚”号(São Maria)。
图13. 达伽马船队的三艘主力船,大致为两艘卡拉维尔帆船和一艘卡拉克型帆船
图14. 达伽马的发现印度之旅,耗时长达两年
历尽千辛万苦,在足足航行了将近4个月时间和4500多海里之后,达伽马船队来到了与好望角毗邻的圣赫勒章湾,看到了一片陆地。向前将遇到可怕的暴风袭击,水手们无意继续航行,要求返回里斯本,达·伽马则执意向前,宣称不找到印度决不罢休。圣诞节前夕,达·伽马的船队终于绕过了好望角,驶进了西印度洋的非洲海岸。
1497年12月16日,达·伽马船队通过了鱼河(The Fish River,奥兰治河北岸的主要支流之一),进入了在欧洲航海纪录上仍是空白的水域(东非沿岸),达·伽马接下来探索的区域被命名为“纳塔尔”(Natal,当时已近耶诞节,Natal是葡萄牙语的耶诞节之意,另可译为“新生”),这也是现今南非共和国的纳塔尔省的省名由来。
图15. 描绘1497年7月8日,达伽马率领他的小船队离开里斯本,踏上发现通往印度的新航路的场景
1498年3月底,在消耗了大量补给品后,达·伽马按照惯例凿沉了伴随航行的补给船,以剩余3艘船只轻装前行。
4月1日,葡萄牙人来到了东非沿岸海洋贸易的重要港口蒙巴萨,这里的居民大多已是穆斯林,说明阿拉伯人很早就抵达过这里。城里的居民对这些突然出现的欧洲人一无所知,北方的阿拉伯人经常来此经商,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就曾在他的游记中提及于1330年(比达·伽马船队早168年)航行抵达此地并渡过一晚,随后继续访问了更南面的岛屿城市基尔瓦(Kilwa,今属坦桑尼亚),白图泰将基尔瓦描绘成“世界上最漂亮和建造良好的城市之一”,当然,这个老伊本对许多城市都用过比较夸张的赞誉之词。
达·伽马抵达蒙巴萨具有深远的历史性意义,这是亚欧大陆两端被亚非陆桥隔绝几千年以来,两个独立发展的东西方海域第一次有船只通过海洋航行会面。虽然在印度洋和中国南海一直有着旺盛的海上贸易,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海上丝绸之路,但从未有记录有任何东方航海家绕行过非洲南端进行殖民。
图16.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路线图,位于印度南部的古里国是郑和的主要航海目的地,几乎每次南下都会抵达此地,但是大明皇帝显然对官方插手已经成熟的印度贸易体系不敢兴趣,郑和船队的主要目的是“广宣国威”,“布德天下”,所以每到一处,必先以大礼相送,金钱开路,自然一路顺风顺水
一般认为,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也曾约于1418年左右抵达过蒙巴萨,这里的名字被中国史料记载作“慢八撒”。如果不是葡萄牙人穷尽国力向南探索,这条航路不知道还要埋没多少年。
蒙巴萨的穆斯林统治者发现这些不速之客是基督教的异教徒后,双方关系急剧恶化,不吃眼前亏的达·伽马率领船队离开,于4月14日进入北面的另一座穆斯林城市马林迪(郑和船队记录为“麻林”,今属肯尼亚),出于打击竞争对手的目的,马林迪的统治者表示愿意与葡萄牙人合作。他不仅允许达·伽马在自己的城市建立用于贸易和支持航海的小型要塞,还送上一份大礼:资深的阿拉伯领航员——艾哈迈镕·伊本·马吉德。这位出生于阿拉伯半岛阿曼的导航员,是当时著名的航海专家,他编著的有关西印度洋方面的航海指南直到当代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图17. 描述达伽马与蒙巴萨或马林迪的穆斯林统治者会面场景的画作
图18. 描述达伽马与蒙巴萨或马林迪的穆斯林统治者会面场景的画作之二
图19. 描述达伽马与蒙巴萨或马林迪的穆斯林统治者会面场景的画作之三
图20. 郑和下西洋线路图,注意位于印度半岛西南角的古里国(又译为“科泽科德”Koxhikode,也就是西方称为“卡里卡特”Calicut的地点),1407年郑和船队二下西洋时在此停留并立碑纪念
