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说起这个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字面意思是在我国古时候一般有钱人家是有好几处院子的,院子的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走进大门首先经过的是前院,仆役们住在院子的两边,两边被叫做是厢房。然后再往里面走,里面有一堵墙,把院子分成了前院以及后院。

墙上也有门,这个门叫做“垂花门”,当时的女子们就生活在门的另外一边。那时候的人们把它叫做二门,家中的男子们是不允许越过那道门的,同样女子们也不可以走出这道门。

然后随着历史的推移以及朝代的改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又象征着古代女子的家庭地位和她们的自由。她们一般都在家中,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是不允许出家门半步的。相反她们只能在家里做家务,干一些女子该干的活。那么问题来了,这种现象到底在古代是不是真实存在的,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古代名人居所名称(深闺人静掩屏帷)(1)

古代女子不能随便出“垂花门”

我们所说的古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个门其实不是说的外面的大门,而是“垂花门”。这个“垂花门”的设计非常有讲究,如果你想要从内宅穿过到外宅,那么你只能从“垂花门”经过。

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垂花门”的结构构造,它的建筑风格非常华丽,门上的柱子是隔空的,悬挂在中间的柱子上。而且柱子上刻有非常飘逸的花瓣,在大门的中间悬挂着大大的莲花。而且这个门一般人是不能随便出入的,据当时人所说,这是古代有钱人家专门给小姐所设的门。

如果说这个门装的非常的亮丽,垂着的花也特别的鲜艳,说明这家人家的资本很大,非常富贵,而且这家人家的小姐也是非常知书达理,特别招人喜欢的女孩。这个门的设计是在唐朝之后,唐朝之前是不存在的。唐朝之后古代女子是不允许随便出入“垂花门”的,这也就在唐朝后期有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说法。

古代名人居所名称(深闺人静掩屏帷)(2)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旧风俗的由来

相信大家都看过古代类似的电视剧,“做女子的就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句台词几乎在每一部封建题材的电视剧中都出现过。但其实在古代唐朝之前的时期这种现象是不存在的,它的存在或者说是被盛行是在唐朝末期开始的。

一方面是因为唐朝时期的战争比较频繁,伤亡也比较大。所以男人们一般都不会让自己的女人离开家门的。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根据唐朝之前的历史,女子们是非常豪放的,所以他们想要自己的女人在家里安稳一些,害怕她们和别的男子交往,通过这样来达到他们的要求。

据史书记载,李煜是非常喜欢小脚女子的,为此还有人专门写过诗《国风·王风·大车》“金陵佳丽不虚传,浦浦荷花水上仙。未会与民同乐意,却于宫里看金莲。“

这个时期的唐朝的国主李煜,是这次转折点的典型代表人物,也就是他使中国古代的女子有了“小脚”之说。从那以后,女子的裹脚就被推崇了起来。在整个唐朝后期乃至之后很多的朝代也都在盛行这种制度,导致无数的女子们因为脚小而不能远行,时间久了她们也就不能出门,被束缚在家里。

女性在这个时期的地位是非常低的,而且在那个时候人们都开始以脚小为美,他们认为女子们脚小这是贤惠的表现。所以说在古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种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是在唐朝的晚期才被盛行起来。

古代名人居所名称(深闺人静掩屏帷)(3)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唐朝之后具体表现

唐朝时期关于女性“小脚”的这种风俗开始盛行起来,直到宋朝时期,这种风俗依旧非常严重。而且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低。但是有一点宋朝和唐朝不同的是,宋朝时期的女子们不吃饭、不睡觉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说不让他们去逛街,她们是绝对不行的,这也和宋朝时期的经济发展的面貌有关。

宋朝时期的张择端画了一幅《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里很生动形象的把当时女子逛街时的样子绘画了出来。买菜、赶集以及看唱戏的场面非常热闹。《清明上河图》这是非常著名的名画,而且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所以说宋朝时期的女子们虽说也是小脚,但是这并不能够束缚住她们,她们依旧会去出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这种风俗在宋朝时期几乎是不成立的。

然后就是在明清时期,妇女们仍然会在一些大型的公共场所出现,在一些节日里,她们也会去参加一些活动。不管是贵族有钱人还是一些平民百姓,她们都会去外出旅游。明朝末期也留下了很多著名的书籍《西湖二集》《三言》以及《南都繁会图》等,这些都是对当时女子们活动的真实记载。

最后是清朝时期,相对前面的几个朝代而言,清朝时期对女子的束缚力度比较大一些,但是也避免不了一部分女子喜欢外出游玩的心。当然她们也不敢过度的去张扬,在外出时总把自己遮挡的严严实实。当时苏州的“江南”以及“江西”,这两处都是当时女子们大量聚集游玩的地方。

古代名人居所名称(深闺人静掩屏帷)(4)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唐朝之前的具体表现

在唐朝之前,我们先从秦朝时期说起。在秦朝时期女性的地位是和男性一样的,他们都拥有着相同的权力。

史书《诗经·卫风·木瓜》所记载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首先是男女的恋爱方面,《史书》的记载,这是男女自由去恋爱的体现。而且到了秦朝的中期,很多的女子都和自己喜爱的男子私奔,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在秦朝时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种地下风俗是完全不存在的。

然后就是汉朝时期,虽然说汉朝时期的有些政治制度也是非常迂腐的,但是那个时候对女子的束缚基本是没有的,女子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很大的权利以及地位,而且在她们自己的婚姻上都有很大的自主权。

最后就是在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了,那时候的女子和男子是一样的。不仅仅是在权利地位上,就连在战场上她们也一样。历史上的花木兰就是最好的事例,确实是这样,那个时候的女子不仅仅可以出门,而且在战场上她们也是相当的勇猛。根据史书记载,所以说在唐朝时期以前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说法是完全不成立的。

古代名人居所名称(深闺人静掩屏帷)(5)

唐朝是旧风俗的转折点

其实在唐朝的前期以及中期,女子们的自由是不受限制的,她们被旧的风俗所限制是在唐朝的后期。唐朝的前期以及中期,女子们是非常开放的,而且女子们经常还会出去和自己喜欢的人约会,同样在穿着上她们也是非常的自由,穿自己喜欢穿的衣服。更有趣的是唐朝初期的女子们很喜欢走光,这样才能显示出她们好的身材,所以唐朝前期女子相对还是比较自由的。

到了唐朝后期,女子们的自由限制住了不说,而且她们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正是在唐朝的后期被推广起来,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的女子直到清朝的末期,才摆脱了她们小脚的命运。也让她们在这期间受了不少的痛苦。可以认为这种旧的风俗,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的半个时期内压迫了无数的中国女子。

古代名人居所名称(深闺人静掩屏帷)(6)

总结

经过上述给大家的介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种制度仅仅发生在唐朝后期以后的时间里。在唐朝之前女子们是非常自由的。现在我相信大家对古代女子足不出户这一点应该有了很好的理解。纵观历史来看,女子们在我国封建时期的确受到了很多的束缚,地位也是极其卑微的。

然而面对这样的制度,这么腐败的习俗,古代女子能做的往往也只能是服从,没有办法逃离更没有办法去反抗。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一条法律是保护女子的。所以在我国唐朝以后,女子们的的确确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参考文献:

《诗经·卫风·木瓜》

《国风·王风·大车》

,