图21. 中式三桅海船复原模型和现代复员船体,注意带有四边形和三角形融合特征的硬帆,既便于在甲板上操作,又具备一定的操作便利性,应该说15世纪之前,东西方海船的技术差距尚不算很大
90年前的1408年,郑和的船队曾首次登陆这里,这里的中文名字被唤做“古里”。与葡萄牙人的探险相比较,郑和船队的原创性稍逊,在托勒密地图上,已经有阿拉伯航海家标注出中国南海、印度洋北部和红海的海岸线,是相对成熟的航海路线,沿路都可以找到熟悉情况的当地引水员。
早在郑和航海的一百多年前,就有古代中国商人前往喀拉拉邦从事贸易活动的记录,在宋代赵汝适撰写海外地理名著《诸蕃志》一书中就有记载。那时的贸易中心是奎隆(Kollam)——这一港口城市位于喀拉拉邦的马拉巴尔地区。奎隆在《诸蕃志》中被记载为“故临”,属于当时的南毗国。
图22. 郑和船队的重要成员马欢所著《瀛涯胜览》,详细记载了古里国的情况。在书中称此地为“科利科图”(Kolikkotu,在当地语言中沿用至今)或是“古里”(Guli)。马欢描述卡利卡特为“西洋大国”,郑和是奉明成祖之命给卡利卡特的统治者通传报讯
图23. 今天的卡里拉特市内设立的雕塑,表现中国的丝绸商人和当地顾客正在讨价还价,在那块布的掩盖下用手指比划讲价杀价
同样早在郑和船队到达古里的潘塔莱亚尼港一个世纪以前,德里苏丹国派往中国的使节——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就记录了在潘塔莱亚尼港曾亲眼目睹13艘中国船只,这跟“南海一号”南宋古船的发现共同组成了文字和实物考古的铁证。
图24. 伊本·白图泰的游历路线图,古代风格版
图25. 西方历史学家考证的伊本·白图泰的旅行路线(1325-1354),出生在摩洛哥丹吉尔的他,最东到达元朝的广州、扬州和北京(大都),最西抵达撒哈拉沙漠中南部的廷巴克图,最南抵达桑格巴尔和基尔瓦(搭乘海船借助季风的动力),最北抵达伏尔加河畔的金帐汗国首都萨莱,比较牛掰的是,白图泰比较懂得混世界,每到一处他都有办法见到当地的最高统治者。1356年他回到家乡丹吉尔后,其见闻被整理成《伊本·白图泰游记》,提供了对那个时代世界概况的直观记录,虽然部分内容被后世学者认为有道听途说的嫌疑
1498年4月24日,在马吉德的指引下,葡萄牙船队从马林迪启航,利用印度洋仅在每年上半年才特有的西南季风,直扑印度海岸,终于在1498年5月20日抵达了印度西南海岸最强大的港口城市卡里卡特,欧洲人梦寐以求千年之久的东西方直通商路,终于被打通了。马吉德提供的印度洋海图,为欧洲人绘制新版世界地图省却了大量的时间,更为日后他们探索和征服这一幅员广大的地区省了不少事。
图26. 有意思的是,达·伽马在记录中写到,印度人的海船比自己的西式帆船要大10倍,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印度洋贸易霸主的强大
有意思的是,贸然闯入印度洋的葡萄牙人并没有如童话里那样得到盛情接待,印度洋上千年以来的海洋霸主们当然不希望欧洲人来分一杯羹,达·伽马在卡利卡特呆了三个多月,于8月29日启航返回欧洲,途径马林迪时,他在当地建立了一座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当代还矗立着。
许多水手在返航途中死于疾病,包括达·伽马的弟弟保罗,最后只剩下2条船生还,1499年7月10日,卡拉维尔帆船“贝里奥”号回到葡萄牙,达·伽马的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直到当年9月9日才抵达里斯本,此时生还的水手仅有出发时的一半。
图27. 位于肯尼亚马林迪的达·伽马登陆纪念碑,代表着一个隔绝和垄断时代的落幕,和另一个血与火、颠覆和征服的新时代到来
-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